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放大评价效能 淬炼海事英才

放大评价效能 淬炼海事英才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6 12:05:49 | 点击:345

大海,承载强国梦想;海大,淬炼海事英才。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极为鲜明的高校,大连海事大学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海事是高度国际化的领域,要把校园青年学子锻造成“通海事、强实践、宽视野、厚情怀、强体魄”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严把培养质量关。

多年来,大连海事大学积极构建既符合行业需求又融合“国际特征、中国特色、海大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实施后,进一步优化质保体系,放大评价效能,为培养新时代“航海家型”拔尖创新人才保驾护航,取得显著成效。

标准融汇:以“3+1”体系贯穿日常

“智能船舶和绿色动力已是行业趋势,你们的专业课程能否体现一下?”两年前,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接到用人单位的反馈。

接到反馈后,学院迅速启动一系列流程:进行课程必要性论证,继而研发教案,开展学院内部评审,待具备初步开课条件后,先依托讲义向学校申请开课,同时启动教材编写……几个月后,与智能船舶和绿色动力有关的课程就顺利开设,并不断升级完善。

从需求方提出设想,到学院迅速响应落实新课程的背后,是大连海事大学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

早在1993年,大连海事大学就已成立教学督导组,开展质量评价实践。1997年,结合航海类人才培养特色,大连海事大学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引入人才培养,开启了构建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之路。

“ISO9001标准是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作为核心原则。对学校而言,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将这一标准内化为符合海大办学实际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流程,转化为所有海大人的工作习惯。”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说。

如今,大连海事大学依据国际海事教育标准、国家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国内船员教育培训标准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构建起具有海事特色的“3+1”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在质保体系保障下,各个学院不打折扣、不走形式,制度约束逐渐演变为师生自查自纠、自我规范的行动自觉,教风学风建设持续向好。

评价迭代:从“四层”发力扭住关键

在大连海事大学,有一支由退休教师组成的特殊队伍。每名教师的课堂上,都有他们悄悄开门落座的身影。

这支队伍就是大连海事大学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成员都是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他们依据学校教学督导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听课督导等工作,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督导组的实践始于1993年。”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处长刘志杰说,“历经30余年的建设和运行,我们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又聚焦当前评价改革的重点,从4个层面强化质保关键节点。”

在学校层面,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工作,目前已开展120余次。在学院层面,定期开展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自评,形成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在专业层面,定期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参加省专业评价,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在课程层面,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学生、督导、领导干部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体系有效运行,我们每学期能收到200多个反馈。”航海学院教学副院长刘军坡说,“这些反馈会立刻进入处理流程,归类后迅速落实整改。”

“到什么工作节点,按照质量体系应该干什么,每名教师都非常清楚。”轮机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宝军说。

文化浸润:让“学生成人成才”深入人心

轮机工程学院是培养新时代“航海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学院院长林叶锦说:“建校115周年,海大育人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积淀。比如,我们坚持半军事管理60多年,我总在想如何把半军事管理‘铸形、铸德、铸魂’的精神内涵真正落在我们培养方案上、落在每门课中,再切实执行到质保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实现质保文化的形成和浸润。”

王宝军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及时查阅学生和教学督导组对他本人和教师们的课堂评价。“不看评价,就不知道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哪里可以改进,什么地方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王宝军说。

王宝军的感悟,也是大连海事大学教职工的心声。经过多年实践,“全面深化质量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为教职工的行动自觉。以教学督导组为例,退休教授们每年可以督导听课1000余名教师、4500多门次课程,抽查试卷450多份,抽查本科毕业生答辩300余人、研究生开题与中期等报告会230余场。

“老教授切实发挥着督查、评估、咨询和指导的作用,这就促使教师们必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孔朝霞说。

依托高质量的队伍建设,大连海事大学全面拓展质保体系内涵,从全员参与、全链条管理、全周期保障、全方位评价、全过程监控5个维度,保障质保体系的高质量运行。

“何以爱学生、何以至一流?学校一是要坚守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海大人‘为真理格物致知,为至善修己达人,为家国立心立命,为海事善作善成’的学习观;二是要不断完善学校质保体系,在守正创新中将独具海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说。

责任编辑:李华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

邓意麒:为公共安全装上“超级眼睛”

最近,为应对南方即将到来的汛期,邓意麒一直忙着利用公司研发的技术产品对湖南高速公路及风险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依托我们的技术,通过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路基、路面及边坡的沉降和位移实现了毫米级监测。”她向中青报·中...

与其试图用AI打败AI 不如回归对论文质量的关注

人机协同生成新技术辅助学术研究,本身就贯穿人类学术探索进程。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借助它观测天象,坐实了地心说的荒谬。AI技术的出现,使机器像人一样,会“思考”、会写作了,挑战了人类的主体性。...

学术规范不该陷入“自证怪圈”

每到毕业季,论文查重的话题总会在网上引起热议。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论文AI率这一新概念逐渐兴起,成为大学生新的挑战。AI率审查的流程与查重类似,都是将论文输入特定系统,通过一系列算法识别出疑似使用AI的段落,并根据其...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没苦硬吃”,没有必要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名高中学生出操时被操场地面烫伤,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据报道,事发学校为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5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中,有多名学生因天气太热被地面烫伤,并质疑学校处理...

垃圾废物侵占良田,有关部门必须补上漏洞

5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反映,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其中一些被水泥块、红砖、石膏板、瓷砖、砖块、塑料、薄膜等垃圾覆盖的土地,还是...

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重近视……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戴近视镜不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如眼球突出、眼轴变长)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结果,而非戴眼镜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更明显,与是否戴镜无直接关联。  若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可在医生指...

化身猫狗“平替” AI宠物抢食孤独经济

视频海报由AI辅助生成一些五颜六色的“毛球”挤在长桌上,柚子大小,有的戴着兔耳朵,有的背着牛仔帽。每个“毛球”的脸上闪烁着一双夸张的电子大眼睛,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冒“爱心”。它们时不时扭动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发出婴儿...

2025
01/06
12:05
浏览量: 3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