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确保校园餐不是随意挪用的“唐僧肉”

确保校园餐不是随意挪用的“唐僧肉”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7 13:18:29 | 点击:297

让每一个关键领域、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晒在阳光下,才能真正保障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围绕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强化督学监督,确保保障体系充分到位,完善应急预案等五个方面,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校园餐是否干净卫生、营养健康,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是社会的普遍关切。自“校园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地学校食堂保障条件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校园餐质量普遍提高。然而,相关治理很难一蹴而就,一些地方不时曝出的校园食品安全、餐费“微腐败”事件,不仅令人心系未成年人健康问题,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对此展开常态化治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总结近年出现的校园餐乱象,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少数不法分子“从孩子嘴里夺食”,将餐费视作权力寻租、随意挪用的“唐僧肉”,克扣截留之下,导致“营养餐里没营养”。在前不久披露的一起校园餐“微腐败”典型案例——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校园餐回扣腐败案中,腐败者就被指“连几毛钱的回扣也不放过,将学生餐费揣进个人腰包”。二是仍然偶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如“鼠头鸭脖”事件、学校食堂“臭肉”事件等,令不少学生和家长心有戚戚焉。

这两方面问题往往还会产生“联动效应”。比如,当部分配餐企业通过“打通关系”锁定供餐资质后,便不再会有“好好做食物”的动力,进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次充好,罔顾餐品质量和卫生标准,最终酿成食品安全恶性事件。

客观而言,校园餐涉及的供应链路较为复杂,从采购、配送、查验到贮存、加工制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藏有“猫儿腻”。再加上学校食堂的运营方式较为多元,对学校自主经营、承包、托管等不同方式,也很难用同一套方式去监管。在这种情况下,要守护好校园“盘中餐”,让师生吃得安心、放心,还需不断查缺补漏,将针对各个环节、各种状况的监管举措都落实落细,不给校园“蛀虫”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以陪餐制为例,一些学校虽声称设立了陪餐制度,却未能充分落实、使其发挥应有作用。2024年12月,针对“辽宁本溪一学校食堂被指疑似给学生吃垃圾桶剩菜”事件,涉事学校就被指存在陪餐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2024年11月,教育部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确要求“确保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未来,对于陪餐主体、周期的规定,如何防止“表演式陪餐”,以及是否考虑建立家长陪餐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规范。

在膳食经费管理方面,如何防止虚报冒领、克扣截留、违规挪用等,也有必要加强规范。对此,一些地方探索开设食堂专门银行账户,对膳食经费进行专账核算,对大宗食材按公开透明原则统一集中采购等做法,有助于保障每一笔学生餐费用到实处,避免成为“糊涂账”。

还要看到,很多时候,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具有一定偶然性和滞后性。家长和学生常常是因为饭菜出现异物、用餐后产生不良反应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问题。这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只有让监督更加便利化、日常化,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比如,在普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减少监控死角,提高家长随手、随时监督的便利性,让校园餐制作的相关过程能被看得清楚,让学生们真正吃得放心。再如,有必要拓展更多元的举报渠道,让涉校园餐的违法违规乱象被及时发现和叫停。此前,山东等地就明确,对“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平台等均可举报,并对属实内容予以奖励。类似探索创新,让监督路径更清晰、举报方式更可及,有助于提升公众监督的积极性。

总之,守护校园“盘中餐”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让每一个关键领域、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晒在阳光下,以切实可行的举措予以有效规范,才能真正保障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任冠青)

责任编辑:梁文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柬埔寨驳斥“先入侵泰国”指控:我们才是受害者

当地时间7月26日,柬埔寨国防部严正驳斥有关柬埔寨首先侵犯或入侵泰国的说法,称该信息不实,并敦促泰方公开柬方涉嫌侵犯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表示,目前,柬埔寨是泰国入侵的受害者,并非部分虚假报道...

安理会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泰柬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新华社联合国7月2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5日下午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泰柬双方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据泰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奇猜在会上说,泰方坚决致力于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手段解...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将在沪举办 “揭榜挂帅”给AI青年人才带来了什么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在上海举办。大会围绕“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应用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块,聚全球智慧,展中国方案。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学生每天吃什么、吃得是否安全健康,始终是千万家庭最牵挂的民生大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覆盖食谱...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贵州水城:欢度彝族火把节

  这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晚会现场(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8日晚,海坪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群众一起欢度火把节。撮泰吉...

美媒批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就是在对内加税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16日的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

美媒:关税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 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新的数据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美国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似乎是无成本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时间才能在整...

链博会新朋故交谋共赢

 7月16日,参会者在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本届展会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2025
02/27
13:18
浏览量: 2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