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支持遭性侵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支持遭性侵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来源: | 时间:2020-12-08 14:43:57 | 点击:1091

最高检就检察机关落实民法典作出部署,要求依法、审慎履职,平等、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

  支持遭性侵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距离民法典正式实施不足一个月,昨日,最高检召开全国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对接下来贯彻落实民法典的工作作出部署,包括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平等保障人权、未成年人保护、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等安排。

  “审慎履职,避免对私权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和干预”“防止刑讯逼供、尊重和保障人权”“平等、充分保障每一位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支持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依法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会上,对于近年来公众关心的问题,最高检作出了回应。

  关键词1 平等保障人权

  加大对侦查中侵犯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监督

  平等是民法典的核心原则,集中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全部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

  最高检检察长张军表示,要对标民法典精神,在刑事案件办理中牢固树立民事权利保护的观念,平等、充分保障每一位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充分尊重、保障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民事权利。”

  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必须依法、审慎履职,避免对私权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和干预。目前,刑事犯罪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张军再次强调要坚持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是防止刑讯逼供、尊重和保障人权。”他举例称,要加大对侦查活动中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行为的监督力度。

  同时,对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权处理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返还、赔偿,“这就是平等保护民事权利”。

  对于涉黑恶犯罪、经济犯罪案件,张军表示,更要注重审查涉案财产的来源、性质,严格区分黑恶财产与合法财产、股东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

  在刑事执行监督中,切实保障在押人员生命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财产刑执行的监督。

  关键词2 未成年人保护

  督促落实紧急情况下未成年人临时生活照料

  民法典许多条款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明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张军表示,各级检察机关要把贯彻实施民法典与修改后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机贯通衔接,紧密结合持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更好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

  记者注意到,今年来,多起虐童事件引发了对监护权的讨论。民法典总则编专设“监护”一节,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了家庭监护职责、国家监护制度。

  张军表示,对于监护侵害、监护缺失致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的,不仅要依法惩治,还要督促、支持民政部门、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向法院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解决监护照料问题。

  同时,要立足检察办案,通过检察建议、工作协调机制,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紧急情况下对未成年人临时生活照料,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长期监护等规定。

  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后如何进行司法救济?民法典第191条明确:“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6条规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张军表示,检察机关要积极、有效履职,特别是支持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依法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关键词3 保护公民民事权益

  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经济纠纷

  刑民交叉案件办理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此次,张军在会上一再强调,坚决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纠纷、经济纠纷。

  张军指出,刑法作为“后盾法、保障法”,必须保持谦抑品格,只有当行为超越了民事、行政法律的“一般违法性”,且违法性达到刑事当罚的程度时,刑法才有介入的必要。

  他表示,在办理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刑事案件时,要全面分析案件不同法律关系、司法政策导向等因素,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防止机械司法。

  接着,他举例称,对于民事欺诈行为、合同等债权纠纷案件,要实质性研析涉案法律关系、当事人法律行为及其主观故意,不能简单化认定或不认定“刑事诈骗”“合同诈骗”,防止通过刑事追诉插手民事纠纷,违法进行公权干预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减损、限制公民的民事权益。

  同时,对于那些表面上打着“民事交易”“经济纠纷”旗号,实质上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诉,最典型的就是以民间借贷掩盖的“套路贷”犯罪。

  实践中,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的案件可能涉及刑民交叉。张军表示,对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涉经营类违法犯罪的,依法可不予刑事追诉的就不捕不诉,但要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依法给予经济处罚的检察意见。“在这方面,要转变传统观念、做法——不做犯罪处理好像就不足以体现从严,而没有把经济处罚、民法调整也看作‘惩罚’‘治理’。”

  记者了解到,实践中,涉民营企业案件往往有“挂案”的情况,既不移送审查起诉,也不撤销案件。对此,张军发问,这怎么可能让市场主体放手发展?他提出,要会同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新一轮“挂案”清理,消灭存量、遏制增量。(记者 王俊)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前》第一集《战略谋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  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程,习近平总...

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未来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

改革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

一见·做好城市工作,这个会议划重点

  14亿多人口,9亿多人常住在城镇。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份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7月14日至15日,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回顾这十年,走遍大江南北的一座座...

改革为人民|青年学生习近平的一次农村调研

  “我对滁州很有感情,记忆犹新。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印象很深。”  2014年3月9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春意融融。在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1978年到安徽滁州调查研究的往事。  为何对当年...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原标题: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时间:2025年7月14日  日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时隔10年再次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定了时间累砌的历史...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指明方向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10年再次举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

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2020
12/08
14:43
浏览量: 10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