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26 06:31:37 | 点击:9391

原标题: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图为在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学生复习备战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相比往年,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既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又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眼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作出的努力。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于10月25日结束。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社会各届对考研的关注度逐年增加,招生工作的变化与调整牵动着考生们的心。


  相比往年,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专硕)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免资格描述更加具体,调剂工作的相关规定更加精细化等。这些变化既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又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眼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作出的努力。


  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


  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正式启动之前,各高校就已经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查询简章可以发现,包括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在统考中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这些专业包括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不仅是上述学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各院校专硕扩招的趋势尤为突出。早在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专硕或学硕的招生人数、名额占比等并不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学校主要依据教育部每年确定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来制定招生计划。”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继安认为,专硕招生人数大幅增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


  “以前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对研究生的需求较少。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刘继安表示,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专硕对应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人才。“每个新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每次转换,都需要对新技术进行具体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对于从事基础学术理论研究的人才则需求较少。”她介绍,以北美的一些国家为例,从数量上来看,专硕在研究生培养中占大多数。


  除了专硕名额不断增加,部分高校也在学硕招生阶段更多采取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而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也对推荐免试入学工作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刘继安认为,单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更加符合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知道现在考研的竞争压力很大,往往需要考生长时间、有针对性地去准备。而采用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考生能够省去大量的备考时间,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刘继安同样表示,基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仍然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是否考研应从多方面考量


  随着考研的热度逐年增加,考生连续多年备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生不在少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考研已经出现了“高考化”的趋势,给考生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不少新问题。“现在很多本科生都热衷于考研,甚至有的大学还以考研作为目标来组织本科教学。这就导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其综合素养仍待提升。”熊丙奇说。


  要不要考研?应该考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次考不上还要不要继续?诸多问题让广大学子出现“选择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刘继安给出了她的建议。“我认为学生在做选择前,还是要想清楚读研是为了什么。有些学生读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有些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有些是‘随大流’,盲目跟从。”她认为,学生在思考要不要读研、读哪种类型的研究生等问题之前,首先要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有较为清晰的想法。“这样才能作出不容易后悔的选择。”刘继安说。


  考研是一个难题,但对于已经被成功录取的考生来说,“上岸”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能够一帆风顺。“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式与本科阶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刘继安表示,与导师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点。因此她建议,无论是参加统一招考还是推荐免试入学的学生,在选择院校专业以及导师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研究兴趣,并且认真了解所选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构建更符合规律的培养方式


  无论是从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出发,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研究生扩招已是大势所趋,由此带来的“学历贬值”等现象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对此,熊丙奇认为,高学历教育并不等同于高质量教育。盲目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很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考研热”。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应结合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出发,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改革。


  此外,在专硕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专硕与学硕在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有效区分。“专硕应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学硕则应侧重于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刘继安认为,为着眼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术型人才培养应加强本硕博或本博贯通式培养模式。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从这一方面出发,本博贯通式培养更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效率更高。”她表示,基础研究不确定性很大,科研周期往往较长,需要长时间持续专注于一个方向。本博贯通式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某个领域持续深耕,产出更好的创新成果。(记者 都芃)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贵州水城:欢度彝族火把节

  这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晚会现场(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8日晚,海坪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群众一起欢度火把节。撮泰吉...

美媒批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就是在对内加税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16日的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

美媒:关税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 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新的数据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美国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似乎是无成本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时间才能在整...

链博会新朋故交谋共赢

 7月16日,参会者在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本届展会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以军称拦截也门方向来袭导弹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当地时间18日晚,以色列特拉维夫、中部多地响起防空警报。总台记者在耶路撒冷也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  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发表声明称,监测到一枚从也门方向发射的导弹,并成功拦截。(总台记者 梁慧)

乐享缤纷暑假

7月1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少年宫,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乐享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周社根 摄)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新疆独库公路(无人机照片)。  新疆独库公路是国道G217线的一段,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约561公里,穿越雪山、草原、峡谷等多种地貌,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独库公路...

第三届链博会开幕

  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是链博会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3
10/26
06:31
浏览量: 93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