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导游资格证报考人数激增,这个职业适合哪些人

导游资格证报考人数激增,这个职业适合哪些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7 17:13:22 | 点击:405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已于11月下旬结束。今年,全国报考导游资格证(以下简称“资格证”)的人数约为31万,远超去年的20万。

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凡希望从事导游业务活动的人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每年举办1次,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考察范围包括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和地方的导游基础知识;面试则主要考查考生的导游服务能力,通常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笔试全国统一,面试由各省(区、市)文旅部门组织。考试合格的考生,将由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核发“导游资格证书”。

通过了资格考试,考生获得的是导游从业资格,之后还需要将资格证挂靠在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才能领取具备上岗认可的“导游证”。

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委会秘书长李健认为,资格证报考人数增加,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在录取名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更多的人竞争合格名额,必然导致过线难度加大。他强调,导游考试的标准不会因为报考人数增多而降低。

从近几年的资格证报考趋势来看,跨行业、高学历(指本科及以上)和外语类考生人数的增加。李健认为,这可以丰富导游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同行业背景人员的加入,可以为导游的工作创新提供思路。但他同时表示,不同背景的新人涌入,也可能导致导游专业技能参差不齐,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考证的31万人都想当导游吗

李健分析,今年,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全社会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对导游工作的职业认同也同步提升。同时他认为,目前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导游需求量持续增长,且导游工作灵活性强、自由度较高,间接促进了报考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增加。

河北唐山的大学生崔越参加了今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不过他已有一年多的带旅游团经验。去年高中毕业后,他在招聘软件上看到本地一家公司招聘兼职导游,“一边旅游一边赚钱”的工作性质吸引了他。

然而,去年他还没有导游资格证,带团需要公司开具证明信,他自嘲曾是“黑导”。该公司是对接旅行社和导游的“中介”,搜集游客资源,再分配给招聘来的导游或领队。崔越参加了10天的基础培训,包括与游客联系沟通的话术、如何分房等工作细节,就开始了第一次带团。

一开始,崔越担当“全陪”领队,只负责在出发地集合游客,联系大巴车,护送游客安全到达目的地,给游客分配好房间,他就完成了任务。后来他则负责“地接”的工作,负责安顿游客,在景点指引、解说,在当地服务游客。而“全兼地”导游负责所有事情。

18岁以前,除了北京和天津,崔越没去过别的地方。这一年来,他从“全陪”做到“全兼地”,足迹几乎遍布山东省每个旅游城市,在游客的自由活动时间,他可以自己去游玩。今年5月,崔越离开了那家兼职的公司。现在,他通过此前结识的导游朋友颜超,直接接到旅行社的订单,这样能省去中介公司的抽成,“不过,一般都是得有一定带团经验的人才能越过中介接单。”崔越说。

有些人考了资格证但是从来没有带团经历,崔越告诉记者,旅行社更喜欢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他今年报考导游资格证,想真正“凭证上岗”。

报考资格证的考生里,也有人不以从业为目的,部分网友表示,考取资格证可以免费游玩一些景区;有人则是单纯出于对旅游的兴趣。

36岁的钱盈是经济学硕士出身,她热爱旅游,喜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但她认为自己的知识量不足,旅游时对景点的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游玩体验。今年她通过备考导游证,学习相关知识。

考完试的第二天,钱盈去参观一座寺庙,意外发现自己留意起了建筑结构,分辨大殿是歇山顶还是庑殿顶,石塔是楼阁式还是密檐式,这些都是导游资格证考试常考的知识点。走到广场,她认出了驮着碑文的乌龟,她想起在准备面试时,介绍湖北襄阳市古隆中景区时,背过的“龙的第六子赑屃,力大无穷,让它驮碑”的导游词。

“以前的我,看似去过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其实只完成了打卡,走马观花,什么也没真正看见。”而现在,带着一双更好奇的眼睛去玩,钱盈表示,哪怕考试没过也不重要,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

今年7月,崔越(右二)带着游客去内蒙古乌兰布统旅游。受访者供图

文旅热对导游提出新需求

31万考生中,也有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人。成都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学生曹辰佳去年考取了英文导游证,今年,她报名加试了西班牙语导游。

