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坚守一线28年 高压线上的安全守护者

坚守一线28年 高压线上的安全守护者

来源:工人日报 | 时间:2024-10-13 18:45:44 | 点击:337

跨越南北200多公里,参加100多座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在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先看到的是湖南省株洲市的变电站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点是廖丽萍这28年来的足迹。

  脚踏实地干、孜孜不倦学、潜心贯注研……廖丽萍将这作为投身供电事业的毕生信条,先后完成120余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改造,协调组织完成1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建投产。从一名变电站检修工,成长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高级技师,她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湘杰出工匠等多项荣誉。

  “供好电、服好务”

  1997年,廖丽萍来到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张家园变电站任值班员,负责变电站设备检修。

  “变电站就像一个区域的心脏,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工作之初,廖丽萍就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变电站一旦出故障,需人工即刻处置,廖丽萍多年坚守一线,随时保持警惕。为查明隐患,她钻电缆沟、上构架,五六十斤重的沟盖板,一掀就是100多块。

  检修时,廖丽萍随身携带一个小本,记录每次的数据和图标,事后对数据进行梳理,进一步反馈到下次检修中。她说,每一个细微的数据,每一项具体的操控,都关联机组的安全稳定。靠着稳扎稳打的专业技能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工作以来做到了10万项倒闸操作“零差错”,设备维护“零事故”,现场作业“零违章”。

  “供好电、服好务”,简简单单6个字,廖丽萍视为在岗践行的宗旨,在完成日常检修工作外,她围绕工作实际问题和同事开展创新工作。

  刚工作时,变电站软压板较多,设备复杂,需携带照相机、PTA巡检卡等,如果每次都去现场检修,不仅耗时,而且效率低。为解决这个问题,廖丽萍和同事通过自学计算机编程,开发出一套带有语音、录像、上传、备份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检修平台,现场故障可通过运维工具反馈给后台工作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平台在全省14个市州推广应用。踏实的一线工作中,廖丽萍总结出设备运维操作“一二三”工作法、现场培训“三勤”法,班组管理“四统一”等方法在国网系统推广。

  “创新不是追求高大上”

  “特别较真,在研究一些创新成果时我们都觉得很好了,她还是能提出新想法,提供更好的方向,最终确实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入职3年的吴林喻谈起廖丽萍,非常敬佩。

  “为什么你们工作室每年都能出那么多创新成果?”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的朱可问廖丽萍。作为一名电力人,朱可知道,日常工作之外还能有这么多创新成果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廖丽萍说,有时可能大家太追求“高大上”,不妨从日常工作出发,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起。

  在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放着3代变电检修工作需要的接地线装置。第一代挂接装置因为结构问题,挂好之后总是掉落。廖丽萍把这个小问题当做提高工作效率的大事,和同事共同研究,最终有了第三代万向接地线头夹,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近年来,廖丽萍带领同事取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1项,国家软件版权专利12项,创新成果160余项,其中6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连续8年获湖南省质量创新成果一等奖,连续9年获“湖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廖丽萍团队编著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运检技术》,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空白。去年,廖丽萍带领QC小组荣获第48届国际质量创新大赛金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我愿意做一株蒲公英”

  “您还记得吗?今天是我们工作室成立10周年!”2021年11月20日一大早,一大束鲜花“堵”在了廖丽萍家门口,工作室的小伙伴早早在这儿等待和师傅共同庆祝这一天。“特别感动,那一刻感觉那么多年的付出都值了。”廖丽萍说。

  “十年风雨兼程,您亲手哺育了创新工作室。我有幸在这树下乘凉,因此更加感恩您和所有前辈们的付出”“谢谢您让我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再读贺卡,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廖丽萍眼中泛起泪花。

  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时,她是变电运维二班的班组长。当时考虑到很多职工在各处检修工作缺乏交流,她希望提供一个平台,通过交流、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同时多培养一些年轻人。工作室成立了9个专家组,职工加入创新工作室后,专家组会针对每个人的专业、喜好特点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

  “他们是企业的未来,必须把传帮带的工作做好。”廖丽萍说。在公司,流行着“有困难就找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这句话,现在工作室的队伍逐渐壮大,已延伸到整个湖南电网系统,廖丽萍的担子更重了。

  “我愿意做一株蒲公英,随风播撒种子,无私传递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将一点光,汇聚成一束光。”谈起大家对她“蒲公英”的称号,廖丽萍这样说。

  目前,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高校合作创建了联合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方面,努力为智慧能源、绿色电网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潘晓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12.3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7.7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今年1—6月全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去年下降0.46个百分点。  金融监管...

上半年我国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能力增强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技术实现新进展。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具有从数百米到2000米以上梯度渐变丰富的试验环境区域,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物资支持北京、天津等地做好救灾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消息,7月30日,根据当地防汛救灾工作需要,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向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紧急调运长丝土工布、防洪铅丝网、排水泵、发电机、...

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第33届书博会见闻

书籍的海洋,阅读的盛宴。7月25日至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全国各地千余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知名作家、各地读者齐聚山城,共赴一场阅读盛会,感受书香中国之美。  精品图书云集彰显新气象  本届书博会主...

造谣“沧源飞往昆明飞机失事”,网警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云南临沧网警工作中发现,一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段飞机冲出跑道、起落架陷入跑道外草地的视频,并配文称该飞机系沧源飞往昆明的航班,在网民询问视频真伪时,给予肯定回复。  公安机...

今年广东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 记者探访定点收治医院

央视网消息:7月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对外通报了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佛山,288...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7月27日16时至8月10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国图举办2025年“非遗讲座月”收官之讲

国图讲坛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收官之讲“中国的眼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回顾”,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活动邀请“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策...

柬埔寨驳斥“先入侵泰国”指控:我们才是受害者

当地时间7月26日,柬埔寨国防部严正驳斥有关柬埔寨首先侵犯或入侵泰国的说法,称该信息不实,并敦促泰方公开柬方涉嫌侵犯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表示,目前,柬埔寨是泰国入侵的受害者,并非部分虚假报道...

安理会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泰柬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新华社联合国7月2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5日下午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泰柬双方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据泰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奇猜在会上说,泰方坚决致力于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手段解...

2024
10/13
18:45
浏览量: 33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