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7-20 12:42:33 | 点击:82

学习进行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城市工作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之后多次对人民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曾经,建筑密、人口稠、房屋挤、道路窄、绿化少,“大城市病”一直困扰着上海。早在上海工作时,习近平就放心不下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周末,他常到老旧小区去走一走,到里弄去转一转,琢磨琢磨那些“老大难”问题怎么办。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专程到外来人口占比较高的闵行区,走进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调研。

  “租金贵不贵?”“不贵,住得很舒服。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在上海有了一个家。”总书记同租住在这里的新上海人郑岚予交流。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另一栋楼是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户们向总书记打开了话匣子:“这里有公共的厨房、洗衣房、浴室,还有会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蛮好、蛮好!”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书记亲切问道。

  “再发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这里租个一居室。”“我想考个证书,再找个女朋友,在这里安个家。”这些租户都是附近物业公司的保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幸福洋溢在脸上。

  “好啊!扎根,落户,发展。”总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民乐队在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演奏(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温度,是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为广大市民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再到“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一项项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旨归。

  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治堵”“数字治城”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这是2020年4月13日拍摄的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基地外景,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坐落于此。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数智化管理是强大支撑。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了解当地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情况。

  这里被称为重庆的“城市大脑”。过去散落各处的数据,聚合、赋能,水、电、气、讯、桥、隧、轨道、管网等城市体征指标一目了然,对城市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和分析,实现多个领域的精准管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一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可以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

  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

  2021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严复故居。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三坊七巷,“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起于晋、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名人,被赞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曾经,在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

  1991年3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

  在习近平的重视下,三坊七巷免遭拆除,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时隔近30年重回故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23年6月14日,游客从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林觉民故居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7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也就是后来的雄安新区。

  在规划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区位、规划状况,详细了解人口搬迁安置、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等情况。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磅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总书记反复强调“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习近平总书记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

  总书记感慨地说:“2017年,我第一次来雄安,站在一片田埂上展开了新区规划图。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雄安新区启动区(2025年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首先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是靠归大堆、摊大饼,要看内涵式发展。”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建设楼宇4806栋,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目前,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方 王子晖 华明 董博越

  主笔:金佳绪 张芮绮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时政镜距离丨从鼓岭到世界,歌声谱写友谊乐章

 清澈的旋律,婉转的歌声,飘过红墙黄瓦,在夏日里涌动起青春节奏。近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在北京和福州两地举行。活动以"歌唱和平"为主题,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相聚北京、福州,用...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城市工作作出...

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前》第一集《战略谋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  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程,习近平总...

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未来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

改革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

一见·做好城市工作,这个会议划重点

  14亿多人口,9亿多人常住在城镇。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份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7月14日至15日,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回顾这十年,走遍大江南北的一座座...

改革为人民|青年学生习近平的一次农村调研

  “我对滁州很有感情,记忆犹新。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印象很深。”  2014年3月9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春意融融。在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1978年到安徽滁州调查研究的往事。  为何对当年...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原标题: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时间:2025年7月14日  日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定了时间累砌的历史...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指明方向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10年再次举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

2025
07/20
12:42
浏览量: 8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