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月满神州 家国同庆——全国各地群众欢度中秋

月满神州 家国同庆——全国各地群众欢度中秋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10-07 12:54:11 | 点击:425

  江山万重,皓月千里,又是一年中秋时。

  团圆、相聚、奔赴、坚守……无论身在何地,人们心向明月,情系故乡,许下“但愿人长久”的祝愿,在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交织的图景里感受节庆新体验,在中秋国庆喜相逢中体味家国情深的礼赞……

  月光所至,既是万家灯火的欢心暖意,更是逐梦奋进的生动画卷。


  相约明月,人间至味是团圆

  月是故乡明,团圆是中秋的底色。

  每个中秋节,家住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的瓦工梁斌都会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桌上少不了的是用面粉、蜂蜜、玫瑰花等做成的“千层月饼”,以及各类肉食和时令水果。

  家乡不久前遭遇山洪灾害,梁斌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如今我们安置点上的房屋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质量很好,以后住着放心。”结束了一天建设工作的梁斌与妻子和孩子围坐一起吃着团圆饭,他们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好。

  辽宁大连市中山区老虎滩街道中兴社区和合大院里,近日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百家宴”。200多名社区居民以及当地的党员干部与志愿者们欢聚一堂,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唠家常。

  百家宴上,居民们分享生活趣事,畅谈社区变化。“我去年刚搬来这个小区,第一次参加百家宴,氛围太热闹了。”67岁的黄志强笑着说,大院里邻里和谐、互相帮助,住着真幸福。

  10月6日在江苏省昆山市拍摄的月亮。新华社发(王须中摄)

  团圆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每个脚步都朝着美好的方向。

  下午4时许,“渝漂”青年徐佳璐才匆匆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登上了前往乌鲁木齐的“赏月航班”。

  “再忙也要回家,虽然4个小时的飞行路途遥远,但想到能赶上和家人吃团圆饭就很开心。”徐佳璐说,“听说今年中秋有‘超级月亮’,我特地选了窗口位置,期待能在飞机上观赏月亮和天山的壮丽风景。”

  猜灯谜、做团扇、诗词接龙……在北京西开往西安北的G55次列车上,一场迎中秋特色活动让车厢内欢声笑语不断。带着女儿参与团扇制作的李先生笑着说:“没想到坐火车能赶上这么有意思的活动。孩子全程自己动手,还学到非遗知识。”旁边的小姑娘兴奋地说道:“这是我做的中秋礼物,我要把它送给西安的奶奶!”

10月6日,市民在上海市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观赏屋顶上的花灯。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团圆是一份心灵相守的默契,家人在哪哪里就是团圆。

  在火热的“敦煌夜市”里,来自上海的周涛洁一家三口品尝驴肉黄面、沙葱牛肉饼等特色美食,购买各类文创产品,体验旅途之美。

  “旅途中团圆也是欢度中秋的一种形式。”敦煌文旅沙州夜市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永学说,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这里游客量与往年相比呈增长趋势,许多游客举家出游,在远离家乡的美景和美食中共度中秋。

  传承创新,欢度中秋情更浓

  6日,夜幕降临,广东肇庆端州区白石村已经热闹起来。55名村民甩动粗绳,燃烧的火球旋转翻飞,如金龙盘旋夜空,火光与月光之下,孩子们连连惊叹。

  “中秋甩火球祛邪扶正,寓意将吉祥和幸福带给家人。”肇庆市甩火球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汝展说,为了这个中秋,大家一周前就采摘了新鲜的龙眼叶制成120个火球,以此祝福国泰民安、日子红红火火。

  在辽宁沈阳中兴商业七楼商场,沈阳市民钟丽丽带着孩子体验了一场特殊的中秋亲子活动。顾客们在一起做月饼、制香、品茗、插花……

  在山西夏县,夏都体育中心的展馆内,第四届卫夫人书法大会的作品吸引众多游客,人们品评墨宝,欣赏书法篆刻穿越时空的魅力。

10月6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景区,机器人与演艺人员共同演出鼓舞《二十四节令鼓》。新华社发(姚军摄)

  当老手艺遇上新玩法,当旧习俗融入新创意,各地的中秋既有“老味道”的醇厚,又有“新表达”的鲜活。

  中秋节当天,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的沉浸式演出异常火爆。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三维声场等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人们跟随演员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场景,在超大发光月球下打卡“表白祖国墙”,“愿山河无恙”“家国团圆”的字迹层层叠叠。“以前是从课本的文字里学习长征这段历史,现在是能摸、能看、能走的体验。”广西游客黄树友感叹。

  花瓣飞舞、千灯点亮,古镇飞檐与流动光影交织……在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一场中秋追月灯会释放夜的魅力。今年,灯会创新推出互动玩法,游客可在民生公司旧址、鹏飞书院等多处,邂逅“月宫仙子”“文曲星君”“月老”等角色,通过对诗等趣味游戏赢取奖品,体验穿街走巷间的点点惊喜。

  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明月共潮生——2025大湾区非遗中秋晚会”精彩上演,300名英歌表演者挥舞着英歌槌,整齐的舞步踏响地面,呐喊声穿透现场;上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不断变换阵形,依次呈现出港珠澳大桥、潮阳文光塔等地标……

10月6日,在江苏省江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新华社发(还月亮摄)

  这个中秋,舌尖上的美味也已超越甜咸之争,在食材、工艺与文化的碰撞中生发出万千变化。

  一枚枚月饼,在美食匠人手中生出了“花”。马瑞在甘肃兰州市经营了一家名为“裕笼斋”的面点店,往年店内销售当地传统的“千层月饼”,今年马瑞采用“花馍”的方式制作月饼,500套“花馍”月饼被抢购一空。

