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联播+|谋“粮”策 习近平要求做活这篇文章_

联播+|谋“粮”策 习近平要求做活这篇文章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1 14:04:10 | 点击:221

联播+ 仓廪实,天下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吉林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总书记的要求切中肯綮,如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头尾”呼应至关重要。

“粮头食尾”指粮食种植在源头,农产品加工在尾端,着重解决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问题。 立足“粮头食尾”,聚焦产业链全方位发展,才能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价值最大化。

作为中国“粮食版图”上的“排头兵”,吉林省以占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6%的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超90%、调出率超50%。

2024年1月25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一家公司车间,工人查看玉米面条生产情况。

2024年1月25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一家公司车间,工人查看玉米面条生产情况。

这片黑土地,物产丰饶,农耕不辍。近年来,吉林省深耕打造“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等农业品牌。在“吉林鲜食玉米”品牌旗下,先后涌现出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由2018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4.4亿元。

从粮食到食品,让二产带动一产,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也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粮食附加值。

吉林省探索粮食产业链全方位发展的实践,正是全国多地破题“粮头食尾”,延伸粮食产业链的生动缩影。

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头肉尾”指加强畜牧养殖与肉类加工一体化建设。聚焦“畜头肉尾”,对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有利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品价值链条。

为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吉林省畜牧系统以三产深度融合为引擎,通过创新养殖模式、提升屠宰加工能力、拓宽市场营销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肉牛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了屠宰加工业提质增效,实现了肉牛产业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

这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吉天然肉牛养殖扶贫基地内部。

这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吉天然肉牛养殖扶贫基地内部。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吉天然肉牛养殖扶贫基地。该基地通过精细化分区,实现了肉牛养殖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及科学化管理。

“畜”势待发谋发展。截至2024年11月末,吉林省共培育肉牛百亿级企业1家、亿级企业2家,研发生产熟食、预制菜等4大品类730个产品。目前,吉林省玉米水稻、生猪、肉牛肉羊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建成“十大产业集群”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09户,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水平不断提升。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农头工尾”顾名思义就是农业在前头,工业在末端。抓好“农头工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才能厚植农业优势。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传统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能大幅提升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农产品加工业既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次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总书记再次要求“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

吉林省鹿产品生产车间。

吉林省鹿产品生产车间。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该市成立了农产品加工业专班,开展包保领导企业踏查遍访工作,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据统计,2023年,长春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产值已达704.1亿元,同比增加7.2%。

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实现“头尾”呼应,已成为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专门部署“全链打造,深度开发”,要求延伸食物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提升产供储加销全产业链韧性和弹性,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头尾”一同下真功夫,既做足“头部”农产品特色化增值空间,又做好“尾部”精深加工大文章,才能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丰富国家的“粮仓肉库”、百姓的“中央厨房”。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珊珊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任佳 毛长志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图文故事|“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茶,不仅是我们日常相伴的一种饮品,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茶园考察调研,为茶产业发展指引方向。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5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去年5月我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弘扬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此后...

王沪宁会见墨西哥众议长古铁雷斯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0日在京会见墨西哥众议长古铁雷斯。  王沪宁表示,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辛鲍姆总统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会见,为中墨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墨方一道...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

  5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考察。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中国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在河南洛阳市考察调研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先后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文字: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谢环驰...

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_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完成缅甸震后援助任务回国

  5月18日,工作人员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献花。  当日12时许,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在圆满完成震后防疫援助任务后,乘机抵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中国...

山东港口日照港木材进港忙

  5月15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装载木材的货轮停泊作业(无人机照片)。  山东港口日照港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进口港。日照港充分发挥联动陆海、东西互助、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2024年木材吞吐量同比增长5.3%,吞吐量...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

2025
02/11
14:04
浏览量: 2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每日新闻网新年贺词

每日新闻网新年贺词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