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当游客住进文旅局长家

当游客住进文旅局长家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2 18:47:31 | 点击:199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游客出行热情高涨。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相应地,一些“人在囧途”的情况也引发关注。

王女士一行入住文旅局长家 图据极目新闻

在湖北恩施宣恩县,4名自驾游客由于行程仓促没有提前预定酒店,在县城多家酒店民宿都未能找到空房,遂拨打宣恩县文旅局值班咨询电话求助。此后,宣恩县文旅局长王菊芳将自家房子腾出给游客入住,该县文旅系统多名职工也将游客带到自家入住。随后,“游客留宿文旅局局长家”等话题登上热搜。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暖心之举,是城市温情、全民“宠客”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贸然接待陌生游客入住存在诸多隐患,一旦出现纠纷也缺乏有效预案,边界感和舒适度较低。

《钱江晚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游客因疏忽行程受阻,地方文旅局的暖心之举无疑是雪中送炭。除了文旅局工作人员提供住宿外,当地还在居民中征集房源,让其他有类似情形的30余位游客也住进居民家中,这生动体现了“邻里相济”的城市精神,让游客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

不过,类似事件毕竟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南方都市报》在《留宿文旅局局长家,挺暖心但不是长久之计》一文中就指出:“文旅接待也不是假期一时的事,总靠临时性要求当地人让渡权利来解文旅接待的燃眉之急,或许一时吸引眼球,但年年如此终归无法让人次次感动。”

《新京报》在《游客住到文旅局长家,不妨订好住宿再出发》一文中也直言,“出现如此多的游客在没有订好宾馆、住宿无着落的情况下就出游,是不值得鼓励与提倡的。恰恰相反,应当提醒游客,提前做好出游规划再出行,避免节日旅游变成‘人在囧途’,如此才有更好的休闲旅游体验。”特别是在“人从众”的出行高峰期,这种“说走就走”“到了再说”的旅行方式,是盲目不可取的。

近些年,从一身红衣出场到花田尬舞、热情带货,再到如今接待游客住宿,各地文旅局长的创新动作频频受到关注。但《北京日报》在《花样宠客不是光‘卷’文旅局长》一文中也提醒:文旅产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文旅出圈,需要文旅局长们的积极“营业”,但根本上依托于一地的内功。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资源的调配,这些都有赖于上上下下的合作协同,绝非文旅局长能够“一肩挑”的。

需要看到,近几年,一些小城或县域突然爆火的情况逐渐增多。在文旅局长等临时救急之外,做好应急预案、提升治理精度就至关重要。对此,红星新闻发表的评论文章建议,通过目的地搜索、车票机票购买、酒店民宿预订、交通导航等来源的文旅大数据,政府部门完全可以提前精准预测客流量,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补足短板。在预测客流量严重超过本地承载力的时候,政府部门要启动应急预案,对尚未到来的游客发布提醒告知,并分流到其他目的地。

此外,在游客扎堆、超出地方接待能力的情况下,当地还需更具“全域旅游”意识,加强同周边区域的联动配合。比如,《北京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就提到,面对假期客流骤增、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一些小城小县与周边区域联动求解,安排大巴供游客乘坐,在更大空间回应游客需求,这种“由点成线,线织成网”的思路,提供了更大的承载量与更可复制的经验。

另外,当下很多地方都面临文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些热门景区假期人员激增,另一些小众景点却无人问津。对此,不妨加强对周边小众景点的文旅推介、引导游客错峰出行,从而平滑客流曲线。“红星评论”发表的专家文章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将各个景区和路线的相关数据开放共享,同企业合作开发智慧旅游方面的应用程序,为游客提供查询和选择服务。这样一来,可以优化文旅供需匹配,缓解假期旅游的结构性矛盾。”

正如《钱江晚报》评论文章指出的:“短暂调剂只是救急,长效改善旅游接待能力才能有备无患。”游客临时住进文旅局长家固然暖心,但个人提前做好规划、地方提升应急能力,才能未雨绸缪,避免“人在囧途”。(任冠青)

责任编辑:杨宇鑫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没苦硬吃”,没有必要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名高中学生出操时被操场地面烫伤,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据报道,事发学校为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5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中,有多名学生因天气太热被地面烫伤,并质疑学校处理...

垃圾废物侵占良田,有关部门必须补上漏洞

5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反映,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其中一些被水泥块、红砖、石膏板、瓷砖、砖块、塑料、薄膜等垃圾覆盖的土地,还是...

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重近视……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戴近视镜不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如眼球突出、眼轴变长)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结果,而非戴眼镜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更明显,与是否戴镜无直接关联。  若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可在医生指...

化身猫狗“平替” AI宠物抢食孤独经济

视频海报由AI辅助生成一些五颜六色的“毛球”挤在长桌上,柚子大小,有的戴着兔耳朵,有的背着牛仔帽。每个“毛球”的脸上闪烁着一双夸张的电子大眼睛,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冒“爱心”。它们时不时扭动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发出婴儿...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

别让“儿童网红化”消解童真

近年来,“儿童网红”的身影在短视频平台上愈发常见。许多账号打着“记录成长”“亲子互动”的名义,实则以儿童形象为卖点,通过精心包装、剧本化运营和商业化变现走上流量快车道。《法治日报》记者近期随机选取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粉丝量...

为见义勇为者安排补考 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目标

近日,“山东一考生为救发病同学错过春季高考”一事在舆论场上引发广泛关注。据闪电新闻报道,5月10日早上,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考点,准备参加山东省职教高考。但在上车约1分钟后,同行同...

银发族文化消费渐热 年轻人能做点啥 88.7%受访者支持长辈发展文娱爱好_

看一场刀郎演唱会、报名一门老年大学课程、参加一次“夕阳红”旅行团……近年来,越来越多老年人愿意为精神消费买单,银发族的文化消费潜力显现。你了解家中长辈的文化消费活动吗?你觉得年轻人可以为长辈的文化消费提供哪些帮助?近日,...

2025
05/12
18:47
浏览量: 19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