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中国积极应对极寒天气彰显民生温度与力度

中国积极应对极寒天气彰显民生温度与力度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2-25 16:44:21 | 点击:7078

新华社沈阳12月24日电 题:中国积极应对极寒天气彰显民生温度与力度

  新华社记者孙仁斌、丁非白、骆飞

  早上6点,潘猛才从除雪车上下来,作短暂休息。凌晨3点开始,这位在辽宁省锦州市工作的环卫司机就驾驶着除雪车,清除路面上厚厚的积雪。

  这一晚,锦州市共有4104名环卫人员参与道路积雪清除。“雪下得大,要是等停了再扫肯定来不及。”锦州市住建局局长王英超说,“我们是边下边清、边清边运,共出动各类除雪机械、车辆392台次,连续干了两昼夜,主干道路面终于见亮了。”

  近期,受大范围寒潮天气侵袭,中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据国家气象中心介绍,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摄氏度以上,部分地区偏低7摄氏度以上。

  此次强寒潮过程带来的暴雪、凝冻等恶劣天气,给一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小区供暖和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影响。为有效应对极寒天气,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和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各地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近日,中国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和重点省份就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进行专题会商调度强调,要切实加强监测研判和预警发布,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变化形势,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和民生保障,提前在重点地区、重点对象、薄弱环节布置物资装备,并提高煤电油气供应能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等工作。

  辽宁省沈阳市提前发布了第3号供热调度令,要求各供热单位要每2小时发布1次二次网回水温度数据,保证供热质量。同时,针对幼儿园、学校、养老院、老旧小区及诉求集中区域,当地还应适当提高运行参数,确保供暖不受降温影响。

  12月19日,沈阳东泰热源的工作人员对热水锅炉进行巡视检查。新华社记者 陈为 摄

  “前一阵刚入冬的时候家里温度21摄氏度多一点,现在差不多有23摄氏度。天冷了,供热公司把暖气烧得更热了。”沈阳市浑南区市民王力明说。

  除了加强小区供暖保障,中国多地采取多种除雪、抗凝措施,减少极寒天气对交通的影响,保障交通运输、群众出行。

  穿越大兴安岭的牙林铁路全长441公里,串联起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多地,是沿线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

  近期,牙林铁路沿线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对铁路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当地加强铁路常态化巡护,随时可见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维修工人在沿线用机械吹开钢轨上的积雪。“我们还要检查钢轨在极寒天气里有没有‘鼓包’和断裂等故障。”在这条铁路线上工作25年的维修工人王福权说。

  中国国铁集团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客运调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铁路系统将加强预警分析研判,对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较大的线路,超前采取降速、停运等预防性措施,同时强化线路设备巡查和做好旅客服务,并随时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

  日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国家基本气象站积雪深度达74厘米,打破山东最大积雪深度纪录。全市以“保障上下班时段道路通畅”为清雪首要任务,保持清雪24小时不停。

  本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中国南方的影响范围不断增大,不少省份都在积极应对已经出现的低温雨雪、凝冻等情况,加强居民“菜篮子”等民生保障,帮助困难人员温暖过冬。

  这几天,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社区干部、志愿者们正忙着走访330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这里是贵州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点。

  大米库存4293吨、食用油910吨、鸡蛋208吨,在不进货的情况下可维持7天以上……这是毕节市商务局近日调度的全市8个批发市场、22个农贸市场、26家大型超市的数据。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表示,针对近期雨雪冰冻天气,商务部将组织各地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预案,并积极做好货源组织调运,发挥联保联供机制作用,加强肉、菜等产销对接。

  针对贵州供电区域分布广、山区面积大等特点,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24小时轮班值守,全力确保民生用电。

  12月20日,国网本溪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巡检工人在500千伏抚程线175号铁塔整理设备,准备进行检测工作。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保障农业生产也是各地应对极寒天气的重要工作。为缓解饲草缺口,在极寒天气里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启动2023年中央农业防灾减灾资金补贴工作,对养殖规模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给予政策补贴。目前,全旗已发放补贴资金774万元,受益牧民近千户。

  “家里有10多头牛、30多只羊,今年夏天比较干旱,草场打的草不够牲畜过冬吃,现在领到草场补贴款,可以买足够的饲草料,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兰嘎查牧民吴志坚说。(参与采写:于嘉、李凡、李志浩)


【责任编辑:刘桢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发生枪击事件致10死 厄瓜多尔中部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20日,厄瓜多尔中部瓜亚斯省普拉亚斯市紧急行动委员会宣布,该市即日起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7月19日下午,一群袭击者冲进普拉亚斯一台球室开枪射击,造成10人死亡后逃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对...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

贵州水城:欢度彝族火把节

  这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晚会现场(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8日晚,海坪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彝族群众一起欢度火把节。撮泰吉...

美媒批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就是在对内加税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在16日的节目中表示,美国政府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美国政府宣称关税将由...

美媒:关税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 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新的数据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让美国企业感受到痛苦,美国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似乎是无成本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时间才能在整...

链博会新朋故交谋共赢

 7月16日,参会者在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本届展会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以军称拦截也门方向来袭导弹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当地时间18日晚,以色列特拉维夫、中部多地响起防空警报。总台记者在耶路撒冷也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  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发表声明称,监测到一枚从也门方向发射的导弹,并成功拦截。(总台记者 梁慧)

乐享缤纷暑假

7月1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少年宫,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乐享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周社根 摄)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新疆独库公路(无人机照片)。  新疆独库公路是国道G217线的一段,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约561公里,穿越雪山、草原、峡谷等多种地貌,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独库公路...

第三届链博会开幕

  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是链博会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3
12/25
16:44
浏览量: 70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