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闭幕—— 追逐海洋梦想 促进交流互鉴

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闭幕—— 追逐海洋梦想 促进交流互鉴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20 06:13:25 | 点击:7880

潮涌闽江畔,门纳万千客。10月12日至15日,由福建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主办的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航海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代表共聚福州,展示世界航海装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围绕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尖端科技,推动技术创新

走进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新时代十年成果展,“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长恒”系列液化天然气船等模型,彰显中国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型绞吸挖泥船“天鲸号”、“海燕”水下滑翔机等一众装备产品,展现中国高校在航海装备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以半潜式大型智能化深海养殖装备“海洋渔场一号”、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等为代表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呈现中国深远海养殖、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系统创新。

“塑料也能用来造船吗?”不少参观者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宁德未来展台前驻足,由宁德未来船艇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乙烯船艇用塑料代替玻璃钢、橡木等传统船只制造原材料,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出海距离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大会的同期活动,中国船舶集团主办的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设置数智科技装备展区、海工装备展区、海洋渔业装备展区、航运物流及装备展区等展区,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企业参展,覆盖海洋装备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生产、下游应用及服务等全产业链。

据统计,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落实交易签约金额436亿元,意向成交金额180亿元,涉及临港项目、海上牧场、绿色能源、海洋渔业装备等。同期举办的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共对接签约项目170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涵盖海工装备、海洋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

绿色发展,智能化引领潮流

福建福安,中国传统造船基地,曾以船业“拆、改、建”技术而闻名。从小在废旧船舱里长大,跟着父辈拆船、造船30多年的郑振贵,如今带着泰和船业来到大会参展。

“看!这就是我们的新产品‘双体帆船’,主供旅游休闲,船体轻盈,风能、太阳能均能提供动力,还可搭载新能源电池组,在近海旅游中应用前景广泛。”郑振贵说,今年初开始建造的新能源双体帆船,为泰和船业注入了新活力,“不少客商要了我们的产品资料,意向订单已经达成了几笔!”

郑振贵的话,折射出福建省造船工业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涵盖研发设计、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运营配套、船舶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

目前,福建全省已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1型53艘,涵盖江河湖海等应用场景。

海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大会上,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成为在场船舶产业链供应商的共识。“绿色航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电动船舶是推动航运减排的重要抓手。”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袁成清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专题论坛上表示。

以海为媒,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分论坛之一,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论坛在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海洋文化研究者以海为媒,寻找共识、交流互鉴、互动互融。

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从航海装备发展历程与海洋文明发展轨迹结合的视角,聚焦南洋闽商海上贸易史等与福建相关的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典型案例,交流探讨海洋文明研究成果与思考。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有一艘古帆船名为‘卡蒂萨克号’,曾在1871年造访福州,船上的货物正是由闽江口岸输送的武夷山茶叶,茶叶直接参与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论坛上,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卡蒂萨克馆馆长、策展人路易斯·马可法莱恩回顾了这样一段历史,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9日 第 18 版)

(责编:陈楚楚、刘卿)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较快增长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潘旭华解读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持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

铭记台湾光复历史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球多地举办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全球多地陆续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出席纪念活动的各方人士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任何时候都不容任何势力歪曲篡改。中国人民一定能够...

2023
10/20
06:13
浏览量: 78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