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高校首发“AI禁令”

高校首发“AI禁令”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2 11:19:22 | 点击:488

期末已至

在高校读书的同学们

正忙着完成各种论文、报告

很多学生会选择利用AI来当帮手

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

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借助AI完成作业

更加方便、实用

但也出现了滥用AI的情况

5分钟生成一篇结课论文

10分钟做完一个PPT报告

上交的作业充满AI味儿

老师头疼不已……

面对这种问题

很多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办法

用来规范大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

有高校甚至明确发出“AI禁令”

国内首个“AI禁令”发布

近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旨在明确和规范在本科毕业论文中AI工具的使用范围与原则。

作为国内高校首个专门针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规定》的发布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政策空白。其中,《规定》提出的“六个禁止”引发广泛关注。

《规定》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具体包括:

▲ 禁止在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结构设计、研究选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总结、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总结等关键环节使用AI工具;

▲ 禁止生成或改动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

▲ 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

▲ 禁止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

▲ 禁止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使用AI工具进行评审;

▲ 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并禁止上传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此外,《规定》还强调,在使用AI工具时,学生必须在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中明确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称和版本号、使用时间、具体用途、AI工具生成的内容或提供的建议以及AI工具在论文中的具体使用部分。同时,学生还需保留AI工具处理之前的相关重要材料,以备指导老师或评审专家对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质询。

针对这份 “全球最严AI新规”,复旦大学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定》细化了AI工具的使用边界,在有限的范围之内鼓励、允许学生来使用AI工具。比如说在文献检索方面,AI可能会更好地提高效率。《规定》里也提到,允许使用AI来进行辅助的图表制作,但前提是不能改变数据的原创性。

对于引发关注的“禁止”内容,该负责人表示,所有的这些政策制定跟本科学段毕业论文希望去考察的这些能力直接关联等。他以“翻译”举例:“比如说这个学位论文里需要考察翻译能力。如果直接用AI来翻译来替代,考察点就不存在了。”

高校纷纷探索AI工具使用边界

如今,AI工具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智慧”,部分高校相继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在“学生使用AI工具”方面提出探索性规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共六大方面,涉及遵守相关法规、符合学术道德规范、使用时应进行标注、对生成内容进行必要自查、遵循学科相关使用规定,以及遵守教师课程要求。指南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时,需标红相关内容,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

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下发了《关于加强2024年毕业论文(设计)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的通知》。随后,该校多个学院出台了规定细则,其中,继续教育学院要求学生须明确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使用,须述使用方式、细节,包括模型/软件/工具名称、版本及使用时间。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内容,须明确说明其生成过程,并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相应位置具体标注,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则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向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其自查自纠;学生在收到警示后,需认真修改,由学院统一在相关平台检测通道进行复检。该校还表示,将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并提醒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的技术监管应当加强。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不能替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建设,比如基本的科研训练、文献检索分析、思想逻辑能力等。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孔林涛表示,AI时代的到来,对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借助AI的力量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是不能形成依赖,更不能让它占据主流。学校发布的规定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很少有同学真指着AI生成做自己的毕业设计,但是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度的问题,经过检测后能够进行很好的调整。

“我们对AI时代本身是一种欢迎、迎接的态度。有时候我们会因为AI强大的功能忘记我们最初的目标,失去了方向,所以我们的限制也是让学生回归到最终自身的轨道上来。”

AI真能让大学生 “坐享其成”吗

现如今,大学生利用AI辅助完成作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已非常普遍。比如,今年刚刚保研武汉大学的小蔡表示,此前他在写本科毕业论文时就用过AI——

“我们学生在论文或者其他写作方面AI用得也很多,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毕业论文方面,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学习新知识,有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可以把我们不懂的问题直接输入进去,让AI给我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也让我们对技术、背景有更多的认识。”

小山也在论文写作中使用了AI。她觉得有一些话怎么说都言不达意,就会把自己的句子和想补充的含义告诉AI,用AI来架构语句。除此之外,AI还帮助小山进行了文献搜集工作——

“AI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还可以帮我翻译。在论文写作中,我就把自己的相关论题发给AI,让它帮我推荐相关的英文文献,然后我再按它的推荐去阅读和思考,这就节省了我在各种学术网站查找文献的时间。”

但也有因为过度依赖AI工具吃亏的。

小韩今年毕业,他讲述室友写的毕业论文第一次AI查重率高达80%多。AI重复率一般是一大段,有非常关键的逻辑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还有“虽然”“但是”这种关联词。

大学生小雪也觉得,AI生成的文本特别模式化,符合“首先、其次、最后、然后”这种格式,完成了整体的自洽。但是中间的内容没有实质内涵和数据支撑,充满了空话套话,语句生硬,不符合论文写作的要求。

