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复旦绘制科创地图 试图破解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复旦绘制科创地图 试图破解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7 12:47:50 | 点击:391

孙彭军介绍复旦科创母基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摄

近日,超额完成5亿元首个目标的复旦大学科创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据悉,该基金明年将完成第二个目标,实现总规模10亿元。为此,复旦大学举办了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

复旦大学同时还成立了“复旦科创投资基金”,该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与复旦科创母基金不同,这是一个直投项目的投资基金,将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

2023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启动一年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在学校以及各方共同支持下,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成功组建一支懂科学、高水平的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完成了基金注册备案和首关募资等前期筹备工作。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介绍,今年复旦科创母基金经历了“从0到1”的实质性发展——成立独立的管理公司,超额实现5亿元的首关目标,正式入驻徐汇滨江。

团队开展了复旦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资源调研,绘制一张“复旦科创地图”,“搞清楚有什么,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这张覆盖5900多位复旦科研人员(包括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科创地图,明确了复旦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的科研人员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技成果。孙彭军介绍,目前,“复旦科创地图”一期工程已基本绘制完毕,明年计划进入二期工程,在进一步细化“颗粒度”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手机端智能化查询,为以复旦为支点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提供数据支持。

孙彭军认为,复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项是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强调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我们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产业,支持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更多自主可控产业链”。

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0到1”是基础研究的过程,“1到3”是以概念验证为主的阶段,“3到10”是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实现完全工业化的阶段。

放眼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失败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这两个阶段,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过程,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而后者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谷’,就要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产业需求,引导一部分科学家进行应用研究。各类专业要素的介入,比如产业界、资本界和专业团队的介入,也能够降低‘死亡之谷’的风险。”孙彭军说。

为此,复旦大学在当天的大会上宣布成立复旦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项目(以下简称“F-LAB项目”)。据悉,F-LAB项目将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重点从复旦科学家与校友中发掘高潜力人才和高质量项目,通过课程赋能、陪伴辅导、要素匹配、投资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培育一批由复旦科创生态全链条赋能的科技成果转化明星项目,孵化具有品牌效应和复旦标签的知名科创公司。

孙彭军透露,目前F-LAB项目已选拔首批30位拥有良好科创基础和产业化意愿的复旦青年科学家、校友,通过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行业专家,帮助他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去办一家公司。”孙彭军说,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是多元化的,“教授开公司”只是其中一个选项,“我们更多是鼓励产业界、资本界与复旦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协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资本及企业开始接触复旦的科研团队。随着母基金的建立铺开,未来还将有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母基金也将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个案,而是带动一批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从点状到片状的扩展。”孙彭军说,“期待10年、20年后,我们也能培养出马斯克那样的人物”。

汪蒙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造谣“沧源飞往昆明飞机失事”,网警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云南临沧网警工作中发现,一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段飞机冲出跑道、起落架陷入跑道外草地的视频,并配文称该飞机系沧源飞往昆明的航班,在网民询问视频真伪时,给予肯定回复。  公安机...

今年广东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 记者探访定点收治医院

央视网消息:7月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对外通报了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佛山,288...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7月27日16时至8月10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国图举办2025年“非遗讲座月”收官之讲

国图讲坛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收官之讲“中国的眼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回顾”,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活动邀请“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策...

柬埔寨驳斥“先入侵泰国”指控:我们才是受害者

当地时间7月26日,柬埔寨国防部严正驳斥有关柬埔寨首先侵犯或入侵泰国的说法,称该信息不实,并敦促泰方公开柬方涉嫌侵犯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表示,目前,柬埔寨是泰国入侵的受害者,并非部分虚假报道...

安理会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泰柬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新华社联合国7月2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5日下午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泰柬双方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据泰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奇猜在会上说,泰方坚决致力于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手段解...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将在沪举办 “揭榜挂帅”给AI青年人才带来了什么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在上海举办。大会围绕“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应用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块,聚全球智慧,展中国方案。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学生每天吃什么、吃得是否安全健康,始终是千万家庭最牵挂的民生大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覆盖食谱...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2024
12/17
12:47
浏览量: 3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