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好房子”打开了怎样的发展空间?

“好房子”打开了怎样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7 13:52:37 | 点击:313

房子层高要“长高”了。在3月9日召开的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将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强调建设“好房子”,首先是出于民生改善的需要。澎湃新闻评论分析道:“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住宅层高标准的提高,就是对高品质居住需要的及时、精准回应。”

长期以来,中国住宅层高普遍维持在2.8米左右,将最低标准提高到3米,看似只是0.2米的调整,实则是建设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更加关注居民的居住体验。有研究表明,层高每增加0.1米,室内通风效率提升15%,采光均匀度改善20%,心理压抑感降低30%,居住起来自然更加舒展。

对此,新民晚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2.8米标准”诞生于住房短缺时代,以“压缩空间换数量”的逻辑支撑起城镇化高速发展。“但随着人均GDP突破1.5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70%,群众对‘头顶三尺’的需求已从‘够用’转向‘舒适’。住建部此次将层高纳入强制性规范,正是以技术标准为载体,回应民众对‘呼吸感’与‘舒展性’的诉求。”

除了民生层面的考量,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好房子”理念也折射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对此,经济日报在《住宅层高增加是“好房子”必需》一文中,有比较细致的分析:“卖方市场中,开发企业建房子往往就低不就高。这是因为卖房子卖的是面积,每一层降低一点高度,累计起来可以多卖一层,企业就可以有更多销售收益。如今买方市场到来,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需要建造出更多‘好房子’方有市场。因此,企业有必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多层高更高、居住更舒适的住房。”

随着更多地方的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房屋逐渐回归居住属性,只有不断提升住房品质,才能激发更多消费动力。而且,房屋的升级是全方位的,建设“好房子”带来的新增需求,除了会推动狭义上的地产业转入新赛道,也会给上下游领域的消费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澎湃新闻评论预测:“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上游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下游的智能家居市场等,都将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新房居住品质提升了,老房子会不会无人问津?三联生活周刊在《新房层高不低于3米,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探讨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新房品质提升对二手旧房的确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可能并不会太大。以层高变化为例,房子的层高只是人们选购住房时考虑的一个因素,而价格、位置等才是最核心的考量。“对于改善型买家而言,对房子的层高等因素会比较关注,但对更多刚需族而言,层高可能是最不需要考虑的因素。通常而言,和二手房相比,新房的位置大多相对偏远,对于很多买家而言,不会仅仅因为新房的层高而选择一个更偏僻的住所。”这的确还原了不同消费者较为真实的购房心态。

还要看到,建设“好房子”,老旧小区并没有被排除在外。近日倪虹就透露: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这意味着我国老旧小区将迎来全面升级改造。

对此,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很多老旧小区不仅基础设施老化,而且缺乏基本的管理服务,类似‘管网破旧,上下水、电网、煤气、光纤设施缺失或老化严重;许多老旧小区不仅缺失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而且物业管理匮乏,公共环境普遍较差,道路破损、私搭乱建’等问题不一而足。现在要进行升级改造,其目标当然是努力向好房子的标准看齐,这也是紧迫的民生需求。”

总之,不论是新房标准的提升,还是对老房子的升级改造,目的都是让更多人住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现民生福祉与行业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柬埔寨驳斥“先入侵泰国”指控:我们才是受害者

当地时间7月26日,柬埔寨国防部严正驳斥有关柬埔寨首先侵犯或入侵泰国的说法,称该信息不实,并敦促泰方公开柬方涉嫌侵犯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表示,目前,柬埔寨是泰国入侵的受害者,并非部分虚假报道...

安理会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泰柬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新华社联合国7月2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5日下午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紧急闭门会议,泰柬双方各自提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据泰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奇猜在会上说,泰方坚决致力于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手段解...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将在沪举办 “揭榜挂帅”给AI青年人才带来了什么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在上海举办。大会围绕“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应用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块,聚全球智慧,展中国方案。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学生每天吃什么、吃得是否安全健康,始终是千万家庭最牵挂的民生大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覆盖食谱...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贵州水城:欢度彝族火把节

  这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晚会现场(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8日晚,海坪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群众一起欢度火把节。撮泰吉...

美媒批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就是在对内加税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16日的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

美媒:关税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 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新的数据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美国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似乎是无成本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时间才能在整...

链博会新朋故交谋共赢

 7月16日,参会者在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本届展会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2025
03/17
13:52
浏览量: 3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