此前她从西班牙语转专业到英语专业,但今年在兼职接单时,她发现自己常常抢不上英语团的订单,她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的客户资源不够多;另一方面是在她所处的环境中,不缺英语导游,但是小语种导游仍比较稀缺,于是她捡起了学过两年的西班牙语。

已经拥有资格证的考生,加试只需要参加面试。曹辰佳在今年面试时,明显感觉考生多了很多,“他们的水平也蛮高的,我觉得比去年多了许多竞争压力”。

曹辰佳喜欢游玩、喜欢外语、向往自由度高的工作,早在上高中时,她就开始了解国际导游的信息。四川本地一家培训机构在学校里招募学生,花费3000元报了名的学生,可以学习考试的理论知识,还能参与模拟导游的实践。

曹辰佳将自己模拟导游实践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意外收获了第一批客户。一个中国人联系她带着4名新加坡游客来成都一日游。因为是个人接单,景点订票和路线规划都由曹辰佳安排。还没见过面的游客,直接把护照信息和门票费用发给她,这让她感到不能辜负游客的信任。

她提前一天走了一遍自己制订好的路线,联系好司机,紧张地开始了第一次导游经历。由于文化差异,外宾团对景点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导游的介绍,导游帮助他们与当地人交流,了解地方文化。第一次带团结束,游客们都惊讶于曹辰佳竟然还不到20岁,极力夸赞她的导游能力。

现定居江西南昌的李丽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2020年开始,她进入旅游行业从事文旅策划、旅游品牌创建等工作。早在上大学期间,李丽就考取了中文和英文导游资格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兼职带团。工作后,她也接着把导游当作副业,拥有丰富的导游经验。

2023年11月,李丽第一次带外国游客团,游客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外教。担心存在沟通障碍,带团前一晚,她一直准备到12点多,熟记景点的英文介绍。

“英文毕竟不是我的母语,很多表达不像中文那么尽兴。”在多次带外国游客团后,李丽总结出更能被外国人接受的讲解方式:首先,英文直译,更方便游客理解。其次,外国游客接受信息更偏向于导游先提出一个问题,再来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

入境游的火热,让许多地方都意识到外语导游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在江西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景德镇、上饶、九江,李丽都明显感觉到市场对外语导游的需求。她所兼职的旅行社负责人介绍,暑期最火热的时候,当地从湖南借了很多外语导游。李丽还注意到,身边一名原来是英语老师的同学,现在也改行做外语导游。

李健同样认为,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恢复,对具备流利的外语交流能力的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的需求更为迫切,日语、韩语、泰语、印尼语等语种的导游供不应求。同时,导游还要掌握专业的旅游英语词汇和表达,以准确地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和服务信息。

李健说,当前文旅市场中缺乏能够提供深度讲解、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型导游,像历史文化专家型导游、自然科学专家型导游等,难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专业化旅游体验的追求。其次,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如“导游+线路设计师”“导游+新媒体运营”“导游+活动策划”等。

同时,研学游市场的火爆,使得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研学旅游从业者成为急需人才,研学团需要领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和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曹辰佳(右二)带着游客游览四川乐山大佛景点。受访者供图

导游工作适合什么人

曹辰佳认为,导游工作适合喜欢与人交流的人。“学校的学习有时让我觉得压抑,而在社会上闯荡时,我每天都特别快乐。”带团时,曹辰佳会带着文化交流的责任感,她也很享受与不同游客的交流过程。她计划本科毕业就工作,“先从导游开始干,然后慢慢学习旅游策划等”。

崔越建议大学生做兼职导游。他在节假日接单带团,除了获得酬劳,在工作中需要应对各个年龄段的游客,他感觉这极大地锻炼了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

崔越称自己从小到大的脾气都比较温和,没有跟谁“急赤白脸”过,有游客因为分到“414”房间感到晦气、不满,打电话辱骂他,还动了手,他仍能忍耐并继续做好服务。

在导游工作中,除了服务好游客,崔越也注重与他的工作伙伴——司机师傅搞好关系。他解释,短途旅行中,大巴司机非常关键,大巴旅行团常常早出晚归,崔越都会记得给司机带早饭,吃饭也惦记着对方,还从自己的收入里给司机发个小红包。