小史今年读大三,在新媒介课程上,她用AI生成了结课论文,被老师通过查重软件发现,结果平时分被扣掉20分,作业还须重写。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翎子在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课堂上,发现学生们交来的原创作业充满了AI味。“写的文笔乍一看很优美,很流畅,但没什么观点,车轱辘话来回说,一看就是AI写的。” 她认为,由AI完成的作业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让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的精神。

大学生应当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建议——

“我们现在一方面希望学生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像文献检索整理,数据的处理等,都允许使用AI;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来学习、使用一些AI的工具。身处AI时代,必须要学会使用AI工具,但是一定要厘清边界。涉及到原创性、创新性的,以及学科重点考察的重点内容,学生应当学会独立思考。”

王翎子认为,技术变革的趋势阻挡不了,但核心技能如学生的原创写作能力不能丢。目前学院正在探索如何平衡AI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桂笑冬表示,不必一刀切地杜绝大学生使用AI,要引导他们掌握并合理利用这类科技手段,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教授学生如何使用AI生成动画、海报等,以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同时也常提醒学生,AI软件在内容生成方面并未达到“点石成金”的程度,当使用者并未完全了解并掌握其底层逻辑时,单纯靠AI代写作业,非常容易被发现。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精武提出,AI在学术论文的辅助作用主要包括学术论文润色、评审辅助、编辑反馈优化三个方面。AI合理应用的边界在于,AI对于论文写作而言,应当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论文的主体内容、核心观点等应当是由学生自行撰写,AI仅仅是在既有的论文成果基础上对论文细节进一步完善。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绝大部分的AI产品短期内不太可能直接生成符合学术要求的毕业论文。

责任编辑:宋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在乡村书写青春的故事

—万荣县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记万荣县解店镇到村工作大学生与村干部查看菊花长势。 (资料照片)万荣县汉薛镇到村工作大学生入户走访。 本报记者 邢智轩 摄在万荣县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褪去校园的青涩,...

外卖商战下的科技突围:添可炒菜机器人赋能餐饮小商家

外卖平台的“三国杀”愈演愈烈,补贴大战与流量竞争将中小餐饮商家推向了“高成本、低利润”的窘境。与此同时,爆单时段供不应求、出餐效率跟不上订单增速等问题,也让商家在外卖红海中举步维艰。面对外卖平台的流量诱惑和成本重压,如何...

声动海天聚合力 红歌嘹亮谱新篇——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合唱团 以歌连心共筑幸福家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秋玥)在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一场以歌声为纽带的文化热潮澎湃而起。前期,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深入走访、广泛开展民意调查,精准捕捉到居民对歌唱艺术的深厚热情。随后,社区积极联动山...

烟台市莱山区万光府前社区:“百家宴”绘就邻里情深新画卷

每日新闻网讯 文图/吕本政:为深化社区治理创新,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效能,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营造富有生活气息与人文温度的和谐社区氛围,凝聚社区治理合力,近日,烟台市莱山区万光府前社区在...

互动实验、展品体验、趣味科普……走进科技馆 让暑假充满浓浓“科技味儿”

央视网消息:每到暑期,科技馆是孩子们最爱打卡的地方之一,不仅好玩而且还能学到各类科学知识,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探访去中国科技馆里看一看,孩子们是如何度过这个充满科技味的暑假的。像记者一样体验空中飞...

安全隐患大、回收处置难……无3C认证充电宝成“烫手山芋”

近期,一场围绕充电宝的安全风暴席卷全国。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因电芯缺陷存在自燃隐患,相继宣布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几乎同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明确自今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以下简称3C认证)标...

链博会外国参展商:跟中国做生意太好了!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有不少外国参展商前来参会。链博会会期已过半,这些外国参展商都有哪些收获?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链博会上,记者注意到,除了企业展外,有不少是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国家展。尤其是在供应链服务展区,...

破解堵点卡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核心观点:做强国内大循环,“舒筋活血”至关重要。破解堵点卡点,不仅要求破除阻碍循环的空间“物理阻隔”,也需要消除制度层面的“化学惰性”;不仅要实现要素的“流量增长”,更要追求配置效率的“质变跃升”。  国务院常务会议7...

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青春绽放在“未来之城”

  早上8点,雄安宣武医院中医科诊室内,医生刘爽的指腹搭在患者寸关尺处,凝神感受脉搏的细微起伏。窗外,雄安新区的塔吊正缓缓转动,阳光洒在新落成的社区医院外墙上,映出一片勃勃生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山东:青春力量助推民营经济拓新向前

 智能化的工厂车间里,智能机器人昼夜不停生产出高品质的太阳能集热器;翻涌麦浪间,年轻的育种人手捧刚刚培育出的优质麦种满眼欣慰;彻夜通明的实验室里,青年工程师为攻克由外国垄断的关键技术连续奋战……  齐鲁大地,青年人才一次...

2025
01/12
11:19
浏览量: 48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