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历史最长“停摆”将结束,美国“坏账”继续

历史最长“停摆”将结束,美国“坏账”继续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11-13 10:38:33 | 点击:357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地时间12日晚正式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预计很快将交由总统签署生效,从而结束已持续43天的创纪录美国联邦政府“停摆”。

  在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深陷对抗僵局的一个多月里,“停摆”影响不断扩大,在经济和民生等多领域留下难以挽回的“坏账”。

  把饥饿用作“威胁手段”

  美国社交媒体近日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位名叫阿什莉的母亲收到消息,原本每月发放的食品援助金因为“停摆”可能无法在11月发放。生活拮据的阿什莉情绪激动,泪流满面:“我们被当做筹码利用,这令人作呕。”

  受“停摆”影响,覆盖4200万美国人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发放遇阻。

这是10月31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接受“补充营养援助计划”食品券的商店。新华社记者张凤国摄

  低收入群体饱受“停摆”之苦的同时,美国两党在参众两院互相指责:共和党指责民主党拒绝通过相关法案是要利用民众痛苦获取政治利益;民主党批评共和党把民众用作“政治棋子”,把饥饿用作“威胁手段”。

  艾奥瓦州前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告诉记者,两党博弈的结果是惩罚穷人,表现得“如此残酷、如此冷漠”。

  不仅低收入群体在“停摆”中备受冲击,很多联邦政府雇员工资也遭拖欠,其中一些人不得不在救济点领取免费食品。美国国税局工作人员阿普丽尔告诉记者,她很担心食品券能否准时发放,因为如果不准时,“我就得在超市多花一笔钱,那可能得减少日常生活中其他消费,比如孩子需要的某项开支”。

  “我们的国家正在崩溃!”

  政府“停摆”对航空业的冲击尤为明显,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造成机场运行严重混乱。

  连日来,美国每天都有数千架次航班延误。许多空管员不得不超时工作,给航空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缓解空管员人手短缺的压力、降低空域安全风险,美国联邦航空局决定,从7日起开始减少全美40个主要机场的航班数量,削减幅度将从起初的4%逐渐增加至14日的10%。

这是11月7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拍摄的里根国家机场航班信息显示屏。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政策实施后,每日航班取消数量激增,仅9日一天就有超2800架次航班被取消,航班延误数量更是超过1万架次。

  在削减计划开始执行的当天,记者在里根国家机场看到,往日熙熙攘攘的机场显得有些冷清。旅客玛丽安说,她的航班最初被取消,好不容易改签到另一个航班,结果这个航班也延误了。55岁的护士希瑟的航班延误了整整3个小时,漫长的等待让她精疲力竭。“我们的国家正在崩溃!”她情绪激动地对记者说。

  美国航空协会表示,自10月1日政府停摆以来,约有520万航空旅客受到影响。美国航空协会预计,当航班削减达到10%时,美国每日经济损失或达2.85亿至5.8亿美元。

  拖累四季度GDP增长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反复出现,根源在于党争下的“否决政治”。两党在众多政策上尖锐对立,妥协极为困难,特别是在政府拨款等关键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目前,“停摆”已经超过6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此前预计,“停摆”若持续6周,经济损失将上升到11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

11月7日,人们在美国纽约一处街头零工市场等待雇主。新华社记者张凤国摄

  美联社报道说,政府“停摆”进一步拖累本已疲软的美国经济。虽然联邦雇员会获得补发的薪水,大部分经济活动将在政府开门后得到恢复,但被取消的航班无法按原计划起飞,错过的餐厅用餐预约无法弥补,而一些被推迟的消费最终也将不了了之。

  英国安永-博智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说,短暂的政府“停摆”通常在经济数据中难以被察觉,但由于此次“停摆”创纪录的时长以及对公共福利和旅行等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此次“停摆”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长期影响。(记者:熊茂伶、杨伶、胡友松)

 编辑:罗萌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跟着鲜花“跑”物流!大市场如何“织”出大网络?

央视网消息: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形成的庞大物流网络,生鲜产品“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这样一张由“航空、高铁、冷链”编织成的物流大网,让流通成本持续降低,也催生出了消费升级的新场景。来跟随...

佳木斯市:一代侠商的困境与平安保险公司的道德考验

     每日新闻网黑龙江讯(边龙)2025年11月17日,佳木斯市三江温州批发城总裁王有义公开揭露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火灾理赔中的不当行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n

8年攻坚,5年巩固,近1亿人稳定脱贫,中国为什么能?

年末将至,回首“十四五”,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其中,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

民生直通车丨带动就业数千万人 全国近2500个劳务品牌持续擦亮“金名片”

 新华社南宁11月19日电 题:带动就业数千万人 全国近2500个劳务品牌持续擦亮“金名片”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林凡诗、黄庆刚  广西“八桂米粉师傅”展示精湛刀工,甘肃“敦煌文创师”勾勒飞天纹样,河北“曲阳定...

盲盒手办成新增长点 预计今年国内市场玩具零售总额将超千亿元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情况。  据介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为完善的玩具产业链,生产技术先进、技术工人素质高,产业优势显著,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优...

从民生关切中找消费增长点(人民时评)

群众的民生需求里,蕴藏着非常可观的消费潜力。民生痛点的破解过程,往往能成为消费潜力的释放过程。  一条小巷,藏着家门口的幸福密码。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有一条长550米的小马路——国定支路。这里曾经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经...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朱秀丽:议动思政润心田 和润共生育英才

朱秀丽,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第二中学思政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朱秀丽提出“议动思政课堂”模式,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开展小组互动、生生互评、新闻播报等多种活动,让思政内容自然融入日常学习,提高思政课堂的魅力。她...

城里赶大集 新风入万家(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走,赶集去!”  周六上午,江西赣州章贡区营角上社区,居民曾来香热情招呼着刚从农村搬来的邻居钟玉莲。  “在城里也赶集?”钟玉莲颇感意外。  这个“集”,正是赣州推出的“文明集市”。曾来香笑说:“保准让你爽气!”  ...

“剧情”再反转 特朗普表态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反先前立场,呼吁共和党众议员投票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  当晚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对于即将提交国会众议院表决的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的法案,共和党众议员应该投票支持...

办好快递进村这件民生实事

快递进村,是打通农货进城、消费下乡的重要一环,关系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前,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对快递进村这件民生实事进行了再部署。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寄递服务,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推动小包裹服务大...

2025
11/13
10:38
浏览量: 3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