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以人为本 优化结构 业界掌门和专家学者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脉

以人为本 优化结构 业界掌门和专家学者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脉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1 14:58:08 | 点击:326

  2024年春节假期,重庆一处山顶火锅店为等位客人打造了打卡拍照点,不少游客收获了与山城的至美合影,情绪价值拉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齐征/摄

  “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是整个泛文旅产业的共同目标。”在中国旅游协会近日举办的第三届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说。

  “文旅行业的本质是‘以心换心’的‘人对人’的服务。文旅行业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技术赋能体验,但永远以人文关怀为灵魂。”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说。

  “人工智能的超速发展,让人类社会面临着如何在伦理层面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问题。旅游业作为提供休闲服务的行业,应充分发挥其创造就业的功能,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说。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层出不穷,传统业态加速升级,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化、移动终端等新技术也在旅游业被广泛应用。新时代,文旅产业如何找到共同的发力点?如何共同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业者和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2024年5月17日,河南洛阳,洛邑古城。游客在许愿树挂上红色缎带,许下心愿。视觉中国供图

  “以人为本”是我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人文化’必将成为中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杜一力说。

  近来,“情绪价值”成了文旅行业的热词。杜一力分析,这种“情绪价值”来源于产品和服务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而非物质层面的奢华,其背后是对大众文旅行业“人文化”需求的回归。当文旅产品和服务拥有了“人文化”的品质特点,它们就能触动人心,引发共情共鸣,甚至可以穿越周期,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法宝。因此,“人文化”将是未来文旅产业的共同品质。

  在杜一力看来,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越需要人文精神。社会发展深层次的内在需求、严酷的技术竞争和商业竞争环境,可能催生服务产业的新特质。例如,德国在二战后重整工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工匠精神,日本在长期经济低增长中“卷”出了精细工业和精细服务,这都是现代经济内外部压力和本国人文精神相互塑造的结果。

  相比之下,美国快餐文明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却创造不出工匠精神和人情服务;美式娱乐达到了全球娱乐的高峰,却也给全球带来了“意义生产”的固化以及人文精神的消亡。

  因此,在应对复杂的全球竞争、科技爆炸和人类发展的深刻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如何进入“超现代生活”、文旅产业作为“意义生产”的重要产业如何培育产业的人文品格和价值,可谓正当其时。

  杜一力观察到,新文旅的基本动力转换体现在消费者主导权的转移,这导致产业层面的规模和效益发生了变化。空间移动不再是文旅产业的唯一属性,文旅产业已经融入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持续增强的日常化和生活化趋势。因此,新文旅需要探索从“生产社会”向“意义社会”的转型。

  消费者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标志着“意义消费”的崛起,也给文旅产业提供了趋势性的启示,即“意义生产”将是文旅创新发展的主领域,中国人的“意义消费”正处于上升和爆发期,因此,“意义生产”和“人文化”的文旅产业,潜力巨大。

  消费动力的转换中,文旅产业的希望和困难并存:一方面,文旅需求提供了持续增长和创新型增长的时代机遇;另一方面,企业承受了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转换的系统性压力。

  “因此,需要重新建立新时代的文旅效益观。过去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新的动力推动需要新的商业逻辑,文旅产业需要在投资拉动的动力减弱后,找到新的评价标准和发展模式。”杜一力说。

  “内需为主”是历史性的转变,“扩大消费”要从策略变成战略,需要对消费的认知、潜能、发展空间有更深刻的预见。在以“内需为主”的战略中,“扩大最终消费”是最终的底牌,“生产产品的消费”和“意义产品的消费”也会实现“历史性的跃迁”,新文旅在适应整个社会“历史性的跃迁”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成为没有围墙的先行“试验区”。

  杜一力认为,文旅产业“人文化”的整体提升需要更多的“小而美”企业,更多的“人对人”的服务,传递有生命的文化,以及个体生命体验。“这不仅是需求主导,也更符合未来社会的就业方式和消费方式。”她说。

  5月11日,陕西咸阳,袁家村升级打造“乡村微度假”,推出精品民宿与客栈,拉动文旅消费。视觉中国供图

  优化结构:中国旅游“常态化”发展的根本

  “科技的高度发展必将掀起一场新的革命,给大众带来的将是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延长;工作空间缩小,休闲空间扩大;生活内容丰富,生活质量提升。”在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看来,幸福地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创造幸福,应该是旅游企业的根本,也就是所谓的“意义生产”。

  魏小安认为,旅游是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这就决定了旅游企业的底层逻辑是不可能获得暴利,“如果旅游行业追求暴利,又何来民生?何有幸福?”

