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越减越重?这些“伪健康”食物正在偷偷让你长肉

越减越重?这些“伪健康”食物正在偷偷让你长肉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09-14 17:10:11 | 点击:268

“朋友们,我连着喝了一周‘无糖’奶茶,竟然胖了两斤。”

  “你醒醒啊!你喝的‘无糖’奶茶里可能加了植脂末,能量比糖还高呢!”

  “啊?原来都是套路!想要减重怎么这么难?”

  减重路上,朋友们的疑问特别多,节食太痛苦,运动难坚持,怎么办呢?别担心,医学营养减重有妙招。

  “健康食品”

  可能并不健康

  “低脂”不代表低能量

  脂肪的能量密度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低脂食品就一定是低能量的。

  为了弥补去除脂肪后的口感损失,很多低脂食品都加入了更多的糖或者淀粉。例如,一些低脂酸奶、低脂饼干等,含糖量往往较高,能量并不低。长期食用这类高糖的低脂食品,不仅不利于减重,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剧烈波动,增加脂肪堆积的风险。

  “无糖”不一定不升血糖

  有些食品标注了“0蔗糖”,但这并不代表该食品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分。而且,“无糖”食品虽然没有添加单糖和双糖,但有些会添加代糖、非糖类甜味剂及抗性糊精、聚葡萄糖等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含代糖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即便符合国家规定的“0添加糖”标准,但其原料本身可能富含糖分,如果汁、乳制品、糕点等淀粉制品,过量食用仍有可能发胖,或导致血糖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依赖“低脂”“无糖”食品,可能会破坏身体的营养平衡。脂肪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如提供能量、支持细胞功能、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等。如果过度限制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碳水化合物也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有些人过度“断糖”,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会使身体缺乏能量,导致疲劳、头晕等症状,还可能使身体代谢率下降,反而影响减重效果。

  什么样的减重速度

  是科学的

  要想做到科学减重,饮食方面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均衡饮食

  每日膳食应包括多种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及健康脂肪(橄榄油、鱼油、坚果等),以确保身体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2控制总能量摄入

  减重的关键在于摄入的能量要少于消耗的能量。推荐选择低能量、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并合理控制每餐的食用量,避免过度进食。

  3关注营养成分表

  在购买食品时,不要只看包装上“低脂”“无糖”等标识,还要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中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含量,以及是否含有其他添加剂等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选择。

  从医学角度讲,我们希望减掉更多的脂肪。但实际上,正常的体重下降包括水分丢失、脂肪减少和肌肉减少三部分。脂肪的消耗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减去1千克脂肪需要消耗7200千卡能量,很多所谓的“网红减重法”声称可以快速减脂,是不现实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强调,科学减重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至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至4千克。

  体重下降过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情绪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等问题,长期来看,也会导致减重难以坚持、容易反弹,有些人甚至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抑郁、厌食等问题。

  注意越减越重的

  几个陷阱

  拼命运动+节食,为何体重却不见下降?

  吃沙拉吃到脸色晦暗,在健身房“撸铁”直到四肢无力,可体重秤上的数字却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纹丝不动……如果你有如上困扰,可以对照一下是不是掉进了以下减重陷阱。

  饮食中隐藏着能量摄入。

  饮食结构不合理,碳水化合物占比过高,蛋白质摄入不足。

  进食速度过快。

  运动量不足或运动方式不当。

  运动后补偿心理作祟,过度放松,折损了减重成果。

  睡眠不好和压力过大,也是减重路上的拦路虎。

  可以通过运动实现局部减重、打造更好的身材吗?

  人体脂肪的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针对哪个部位运动训练,就可以减少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减重的核心还是能量的负差,即能量的消耗大于摄入,才会实现体重下降、全身脂肪减少。

  我们在做局部运动时,只能强化局部肌肉的收缩能力,不能真正燃烧某一部位的脂肪。但运动尤其是抗阻运动,可以强化局部肌肉的力量,使身体局部更加紧致,腰围、臂围、臀围等变小,可能体重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体形发生了改变。

  同时,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燃烧、调节内分泌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还具有一定的调节代谢的作用。

  通过科学减重,我们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每一步的努力都值得肯定,让我们携手行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健康中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专场招聘

央视网消息:9月15日至9月20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新能源、电气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7个线上招聘专场,由相关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共有49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

交通运输部部署做好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交通运输部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统筹抓好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旅客运输服务、路网运行保障、恶劣天气防范应对、交通物...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8日—9月14日)

美国务卿抵达以色列 卡塔尔愿继续斡旋 加沙局势是否迎来转机?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事件持续发酵,有分析担忧这可能使加沙停火谈判的“唯一外交途径”面临重大风险。14日,美国国务卿已抵达以色列协调美以立场,加沙城一日内多座高层建筑遭袭,斡旋方卡塔尔最新表态要继续调停加沙冲突。中东局势近...

越减越重?这些“伪健康”食物正在偷偷让你长肉

“朋友们,我连着喝了一周‘无糖’奶茶,竟然胖了两斤。”  “你醒醒啊!你喝的‘无糖’奶茶里可能加了植脂末,能量比糖还高呢!”  “啊?原来都是套路!想要减重怎么这么难?”  减重路上,朋友们的疑问特别多,节食太痛苦,运动...

从文件专管员到局长全被处分!这样的“搭把手”你还敢吗?

工作中互帮互助是彰显单位内部团结的一种美德,可一旦涉及涉密事项,这份热心就得先拎清楚。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若为图省事请人代劳,或贸然帮同事处理涉密事项,看似是“搭把手”,实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让国家秘密失...

传统年馍玩转“72变”!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撬动亿元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都说山西是“碳水大省”,山西不仅有刀削面、剔尖等种类繁多的面条,就连日常吃的馍馍,也就是馒头,也能做出花样来。这个“花篮”来自山西霍州的年馍。山西的碳水很诱人,可不仅仅是滋味,这颜值也很在线。用面食来做鲜花也...

191423亿元,创新高!“数”里行间感受文化产业蓬勃活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增速超过诸多传统行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重要板块。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1%。2024年,文化服务业实...

湖北恩施:霸漆文化“追梦人”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青堡村的深山密林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女性身影,她挖窝栽树、熬油配漆无所不能……她叫朱黎,是国家二级漆艺师,也是恩施“坝漆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

骗取超1200万元,中医馆为何成医保诈骗“流水线”?

新华社上海9月11日电 题:骗取超1200万元,中医馆为何成医保诈骗“流水线”?  新华社记者兰天鸣、龚雯  虚假诊疗,套取党参、鹿茸等贵重药材,骗取医保基金超过1200万元……前不久,上海警方会同医保部门成功...

2025
09/14
17:10
浏览量: 2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