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把“流量”变“留量” 昆明“蓝花楹大道”走红

把“流量”变“留量” 昆明“蓝花楹大道”走红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4-30 15:05:57 | 点击:10458

四月,徜徉云南昆明的教场中路,肆意盛放的蓝花楹再次给这条街带来“人从众”的热闹。

以花为媒,自2019年至今,昆明市五华区已连续六年举办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拍照打卡、蓝花楹文创、主题摄影大赛、露营生活节……“一朵花”带来的流量效益只增不减。目前,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已破10亿,高峰时,教场中路单日人流量超15万人次。两任外交部发言人发帖点赞,向世界推介昆明蓝花楹。据预测,今年的数据,还将超越往年!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鲜花盛开的街道并不少见,为何近几年蓝花楹季教场中路能火热“出圈”,成为昆明文旅消费名片?蓝紫色浪漫的背后,热情周到的服务、持续上新的惊喜……成为了“流量”变“留量”的关键。

蓝花楹绽放昆明,教场中路成梦幻打卡地。人民网 曾智慧摄

蓝花楹绽放昆明,教场中路成梦幻打卡地。人民网 曾智慧摄

凭“颜值”“出圈”

“来,1、2、3……哇,真的太漂亮了!”

昆明教场中路,68岁的李阿姨身着旗袍站在蓝花楹树下笑靥如花,同行的老姐妹用手机为她拍下美丽瞬间。照片的背景,是团团簇簇的蓝紫色花朵挂满树冠,将身后的街道笼罩在一片梦幻之中。

其实,在二十多年前,教场中路上并没有这抹蓝紫色。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它的“家乡”远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蓝花楹被引种至教场中路,后经补栽,目前数量有550余棵。

前人栽树,后人赏花。经过悉心管护,每年“五一”前后,蓝花楹迎来最佳观赏期,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蓝紫色的花朵尽情绽放,成就了闻名遐迩的“蓝花楹大道”,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

2018年,借助自媒体的传播,不少博主将自己拍摄的蓝花楹美景上传分享,收获了网友的点赞,也引起了五华区有关部门的关注。五华区开始借此对外征集网红打卡点位,同时将“蓝花楹大道”作为一张文旅新名片进行全面推广。

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征集活动,吸引来摄影大咖、网红博主及众多媒体的加入,“蓝花楹大道”从此“出圈”。

“那时我们也在思考,我们辖区的文化究竟有什么特色?”五华区莲华街道宣传委员徐红介绍,尽管当时蓝花楹在昆明很多街道上都有栽种,但鲜有像教场中路这样如此密集,且能交织成天幕的。

“何不以花为媒介,打造一场家门口的艺术节?”举办蓝花楹文化艺术节的想法由此而来。

4月21日周末,近八万游客打卡教场中路。郑益摄

4月21日周日,超8万人次打卡昆明教场中路。郑益摄

靠创新“立魂”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让“颜值”变“产值”?五华区通过实践,给出的答案是把“一朵花”的“颜值”与文化、历史及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形象记忆。

2019年,经过精心筹备的首届蓝花楹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歌曲大赛、广场舞大赛、手作创意文化集市等9大系列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

此后,按照一年一主题、一年一特色,蓝花楹文化艺术节不断推陈出新:蓝花楹雪糕、丝巾、胸针、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年年上新;时光邮局、3D彩绘墙、赏花专列巴士随时刷新玩法;露营生活、草地运动会、汉服赏花秀……掀起线上线下参与热潮。可赏、可品、可体验,朵朵蓝花,催热“赏花经济”。

以去年为例,蓝花楹花季,1.4公里的“蓝花楹大道”共迎接100万人次客流,沿街200家集市摊位共售出文创产品约300万元,光蓝花楹雪糕就卖出13万支……

今年的中国·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上,《云南映象》快闪表演、彝族海菜腔、彝族鼓舞……再次点燃游客热情。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有超8万人次来教场中路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明明是条道路,硬是给堵成了景区。”有网友感慨。

“表演很精彩,景色也很好看。这里一抬头就全是花,就像置身花海隧道。”来自越南的冯氏钗和朋友刷到短视频后慕名到教场中路“打卡”,没一会儿,手机里就存了数十张美照。

赏花巴士。郑益摄

赏花巴士。郑益摄

用服务“宠粉”

就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奔赴“蓝花楹大道”时,五华区多部门联动“宠粉”,合力为蓝花楹“上分”。

公安交警、派出所民警、铁骑来了。面对人流增大、交通状况复杂等情况,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健全“立体巡防”模式,前移警务关口,为赏花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赏楹’期间,我们将全力做好交通保障服务工作,根据人流量、车流量适时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和安心舒心的赏花环境。”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谢忠耀说。

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来了。行走在教场中路,不时擦肩而过的“红马甲”,是来自莲华街道以及各社区的工作人员、“双报到”的党员,共计110余人。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期间,他们值守在赏花现场,服务群众。

大学生志愿者来了。1000余名从高校招募而来的大学生志愿者,经过统一培训后整装上岗,承担起为赏花的市民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文明劝导、应急处置等。

赏花专列、巴士来了。四辆蓝花楹主题的双层敞篷巴士交替运营、一辆以紫色蓝花楹为主题的地铁从昆明地铁4号线金川路始发,将来自春城的浪漫带给市民游客。

在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期间,教场中路还增设了临时移动公厕、垃圾桶、爱心服务点、增派环卫工人延时清扫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针对游客提出的投诉建议,我们也会及时收集反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莲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蓝花楹雪糕。五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蓝花楹雪糕。五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蓝花楹大道”的“出圈”,看似是一场意外,实则却在情理之中。五华区通过举办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打造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蓝花楹的知名度和文化价值,让“流量”及时转化为了“留量”,让“颜值”延伸出了“产值”。尽管蓝花楹盛开的美景年年相似,但服务与活动却年年有升级、创新,这不仅是“宠粉”,更是五华区践行“大服务”理念和软实力的展现。

创新与真诚服务是永远的“必杀技”。时下,第六届中国·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刚刚拉开大幕,属于这座城市的“限定版”紫色浪漫已上线!

(责编:徐前、朱红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 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

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 有985高校停招24个本科专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与新时代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快。  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聚焦人工智...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2024
04/30
15:05
浏览量: 104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