  然而,目前旅游市场却存在着营收和利润集中化的结构性问题——平台企业的垄断性和头部企业的集中化趋势不可逆转。在线旅游平台利润率甚至可以达到40%-50%,而线下企业却生存艰难。

  魏小安提出,中国旅游正在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所谓“常态化”的标志是发展速度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常态化发展的根本是优化结构,结构性问题也是多年以来旅游发展的根本问题。

  魏小安认为,除营收和利润的结构性问题外,旅游市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还有很多,其中旅游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均衡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传统产业式微,但绝不会消亡;新兴产业膨胀,但很多是昙花一现。市场现象不等于市场规律,有些现象虽然成为热点,却代表不了行业发展方向。”其次,还有产品结构问题,成熟的产品会稳固市场,新兴的产品会冲击市场,所以旅游市场的细分化、旅游产品的垂直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此外,旅游市场还存在区域结构问题——有热点、温点、冷点之分,随着基础设施的改进,这一问题正逐步趋于均衡;气候结构问题——有淡季、平季、旺季之分,尤其在集中休假的时候,旅游市场很大程度受天气影响,随着产业的成熟度提升,这一问题也在调整之中。

  魏小安表示,中国旅游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符合旅游“后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中国旅游从1978年开始发展,到现在经历了47年,已经从“新兴产业”发展为“后新兴产业”。旅游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多年的旅游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拉动的旅游项目,形成了巨大的存量资产。旅游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消化存量,优化结构,适度增量。他提出,未来的旅游投资可在两个赛道发力:一是城市大休闲赛道,二是乡村微度假赛道。“这两个赛道都可以容纳万亿投资,形成万亿产出,达到万亿消费。但这两个赛道没有大项目,也不需要大项目。”

  在魏小安看来,旅游消费决定了旅游产品供给。因此旅游企业必须要学会正确看待旅游消费,要综合考虑金钱、时间、文化、体验、品质5个维度。

  旅游消费首先是金钱消费,旅游消费是刚性的,但金钱并不刚性,所以必然形成结构性的转向。快旅游、低消费、近距离将成为旅游市场消费的普遍现象。旅游消费是时间消费,而在魏小安看来,时间消费是目前最大的短板。“休假制度决定旅游的花费,也造成了假日消费的集中性,但假日之后的时间谁来做主,是根本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增加休假时间,而是时间消费的自主”。

  旅游消费是文化消费,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消费还是体验消费,市场要求个性化、场景化、参与性、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旅游消费也是品质消费,旅游消费者不仅追求品质,同时也关注价格,更加追求性价比。

  魏小安提出,新时代必须有新的思维方式。旅游企业必须对工业时代形成的旧思维方式进行调整。对旅游业发展“慢下来”“稳下来”不必感到惊慌。中国改革开放47年的历史已证明,旅游在补短板、减怨气、增幸福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以前强调旅游的经济功能,现在要强调旅游的复合功能。

  旅游发展“常态化”阶段需要处理好十对关系

  当下,中国旅游发展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要以平常心看待旅游产业,分阶段、分层次地向目标迈进,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魏小安认为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首先是投资和运营的关系。投资主体泛化,投资对象泛化,然而运营需要专业化,所以要将运营前置。

  其次是“网红”与“长红”的关系。“网红”是一时的,“长红”是持久的。符合传播规律的就可以成为“网红”,符合市场规律的才能成为“长红”。

  第三是品质与规模的关系,大众旅游首先要有规模,品质是导向,但同时对于品质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规模。

  第四是品质与成本的关系。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赋能,但科技赋能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赋能旅游,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产品过于科技化,会降低服务品质,对旅游发展不利。

  第五是大众旅游与细分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需求一定要细分,细致对应。比如“银发经济”应对照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细分,60-75岁是长者旅游,75岁以上不是旅游而是康养。

  第六是流量与留量的关系。不仅要追求人流量,更重要的是时间流量与人均花费。

  第七是浏览与沉浸的关系。打卡式的旅游现象不会长久,沉浸式的感受才是根本。

  第八是竞争与竞合的关系。旅游常态化时代不应是竞争,而是竞合,需要异质性,特色互补。

  第九是对比与融合的关系。融合是大趋势。

  第十是包容与排斥的关系,不能非此即彼。“旅游是新的生活方式,市场会淘汰很多东西,但生活不会被淘汰。”魏小安说,旅游方式不断变化,新旧方式会同时存在。在包容中增长,才是旅游企业发展的根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01日 04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贵州水城:欢度彝族火把节

  这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晚会现场(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8日晚,海坪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群众一起欢度火把节。撮泰吉...

美媒批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就是在对内加税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16日的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

美媒:关税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 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新的数据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美国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似乎是无成本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时间才能在整...

链博会新朋故交谋共赢

 7月16日,参会者在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本届展会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以军称拦截也门方向来袭导弹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当地时间18日晚,以色列特拉维夫、中部多地响起防空警报。总台记者在耶路撒冷也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  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发表声明称,监测到一枚从也门方向发射的导弹,并成功拦截。(总台记者 梁慧)

乐享缤纷暑假

7月1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少年宫,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乐享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周社根 摄)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新疆独库公路(无人机照片)。  新疆独库公路是国道G217线的一段,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约561公里,穿越雪山、草原、峡谷等多种地貌,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独库公路...

第三届链博会开幕

  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是链博会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5
06/01
14:58
浏览量: 3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