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逸馨苑社区十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逸馨苑社区十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0-27 08:26:53 | 点击:10672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  张雯  李咏昊

金秋十月,贺兰山顶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白白的浮雪。在贺兰山下,百亩高粱的邵红和天空的湛蓝以及树梢的金黄绘就着一幅幅塞上江南美丽的画卷,映衬着近处村庄浓浓的烟火气息。

2024年10月23日,上海西路街道逸馨苑社区联合银川市作家协会共同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深情回望红色文化,提醒党员不忘初心使命,使参加活动的同志深受鼓舞。

图片1(1).png

当天早晨,在逸馨苑社区党委书记王红艳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的是宁夏银川西夏区承李记非遗酒坊酿酒基地。走进基地,通过近距离参观传统酿酒的精湛工艺、零距离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的酿酒故事、亲临酿酒现场观摩,使参观人员深刻感受到酿酒工艺所蕴含的匠人心血和岁月积淀,同时,通过参观,也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与成就。

  图片2(1).png

随后,一行人走进西夏区昊苑村,通过实地探访、参观,亲眼见证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新貌与新气象。

图片3(1).png

当天中午,参观团一行人来到地处青铜峡市滨河大道西侧、黄河楼以北3公里处的青铜峡黄土地文化村。黄土地文化村在国家振兴乡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之际,围绕宁夏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秉承“发扬黄土地精神、弘扬黄土地文化、研究黄土地思想、传播黄土地品牌”的企业宗旨,在努力打造黄土地文化及产业品牌,讲好“黄土地故事”和“黄河故事”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

 图片4(1).png

在黄土地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农耕博物馆和红色老物件展馆。“通过参观一件件老物件,进一步了解了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家和万世小区党员雷长林感叹。

 图片5.png

参观青铜峡市瞿靖镇红色教育基地和家风家训馆时,大家现场围绕“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共筑中国梦”和如何传承好家风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先烈们为了保家卫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大家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感慨感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说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精神一定不能忘记,一定要从自我做起学习和传承给下一代。

图片6.png

当天下午大家慕名走进宁夏首家民间文艺创研培训基地青铜峡作家之家,享受文学盛宴,尤其与中国作协会员、青铜峡作家之家创建人鲁兴华、宁夏知名诗人、作家张雯(《银色光辉》作者之一)女士深入交流,共同品味著名女作家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女作家迟子建的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更是丰富了党员们的精神世界,拓宽了知识视野。

图片7.png

青铜峡作家之家创研培训基地是青铜峡市文联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是宁夏首个民间文艺创研培训基地,宁夏作协、宁夏诗歌学会、银川市文学院、吴忠市作协、吴忠市评协、青铜峡市作协、青铜峡市文化馆等已将其列为文艺创研基地。自创建以来,青铜峡作家之家在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的关心下,在各级作家协会的指导下,发现培养了一支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学新苗,近百名学员先后被宁夏作协、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宁夏作协诗歌学会以及各市县作协、评协等吸收为会员,这将成为宁夏作家队伍的建设中后备力量有力的保障和坚强后盾。

图片8.png

活动尾声,逸馨苑社区党委书记王红艳总结活动,表扬党员们的积极参与和成果,并提出殷切希望。她强调党员应铭记初心使命,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区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逸馨苑社区辖0.7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5552户约1.2万人,辖区单位、企业和小商户共1423家,下设9个小区党支部,党小组27个,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自治区环境友好示范社区、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

图片9.png

活动结束时,鲁兴华向社区赠送了自己的文学作品集,银川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张雯现场签名也向社区赠送了自己参与创作的书写银川经开区发展二十年的报告文学《银色光辉》和自己担任编委和创作的集全国著名诗人、编辑为一体的《中国诗人作家风采日历》,为当天的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作者:张天林  张雯  李咏昊】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焦作金盾保安集团开展7•24保安行业主题宣传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唐海东 李天有)为充分发挥党建在保安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展现保安队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治安稳定中的责任担当,7月24日,焦作金盾保安集团公司开展了保安行业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便于保安队伍和群众直观地了解...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一车辆遇险失联 正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大同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大同市“7·27”抢险救援指挥部发布通报,7月27日上午,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附近,一辆福特全顺车行驶中遇险失联。目前,正全力组织力量开展搜救工作。

走,向更大的“课堂”进发

贵州省贵阳市平塘县克度“天文小镇”成研学打卡热地,图为游客在一家民宿露台观测星空。新华社发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学生在尧王城考古遗址公园参观考古成果展。新华社发参加研学游的小朋友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伊犁老城喀赞其文...

智慧赋能“中国新特产” 高原“冷水鱼”征服食客味蕾游出“热产业”

央视网消息:青海龙羊峡水库地处黄河上游,在这里,平均每天都有超50吨的虹鳟鱼发往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这片高原峡谷是如何孕育出“冷水鱼”的火热产业?  青海:虹鳟鱼捕捞忙 日销超50吨供应国内外市场  在龙羊峡虹鳟鱼养殖基...

客群扩容、潜力释放!国际品牌创新消费场景 掀起深耕中国市场转型浪潮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不乏代表高端消费的奢侈品。2025年以来,国际品牌也是动作频频,通过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掀起一场深耕中国市场的转型浪潮。&nbs...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2)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烟台高新区“乐美高新·悦享生活”社区艺彩嘉年华邀您参与!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冰雅)烟台高新区“乐美高新·悦享生活”社区艺彩嘉年华即将拉开帷幕!30+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儿童组萌力全开,成人组激情洋溢,这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社区星光大道”,邀您共赴一场夏日文艺盛宴!为丰...

“清凉驿站”守护高温下的劳动者 (1/4)

  7月23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中铁二十局一处项目工地上,一线劳动者抱着西瓜从“休闲清凉驿站”走出。  近期,甘肃多地晴热高温,中铁二十局在甘肃省内多个项目工地上设立“休闲清凉驿站”,发放防暑降温物资、药品,开展中...

“爱心教室”托起多彩暑假 (1/8)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  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150余名幼儿...

在乡村书写青春的故事

—万荣县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记万荣县解店镇到村工作大学生与村干部查看菊花长势。 (资料照片)万荣县汉薛镇到村工作大学生入户走访。 本报记者 邢智轩 摄在万荣县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褪去校园的青涩,...

2024
10/27
08:26
张天林  张雯  李咏昊
浏览量: 106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