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深潜”三十载 旭日耀中华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深潜”三十载 旭日耀中华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09 12:17:20 | 点击:342

2016年12月20日,黄旭华在办公室内与同事交谈。新华社记者 熊琦/摄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田墘镇一个杏林之家,原名黄绍强,在9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黄旭华的父母开设药房救死扶伤,享誉乡里。他们曾搬离生活安逸的揭阳老家,到穷人、病人最多最苦的海丰田墘镇免费救治穷苦病人。黄旭华耳濡目染,从小立志继承父母职业,悬壶济世。

然而,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即使家境殷实,黄旭华也曾数度无学可上——小学毕业后辍学半年多,初中只读了两年半,高中仓促毕业,在军车炸药箱上坐了整整7天到重庆“寻一张安静的书桌”。

“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日寇的肆意横行击碎了黄旭华的儿时梦想,战争的残酷让他意识到,战火一日不息,就会有更多的人受苦受难。面对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交通大学船舶系的录取通知,他选择后者,从此开始了探寻保卫祖国海域、抵抗外侮的人生道路。

1958年,一通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

“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自己搞核潜艇。

当时,苏联断然拒绝我国核潜艇工程帮助请求,赫鲁晓夫称中国搞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牵系国家安危,毛主席说出了鼓舞一代人奋斗终身的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没学过、甚至从来没见过核潜艇的模样,黄旭华和同事们顶着基地葫芦岛的风沙和“文革”时的批斗,从事着白手起家的国之重器探索历程。

友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大家把玩具反复拆装,发现模型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构思出的图纸基本一样。

“我当时就想,核潜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出来的,并不神秘。”黄旭华后来这样回顾。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甚至用一把算盘打出关键数据,几年时间,黄旭华与第一代核潜艇其他总设计师等密切协作,攻克了核潜艇研制的七大关键技术——史称“七朵金花”。

中国陆续迎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我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极限深潜试验,黄旭华上艇坐镇,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开创了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极限深潜试验的先例。

背后的风险无人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100多人全部丧生。“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说。

弃医从工三十年,深潜海底龙宫赫赫无名;以身许国一甲子,托举国之重器从无到有。黄旭华最终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两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1958年到1988年,这是一场长达30年的“水下长征”。因为工作保密,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甚至父亲、二哥逝世也不能奔丧。离家研制核潜艇时,他刚30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60多岁的白发老人。

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怎么理解?“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2018年共青团湖北省委五四活动现场,这位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面对青年一代给出答案时,90后、00后的掌声经久不息。

走进青少年之中,黄旭华说,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从天而降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弱则国家弱,青年一代必须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做事要有个方向,要立志做大事。”黄旭华谆谆告诫,“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看准方向、坚持到底很重要。”在几年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黄旭华特别谈到他关注的一个现象——不少年轻人不安于自己的工作,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频频跳槽。“也许他可以发财,但他事业上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事业上要有大的成就就要看准,你要坚持下去,一个人能够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要坚持做好。”

这个自认为“不聪明也不太笨”的长者用一生为此写下注脚。

从1958年我国研制核潜艇的“09”工程诞生至今,他痴心不改,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唯一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黄旭华还想再加上一句,“只想当将军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他寄语青少年,“行行出状元,要做各自岗位上的将军”。

黄旭华院士所在的研究所里流传着一段轶事。一次出差,难得有闲暇逛街,看见一种花布料子不错,黄旭华专门买回家准备给夫人做一件衣服。夫人见后又喜又气,因为这种花布做的衣服她穿了好几年,长期沉醉在科研中的黄旭华硬是没印象。

在黄旭华院士身边工作多年的黄秀梅常常感佩老人家的“认真”。几年前央视“时代楷模”年终盛典请黄旭华做引述人,这位一生坚持“自己的报告永远自己写”的老院士写完引述词后默记了好多遍,但电视台为了风格统一重新改写,他担心记不住,“晚上我到他房间的时候,他在用功(记);早上我去喊他们吃饭的时候,他还在用功”。

当年,这个还叫黄绍强的少年,在中学校园取义“旭日荣华”,改名“黄旭华”,在苦难的中华,怀揣一腔“民族如旭日东升般崛起”的报国梦想,一路走来。

当这位世纪老人永远闭上双眼的那一刻,今日之中国正如他少年时所愿。

本报武汉2月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09日  01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链博会外国参展商:跟中国做生意太好了!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有不少外国参展商前来参会。链博会会期已过半,这些外国参展商都有哪些收获?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链博会上,记者注意到,除了企业展外,有不少是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国家展。尤其是在供应链服务展区,...

破解堵点卡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核心观点:做强国内大循环,“舒筋活血”至关重要。破解堵点卡点,不仅要求破除阻碍循环的空间“物理阻隔”,也需要消除制度层面的“化学惰性”;不仅要实现要素的“流量增长”,更要追求配置效率的“质变跃升”。  国务院常务会议7...

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青春绽放在“未来之城”

  早上8点,雄安宣武医院中医科诊室内,医生刘爽的指腹搭在患者寸关尺处,凝神感受脉搏的细微起伏。窗外,雄安新区的塔吊正缓缓转动,阳光洒在新落成的社区医院外墙上,映出一片勃勃生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山东:青春力量助推民营经济拓新向前

 智能化的工厂车间里,智能机器人昼夜不停生产出高品质的太阳能集热器;翻涌麦浪间,年轻的育种人手捧刚刚培育出的优质麦种满眼欣慰;彻夜通明的实验室里,青年工程师为攻克由外国垄断的关键技术连续奋战……  齐鲁大地,青年人才一次...

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Genius Act),旨在对加密货币监管进行重大立法改革。该法案将提交美国总统特朗...

乘风破浪 春华秋实——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国际观察人士...

烟台高新区教体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为深化政务公开,凝聚教育发展合力。7月14日,烟台高新区教体局成功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来自驻区高校、区内各社区及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走进烟台高新区实验...

烟台高新区举办政府开放日 高校社区企业代表共话教育发展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琳)上午,烟台高新区教育体育局举办了“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活动邀请驻区高校、区内社区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通过实地观摩实验中学、杏坛中学等校办学成果,深入交流探讨...

烟台高新区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观摩活动 感受五育并举与多元育人成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2025年7月14日上午,烟台高新区教体局以"政府开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邀请家长代表、社区群众及教育同仁走...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

  7月15日,江苏苏州,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后,各国青年代表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周呈宣 赵安琪)7月15日,以“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

2025
02/09
12:17
浏览量: 3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