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一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一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3-07-26 13:46:55 | 点击:5308

“我做创业、做公益能走到今天,要特别感谢母校全程化的培养与扶持。”曾获2021年“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山东工商学院校友龚钰犇这样吐露心声。

  在育人实践中,山东工商学院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如何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有认同感?在这所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果来果趣创始人陈永军是该校工商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的负责人,在承办企业家论坛等活动的过程中,他被企业家的风采深深折服。新媒体时代到来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数字化营销的机会,选择创业。

  无独有偶,方片新媒体创始人刘金虎是该校首届创业先锋班电子商务(创业方向)专业毕业生,大一时,他从创办新媒体社团、运营首个校园公众号开始走上新媒体创业之路。

  如今,以他们为代表的山商新媒体创业“军团”已为全国两万余家企业的数字营销赋能。陈永军和刘金虎先后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创业先锋”“全国创业英雄百强”。学生社团负责人的经历对他们创业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

  山东工商学院共有100多个社团。“基于社团开展的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财富故事会、创业挑战赛等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贯穿大学生活始终,助力学生彰显个性,发展特长,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山东工商学院副校长龙希利说。

  课程赋能是这所高校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山东工商学院确立了“素质+专业+创新创业+财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了全部5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创融合改革,构建起“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双创实操课程”一体化、递阶式双创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面向全体、覆盖团体、聚焦个体”的多元化双创课程服务。

  “校易行”创始人邱道发的创业梦想正是在这一培养体系的帮助下实现的。他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入学后,一次专业教育实践活动让他的创业梦想萌芽。

  在之后的《创新创业基础》课堂上,邱道发运用学到的创业方法论,对校园自行车乱停乱放、横冲直撞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一个关于校园出行的创业点子就此诞生。通过课堂路演,他顺利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专业导师刘彦武的指导下,邱道发和团队成员获批使用工科创新实验室,开启了紧张的软件开发和硬件研发工作。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技术测试,一种新的共享车辆控制系统诞生了,并成功申报了发明专利。邱道发迫不及待地向大学生创业中心提交了孵化申请并参加了创业训练营。

  在大学生创业中心导师的指导帮助下,邱道发和团队形成了初步的商业模式与商业计划,并注册了公司与商标,一家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高校构建校园交通微生态的创业企业正式诞生。

  到2022年,邱道发创办的企业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60余名员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他本人也获评“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山东工商学院专门开辟创业先锋班、创客工坊、创业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平台,提供相关学习与实训实践场所。

  数学学院数学专业2013级学生韩利林是创业先锋班的首届学员。在这里,他系统学习了电商创业的知识,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并在大学生创业中心申请到了创业工作室,注册了公司,开启了电商创业之路。

  山东工商学院狠抓师资建设、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关键要素,全方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该校有序推进教师绩效改革,将创新创业工作与教学、科学等并列设置为关键指标,设立特别业绩、综合业绩、目标业绩等分层次绩效,实现优劳优酬,极大提升了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该校改革学生学业考核方式,鼓励基于真问题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学生作品作为学业成绩评价重要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还设立了创新奖学金。这些措施极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比例连续3年超过85%。

  魏振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毅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 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

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 有985高校停招24个本科专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与新时代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快。  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聚焦人工智...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2023
07/26
13:46
浏览量: 530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