  “蒸出来的月饼口感软糯弹牙,再印上中国传统图案,好看又好吃。”马瑞说,“人们越来越注重节庆美食的健康营养,我们采用纯天然食材,无糖的月饼更适合老人小孩食用。”

  在新疆乌鲁木齐,奶皮子月饼、酸奶月饼等依托新疆奶制品优势研发的风味月饼,借助电商平台大量发往全国多地;在贵州江口县,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抹茶与月饼邂逅,造型各异的抹茶月饼茶香扑鼻;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以当地特产陈皮为馅料的陈皮五仁叉烧月饼巧妙化解了馅料的油腻厚重;年轻人的月饼“再造运动”更添新活儿:汉堡、馒头、面包被压进月饼模具制成“月饼”……

  方寸之间的创新盛宴,让传统节日不再是静止的“文化标本”,而是不断焕发生机的“活态传承”。

  情系家国,奋进未来活力足

  当峡谷间雾气逐渐弥漫,625米高空处突然亮起蓝盈盈的光带,“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水幕灯光秀开启。“快看!”蹲守在两岸山坡上的游客喊道。只见大桥如银龙吐水,300米水幕从桥体中央垂落,颇为壮观。

  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完工,在国庆中秋假期迅速成为热门目的地。区别于其他大桥,游客不仅能钻进桥体走玻璃栈道,还能乘坐观光电梯上到桥塔喝咖啡,体验攀岩、滑翔伞、无绳蹦极等极限运动。

  “为保障游客体验,我们新建了可容纳300辆车的停车场,6月以来新增了25家特色美食店铺,努力接住、接好超级工程的这波流量。”贵州关岭县花江镇党委书记杨秀云说。

10月6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胜天湖村“九斗碗坝坝席”现场,游客举杯共庆中秋佳节。新华社发(秦廷富摄)

  当中秋佳节遇上超长假期,各地围绕核心消费场景推出系列迎客举措,文旅市场迸发强劲动能。

  在沈阳,“票根经济”持续升温,歌迷凭演唱会票根可享受知名景区门票五折优惠;在重庆观音桥商圈,一批国际品牌首店开业,让市民中秋有了新去处;在敦煌,智能卫浴、自助行李寄存、母婴室等多元便民服务齐上阵……

  10月3日,旅客在沈白高铁长白山站准备乘车。新华社发

  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流动中国展现出强劲活力。

  节日的欢歌中,科技与诗意交相辉映,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浪漫。

  6日一大早,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最新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月壤)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的更“冷”。

  就在几天前,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可观“气象万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完成第100次发射……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让此刻的月色中增添了几分时代的荣耀。

10月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高塔架线工人在月光的映射下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烟火人间,双节同庆。重大工程步伐不停,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

  近来,沈白高铁的开通运营,让长白山接入北京“半日经济圈”;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是我国首个跨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赣州瑞金机场通航运营,赣南革命老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迎来历史性突破……

  入夜,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的大厅依旧灯火通明,值班长杨奕和同事紧盯着屏幕上跃动的负荷曲线。这是他在调度岗位上度过的第16个中秋节。杨奕说,对调度工作而言,节假日值守是常态。每一次与现场的确认,每一句“运行正常”的回复,都让这座城市的灯火更加温暖。

  几千公里外,重庆两江交汇处,长江重庆航道处望龙门基地船长冉江鸿和同事们,进行着当晚的第二次航道巡查,他们要确保每一座航标位置精准、灯光明亮,为夜游船只提供清晰指引。冉江鸿说:“游船平安往返,游客玩得开心,就是属于我们特有的‘航道月圆’了。”

10月6日,人们乘船在云南大理洱源西湖赏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罗新才摄)

  且喜人间好时节,愿得常见中秋月。

  奔涌的活力、不懈的前行,让团圆更有力量。今夜,明月照亮神州奋进路;明日,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继续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文字记者:新华社记者

  视频记者:房宽、郎兵兵、杨金鑫、李爱斌、屈彦、方亚东

  海报设计:马发展

  统筹:王敏、徐钦、聂毅

 编辑:肖潇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应对禽流感风险 荷兰发布全国“封闭养鸡令”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荷兰农业部16日发布全国性指令,要求家禽养殖场立即对禽类实施室内封闭养殖,并禁止举办鸟类展览。此前该国北部一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北部德伦特省稍早前发生禽流感疫情。这是该...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的十余万亩棉花田陆续进入采收期,而这里的棉花许多都产自曾经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变好了、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涨起来了。在...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侦察机非法侵闯我黄岩岛领空发表谈话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6日,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近期,菲以各种捕风捉影的借口,派出飞机频繁非法抵近黄岩岛附近海...

“钱等粮、仓等粮”充分激发秋粮购销活力 科技为全链条损耗“做减法”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我国夏粮收购顺利收官,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一起了解一下。今年我国夏粮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

辽宁北票:一段地跨千年的“长城博物馆”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提起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的巍峨砖墙。其实,在辽宁西部的北票市,同样藏着一条跨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的“野生长城”。它把战国燕的夯土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一流学科95个

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15日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高校共拥有中国一流学科95个,其中9个为中国顶尖学科。  据了解,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

传染病消毒规范新标准发布 明年1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传染病消毒规范》(GB 19193—2025)。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面临...

哪些高校毕业生可申领一次性求职补贴?怎么领?人社部解答

近期,各省份陆续出台  今年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申领通知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那么,哪些群体符合补贴申领条件?  如何申领?  快来看看吧!哪些高校毕业生可以申领一次性求职补贴?  根据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相关...

以色列开始释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3日获悉,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车队驶离以色列南部监狱。目前已开始被扣押人员释放工作,正在进行人员移交。  另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消息,目前有超过7000名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接收从以色列方面获释的被扣押...

2025
10/07
12:54
浏览量: 4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