去年,与崔越同时应聘中介公司的有30多人,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坚持下来。崔越认为,那些离开的人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如果没有团可带,就没有底薪的保障,“我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我能待下去”。

据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我国2023年约有65万持证导游,截至2023年年底,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人数为107040人,仅占16.47%。

从事了7年兼职导游工作的李丽,很喜欢在为游客讲解景点时收获正反馈和信心,在给外国游客讲解时,她的心里还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但她对记者坦言,不会专职从事导游工作,“导游收入伴随着淡旺季存在不稳定因素,最关键的一点是,长期在外奔波,有时候在外面说了太多的话,累到回家不想讲话”。

李丽认为,导游职业需要有责任心、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人;其次要有学习的精力和钻研精神;最后需要耐心和细心,能统筹行程和衔接各个环节。“一名优秀的导游应该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又懂得对不同的游客群体有针对性地输出。”

李丽正向着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努力,从今年开始,她花费更多精力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景区讲解水平。她还参加了南昌市的导游大赛,选择了英文讲解,目的既是向外学习探索,也是提升自己在圈内的知名度。

根据受访者反馈和记者调查,带外国游客团的价格普遍比带国内游客团高,而带小语种团比英语团价格高。李丽以南昌市为例介绍,带国内团的讲解费为一天400-500元,而英文讲解费可达到一天700-800元。

在李丽所接触的导游圈里,她感觉除了报考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数激增,报考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的人数也在增加。导游群里,她发现有些旅行社招导游时,会明确指出需要中级导游或高级导游。一些职业院校需要有高级导游证的人才当兼职教师;一些景区的人才培训,会更看重授课老师是否为中高级导游。

全国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每两年举办1次,据《中国旅游报》报道,今年报名缴费人数达1.39万人,较2022年增长26.54%。

结合新的文旅趋势,李健分析,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导游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市场的细分要求导游拥有更多的跨界知识,比如自然地理、民俗生态等。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游能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导游服务技能,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齐征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

邓意麒:为公共安全装上“超级眼睛”

最近,为应对南方即将到来的汛期,邓意麒一直忙着利用公司研发的技术产品对湖南高速公路及风险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依托我们的技术,通过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路基、路面及边坡的沉降和位移实现了毫米级监测。”她向中青报·中...

与其试图用AI打败AI 不如回归对论文质量的关注

人机协同生成新技术辅助学术研究,本身就贯穿人类学术探索进程。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借助它观测天象,坐实了地心说的荒谬。AI技术的出现,使机器像人一样,会“思考”、会写作了,挑战了人类的主体性。...

学术规范不该陷入“自证怪圈”

每到毕业季,论文查重的话题总会在网上引起热议。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论文AI率这一新概念逐渐兴起,成为大学生新的挑战。AI率审查的流程与查重类似,都是将论文输入特定系统,通过一系列算法识别出疑似使用AI的段落,并根据其...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没苦硬吃”,没有必要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名高中学生出操时被操场地面烫伤,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据报道,事发学校为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5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中,有多名学生因天气太热被地面烫伤,并质疑学校处理...

垃圾废物侵占良田,有关部门必须补上漏洞

5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反映,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其中一些被水泥块、红砖、石膏板、瓷砖、砖块、塑料、薄膜等垃圾覆盖的土地,还是...

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重近视……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戴近视镜不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如眼球突出、眼轴变长)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结果,而非戴眼镜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更明显,与是否戴镜无直接关联。  若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可在医生指...

化身猫狗“平替” AI宠物抢食孤独经济

视频海报由AI辅助生成一些五颜六色的“毛球”挤在长桌上,柚子大小,有的戴着兔耳朵,有的背着牛仔帽。每个“毛球”的脸上闪烁着一双夸张的电子大眼睛,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冒“爱心”。它们时不时扭动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发出婴儿...

2024
12/27
17:13
浏览量: 4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