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军舰访港激发港澳市民爱国情

军舰访港激发港澳市民爱国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8 10:43:42 | 点击:357

官兵与香港青少年在装备展示区互动交流。易定/摄

11月21日至25日,由海军海南舰和长沙舰组成的编队访问香港,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海南舰、长沙舰第一次访问香港,也是海南舰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现场吸引了大量港澳同胞参观。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军民携手激扬出自信奋进的正能量、爱国爱港爱澳的主旋律。

海南舰停靠的招商局码头,每天总是早早迎来排队参观的市民,海南舰也以最高礼遇迎接观众的到来。排队的市民翘首以盼,等着登上军舰参观,码头附近地域,热情的观众纷纷寻找合适的角度驻足拍照,与威武雄壮的军舰同框打卡。

“以前只在新闻中看到过海南舰,这次终于有机会真正上去看一看,非常荣幸。”排队的人群中,香港市民颜女士难掩喜悦之情,她还专门带了一面五星红旗来参观。

“现在的军舰比当年的先进多了,我很羡慕,也很高兴!”邱伯伯年轻时曾在海军部队服役,退役多年的他登上海南舰后激动不已。当年他服役的舰艇排水量较小,他憧憬着能有一天登上祖国更加先进的军舰,如今梦想实现,他高兴地与身边的儿子合影,记录这个珍贵时刻。

香港中学生许佳英是一名军迷,他参观时带着一本军事画册,上舰后看到各类装备不时向讲解员请教,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高兴地说:“解放军哥哥,你们的装备很酷,能帮我在画册上签个名吗?”他翻开画册中印有海南舰照片的那一页,请海军战士签名留念。

“海南舰真让人震撼,它象征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了!”香港市民叶嘉礼专门带儿子来参观军舰,他表示,希望通过近距离了解人民军队发展成就,让下一代更有自信、更有底气地为国家和国防事业奋斗。

作为中国海军战舰“家谱”中传承了三代的英雄舰名,长沙舰同样让观众备感振奋。“这条军舰能行驶多远?”“执行任务时,如何时刻保证动力充足?”许先生向舰上官兵提问,当得知军舰运用的技术很先进,全舰官兵近年来执行了众多大项任务时,许先生动情地说:“为了保护我们,解放军真的很努力,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舰艇开放现场,香港中学生陈俊熙在父母陪伴下,领取了海军官兵精心为观众准备的集章手册和舰艇徽章,他拿到徽章后就迫不及待地别在胸前。“解放军哥哥很了不起。”陈俊熙说,“他们经常要出海执行任务,非常辛苦,硬核实力来自千锤百炼,他们不愧是我们的英雄部队!”

在香港就读小学的梁宇涵对武器装备非常感兴趣,在官兵指导下,他体验了狙击步枪瞄准过程,他说:“我感觉这把枪很重,但教我的海军哥哥很熟练地就把它组装好,不知道要训练多少次,才能看起来如此轻松,海军哥哥太厉害了!”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值得我们万分珍惜!”“感谢军人的奉献!”“谢谢你保护祖国安宁!”“兵哥哥很友善也很厉害,一定要再来!”在留言板上,香港澳门同胞真情诉说着对人民军队的尊崇和热爱。

11月24日上午,一场以“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发展成就”为主题的国防知识讲座在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举行。主讲人是海军二级上士马玉婷,她条理清晰、声情并茂地讲述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刚才听了人民海军的光荣历史,让人印象深刻。”听完国防知识讲座,香港中学生黄轩艺收获满满。

就读于澳门教业中学的陈雅雯第一次登上军舰,她看得格外仔细,与其他同学热烈探讨起来。她说:“我对军舰的雷达很感兴趣,刚才听了海军哥哥的介绍,我感到我们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希望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国家和军队作出更多贡献。”

在海南舰宽阔的甲板上,官兵们还为观众表演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在悠扬的旋律中,海军官兵和观众们共同高歌起舞,抒发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观众谢淑琪专门从外地赶到香港参观军舰,感受着现场浓厚的爱国氛围,她激动地说:“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共同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舰艇开放活动现场,一位年近90岁的香港老人在亲人陪伴下,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官兵们耐心地为他讲解武器装备知识,老人动情地说:“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国家好,我们才好!”

不少观众在参观后仍意犹未尽,他们普遍感到,海军舰艇编队访问香港,让香港和澳门同胞能更加真切地了解国防和军队发展成就,也拉近了人民子弟兵和港澳同胞的距离,让爱国爱港爱澳的力量更加充盈。

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省级名单!烟台高新区1家单位入选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哲 于亮)近日,山东省大数据局公布第一批山东省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池名单,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成功入选。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定位为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相结合...

文明厚度传递城市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文明,是有爱的“双向奔赴”,珍贵而有力量;文明,是鲜明的“内在气质”,幸福而有温度。7分钟,能做什么?对于姜昭鹏和王涛来说,7分钟,是救回一条命的善举,是对文明最直抵人心的...

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检察院携手启动“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 徐彩霞)5月22日,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启动了一项旨在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创新项目——“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此次协作聚焦于宁夏引黄古灌区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去年11月1日从广州正式出发后,截至目前,“雪龙2”号破冰船已经航行了7个月。回顾整个航行,“雪龙2”号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完成了哪些任务呢?“雪龙2”号机动驾驶员 陈冬林:我们纬度是南纬64度50分,在浮冰区里,涌浪明...

非遗为媒,广东佛山百名青年“锦鲤传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邓家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鲤遇蘇村·良缘天成”520佛山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开展,来自广东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单身青年现场联谊交友、心动互选。...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开发血糖监测“黑科技”

  本报讯(通讯员 曾文萃 记者 黄星)对全球8亿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每日的“必修课”。重度糖尿病患者甚至每天要测7—8次血糖。然而,传统指尖采血疼痛且费时,进口动态血糖仪价格高昂,国产设备普遍存在测不准的问题。...

上海浦东青年用金点子“焕彩”城市

本报上海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将传统创业孵化平台焕新升级为青年创聚空间;融合历史文脉与青年活力,打造青年街区“舞台空间”;重构租赁社区,打造共享自习室、宠物友好区域;将公园“搬进”医院,探索改善青少年...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 “蔚蓝地球·共同守护”环保主 题“河狸”儿童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孙嘉伟)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环保主题“河狸”儿童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树立环保理念,引导家庭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建设生态文明社区。课堂第一环节是沉浸式科普讲座。志愿...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储粮守护舌尖幸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只见方方正正的高大平房仓、圆柱体形状的浅圆仓里,粮食满仓,让人安全感满满。而在这些传统样式的粮仓附近,另一组“膀大腰圆、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红色教育与生态守护同行,主题党日深化作风建设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 张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崇湖湿地公园与抗洪纪念馆开展“守纪律 强担当 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将红色精神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纪律作风走...

2024
11/28
10:43
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浏览量: 3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