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军舰访港激发港澳市民爱国情

军舰访港激发港澳市民爱国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8 10:43:42 | 点击:470

官兵与香港青少年在装备展示区互动交流。易定/摄

11月21日至25日,由海军海南舰和长沙舰组成的编队访问香港,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海南舰、长沙舰第一次访问香港,也是海南舰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现场吸引了大量港澳同胞参观。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军民携手激扬出自信奋进的正能量、爱国爱港爱澳的主旋律。

海南舰停靠的招商局码头,每天总是早早迎来排队参观的市民,海南舰也以最高礼遇迎接观众的到来。排队的市民翘首以盼,等着登上军舰参观,码头附近地域,热情的观众纷纷寻找合适的角度驻足拍照,与威武雄壮的军舰同框打卡。

“以前只在新闻中看到过海南舰,这次终于有机会真正上去看一看,非常荣幸。”排队的人群中,香港市民颜女士难掩喜悦之情,她还专门带了一面五星红旗来参观。

“现在的军舰比当年的先进多了,我很羡慕,也很高兴!”邱伯伯年轻时曾在海军部队服役,退役多年的他登上海南舰后激动不已。当年他服役的舰艇排水量较小,他憧憬着能有一天登上祖国更加先进的军舰,如今梦想实现,他高兴地与身边的儿子合影,记录这个珍贵时刻。

香港中学生许佳英是一名军迷,他参观时带着一本军事画册,上舰后看到各类装备不时向讲解员请教,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高兴地说:“解放军哥哥,你们的装备很酷,能帮我在画册上签个名吗?”他翻开画册中印有海南舰照片的那一页,请海军战士签名留念。

“海南舰真让人震撼,它象征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了!”香港市民叶嘉礼专门带儿子来参观军舰,他表示,希望通过近距离了解人民军队发展成就,让下一代更有自信、更有底气地为国家和国防事业奋斗。

作为中国海军战舰“家谱”中传承了三代的英雄舰名,长沙舰同样让观众备感振奋。“这条军舰能行驶多远?”“执行任务时,如何时刻保证动力充足?”许先生向舰上官兵提问,当得知军舰运用的技术很先进,全舰官兵近年来执行了众多大项任务时,许先生动情地说:“为了保护我们,解放军真的很努力,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舰艇开放现场,香港中学生陈俊熙在父母陪伴下,领取了海军官兵精心为观众准备的集章手册和舰艇徽章,他拿到徽章后就迫不及待地别在胸前。“解放军哥哥很了不起。”陈俊熙说,“他们经常要出海执行任务,非常辛苦,硬核实力来自千锤百炼,他们不愧是我们的英雄部队!”

在香港就读小学的梁宇涵对武器装备非常感兴趣,在官兵指导下,他体验了狙击步枪瞄准过程,他说:“我感觉这把枪很重,但教我的海军哥哥很熟练地就把它组装好,不知道要训练多少次,才能看起来如此轻松,海军哥哥太厉害了!”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值得我们万分珍惜!”“感谢军人的奉献!”“谢谢你保护祖国安宁!”“兵哥哥很友善也很厉害,一定要再来!”在留言板上,香港澳门同胞真情诉说着对人民军队的尊崇和热爱。

11月24日上午,一场以“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发展成就”为主题的国防知识讲座在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举行。主讲人是海军二级上士马玉婷,她条理清晰、声情并茂地讲述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刚才听了人民海军的光荣历史,让人印象深刻。”听完国防知识讲座,香港中学生黄轩艺收获满满。

就读于澳门教业中学的陈雅雯第一次登上军舰,她看得格外仔细,与其他同学热烈探讨起来。她说:“我对军舰的雷达很感兴趣,刚才听了海军哥哥的介绍,我感到我们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希望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国家和军队作出更多贡献。”

在海南舰宽阔的甲板上,官兵们还为观众表演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在悠扬的旋律中,海军官兵和观众们共同高歌起舞,抒发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观众谢淑琪专门从外地赶到香港参观军舰,感受着现场浓厚的爱国氛围,她激动地说:“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共同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舰艇开放活动现场,一位年近90岁的香港老人在亲人陪伴下,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官兵们耐心地为他讲解武器装备知识,老人动情地说:“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国家好,我们才好!”

不少观众在参观后仍意犹未尽,他们普遍感到,海军舰艇编队访问香港,让香港和澳门同胞能更加真切地了解国防和军队发展成就,也拉近了人民子弟兵和港澳同胞的距离,让爱国爱港爱澳的力量更加充盈。

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财政聚焦民生所需,近100万亿元!翻看账本 这项大工程有你有我

央视网消息: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不少“十四五”时期重磅的财政数据,尤其是民生相关的投入非常引人注目。民生支出有什么特点?  “十四五”期间,全国财政支出预计超过136万亿元,...

孩子放学去哪?谁看管?行之有效“实招儿”解决双职工家长烦恼

央视网消息:孩子放学后去哪里?谁来看管?是不少双职工家长的烦恼。在江苏省泰州市,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一些党群服务中心开始尝试提供公益托管服务,让学生放学后能够有地方去。  下午5时,在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康华社区党...

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引 子  室内藏着一座“山”?  在“山脚”抬头望,一条蜿蜒“山道”,串起亭台楼阁、山石草木、各色商铺。这座“山”,名为“这有山”,是吉林长春的一个室内休闲度假文旅空间。  这样的消费新场景,正在多地涌现:在云南,菜市场...

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挥昆明区位优势 助力企业“出海”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现场。梁文艳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梁文艳)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

让租房不再是麻烦事 ——9月15日起,国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新规正式施行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大力推进安置房、公租房、人才公寓建设和改造,满足多样化需求。图为该县南峰街道未来社区,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王华斌摄(人民视觉)  北京冬奥村居住区转换为人才公租房,实现华丽转身。图为冬奥村新貌。胡...

加快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水利治理管理成效显著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赋能水利治理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监测感知体系,通过“水利一号”及组网的多颗...

用心守护银龄记忆与幸福——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越社区开展多维认知挑战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王润涵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与精神需求,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越社区联合爱恩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记忆包裹”马山街道认知障碍干预项目——...

健康中国丨滴眼药水也有小技巧 频繁使用可能会伤眼

很多眼药水里含有防腐剂  长时间使用会损伤眼表的杯状细胞  眼表是个精密复杂的平衡系统  眼药水可能会稀释电解质、  溶菌酶等蛋白成分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合理使用眼药水  眼药水该怎么滴?正确方法来了  滴眼药水的方法...

特朗普: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不感到高兴”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不感到高兴”,并将在10日发表完整声明。  在9日稍早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当日早上接到美国军方通知,称以色列正在对位于卡...

谢师傅“15分钟”工伤维权记

 近日,上午10点,在福建厦门从事木工的谢中繁乘坐了15分钟公交车,来到湖里火炬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向特聘调解员曾焕生送上一面锦旗。“如果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工伤赔偿。”他哽咽着说。  时间回到去年9...

2024
11/28
10:43
刘应 陈志强 苏锐敏
浏览量: 4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