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26 06:31:37 | 点击:9305

原标题: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图为在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学生复习备战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相比往年,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既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又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眼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作出的努力。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于10月25日结束。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社会各届对考研的关注度逐年增加,招生工作的变化与调整牵动着考生们的心。


  相比往年,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专硕)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免资格描述更加具体,调剂工作的相关规定更加精细化等。这些变化既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又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眼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作出的努力。


  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


  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正式启动之前,各高校就已经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查询简章可以发现,包括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在统考中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这些专业包括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不仅是上述学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各院校专硕扩招的趋势尤为突出。早在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专硕或学硕的招生人数、名额占比等并不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学校主要依据教育部每年确定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来制定招生计划。”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继安认为,专硕招生人数大幅增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


  “以前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对研究生的需求较少。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刘继安表示,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专硕对应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人才。“每个新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每次转换,都需要对新技术进行具体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对于从事基础学术理论研究的人才则需求较少。”她介绍,以北美的一些国家为例,从数量上来看,专硕在研究生培养中占大多数。


  除了专硕名额不断增加,部分高校也在学硕招生阶段更多采取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而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也对推荐免试入学工作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刘继安认为,单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更加符合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知道现在考研的竞争压力很大,往往需要考生长时间、有针对性地去准备。而采用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考生能够省去大量的备考时间,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刘继安同样表示,基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仍然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是否考研应从多方面考量


  随着考研的热度逐年增加,考生连续多年备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生不在少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考研已经出现了“高考化”的趋势,给考生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不少新问题。“现在很多本科生都热衷于考研,甚至有的大学还以考研作为目标来组织本科教学。这就导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其综合素养仍待提升。”熊丙奇说。


  要不要考研?应该考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次考不上还要不要继续?诸多问题让广大学子出现“选择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刘继安给出了她的建议。“我认为学生在做选择前,还是要想清楚读研是为了什么。有些学生读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有些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有些是‘随大流’,盲目跟从。”她认为,学生在思考要不要读研、读哪种类型的研究生等问题之前,首先要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有较为清晰的想法。“这样才能作出不容易后悔的选择。”刘继安说。


  考研是一个难题,但对于已经被成功录取的考生来说,“上岸”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能够一帆风顺。“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式与本科阶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刘继安表示,与导师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点。因此她建议,无论是参加统一招考还是推荐免试入学的学生,在选择院校专业以及导师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研究兴趣,并且认真了解所选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构建更符合规律的培养方式


  无论是从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出发,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研究生扩招已是大势所趋,由此带来的“学历贬值”等现象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对此,熊丙奇认为,高学历教育并不等同于高质量教育。盲目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很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考研热”。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应结合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出发,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改革。


  此外,在专硕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专硕与学硕在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有效区分。“专硕应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学硕则应侧重于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刘继安认为,为着眼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术型人才培养应加强本硕博或本博贯通式培养模式。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从这一方面出发,本博贯通式培养更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效率更高。”她表示,基础研究不确定性很大,科研周期往往较长,需要长时间持续专注于一个方向。本博贯通式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某个领域持续深耕,产出更好的创新成果。(记者 都芃)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与其试图用AI打败AI 不如回归对论文质量的关注

人机协同生成新技术辅助学术研究,本身就贯穿人类学术探索进程。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借助它观测天象,坐实了地心说的荒谬。AI技术的出现,使机器像人一样,会“思考”、会写作了,挑战了人类的主体性。...

学术规范不该陷入“自证怪圈”

每到毕业季,论文查重的话题总会在网上引起热议。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论文AI率这一新概念逐渐兴起,成为大学生新的挑战。AI率审查的流程与查重类似,都是将论文输入特定系统,通过一系列算法识别出疑似使用AI的段落,并根据其...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没苦硬吃”,没有必要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名高中学生出操时被操场地面烫伤,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据报道,事发学校为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5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中,有多名学生因天气太热被地面烫伤,并质疑学校处理...

垃圾废物侵占良田,有关部门必须补上漏洞

5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反映,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其中一些被水泥块、红砖、石膏板、瓷砖、砖块、塑料、薄膜等垃圾覆盖的土地,还是...

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重近视……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戴近视镜不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如眼球突出、眼轴变长)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结果,而非戴眼镜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更明显,与是否戴镜无直接关联。  若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可在医生指...

化身猫狗“平替” AI宠物抢食孤独经济

视频海报由AI辅助生成一些五颜六色的“毛球”挤在长桌上,柚子大小,有的戴着兔耳朵,有的背着牛仔帽。每个“毛球”的脸上闪烁着一双夸张的电子大眼睛,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冒“爱心”。它们时不时扭动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发出婴儿...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

别让“儿童网红化”消解童真

近年来,“儿童网红”的身影在短视频平台上愈发常见。许多账号打着“记录成长”“亲子互动”的名义,实则以儿童形象为卖点,通过精心包装、剧本化运营和商业化变现走上流量快车道。《法治日报》记者近期随机选取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粉丝量...

2023
10/26
06:31
浏览量: 93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