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提建议要掐住问题的“七寸”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提建议要掐住问题的“七寸”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6 14:06:12 | 点击:285

这些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提出的建议总被公众认为抓得准,像一下子捏住了蛇的七寸一样。今年,李君就“强化网络游戏监管,护航青少年成长”提出建议。

青少年合理用网是李君一直紧盯的话题。他曾建议,通过强制设置人脸识别登录来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很多家长在网上留言说,这是他们的心声。李君的社交媒体账号,最多时一天曾收到10万多条留言。

李君也建议过,针对网络直播领域单独立规立法,要“严控平台打赏分成比例”,切断灰色产业链中的利益链条。有直播平台联系李君,希望他“口下留情”。对方被拒后坦言,李君真是点中了直播行业的要害。

有经办李君建议的工作人员对他说,“您的建议点到的都是‘真问题’”。

李君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关注乡村问题,也关注青少年群体,尤其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调研时,他听到有教师反映,一些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甚至用生活费充值,他还发现有的孩子用爷爷奶奶的手机通宵打游戏,导致学业荒废。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君提出“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建议,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一边是网游受害家庭的热情拥护,一边是部分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建议过于极端了。这之后,李君坚定了继续建议整治网络游戏的决心,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建议更具可操作性。

第二年全国两会上,李君进一步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比如:禁止明星代言网络游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等级制度,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玩不同等级的游戏,等等。在过去5年间,李君就青少年网络空间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曾有一名男子从河南驱车千里给李君送来一份材料,上面记录着几万个家庭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真实案例,这让李君更加关注这一话题。

在今年的建议中,李君认为,防沉迷系统的失效及游戏内容缺乏有效分级的问题亟待解决。他希望强化防沉迷系统执行力度,对于违规绕过防沉迷限制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包括高额罚款、暂停游戏运营、吊销相关资质等,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李君还基于自己更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计划就“加强对短视频平台各种短剧内容的监管”提出建议。一些短剧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流量,充斥暴力、色情内容,扭曲奋斗观、误导爱情观、歪曲财富观、影响职业观。李君建议,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

瞄准问题的焦点,提出精准的建议,这是李君在履职期间一以贯之的风格。履职几年里,他一直在寻找问题的“七寸”。他谈到自己关注多年的“直播打赏”问题时说,直播打赏为平台带来巨大收益,主播在赚取打赏的同时,平台也可获取丰厚的利润分成。在梳理了背后的利益与经济链条后,他不再一刀切地建议“关闭直播打赏”,而是先后提出“严格限制高额打赏,网络直播平台每个账号的日打赏额度不应超过100元”“严格控制直播平台打赏分成(抽佣)比例,平台打赏收入分成最高不应超过5%”等建议。

李君解释,降低平台抽佣比例才能减少平台因利益驱动无视擦边、卖惨等低俗直播内容的行为。李君说,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是想出来的,多观察、多调研,解法才得要领。

作为来自乡村基层的人大代表,李君随时都在为全国两会做准备。为了方便记录,他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无论是走村串户、座谈调研,还是休息聊天,哪怕是乘坐网约车、点外卖,他也改不掉自己爱打听的“毛病”。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凡是听到、看到能反映民声民情的事情,他都会记在本子上。

李君最关心、始终聚焦的议题从未离开过农村和农民。履职的7年时间里,他曾提出加大扶持小农户,持续关注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农产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乡村建设用地保障等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李君多次呼吁青年要敏锐地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并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一系列扶持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建议。今年,李君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以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青春绽放在“未来之城”

  早上8点,雄安宣武医院中医科诊室内,医生刘爽的指腹搭在患者寸关尺处,凝神感受脉搏的细微起伏。窗外,雄安新区的塔吊正缓缓转动,阳光洒在新落成的社区医院外墙上,映出一片勃勃生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山东:青春力量助推民营经济拓新向前

 智能化的工厂车间里,智能机器人昼夜不停生产出高品质的太阳能集热器;翻涌麦浪间,年轻的育种人手捧刚刚培育出的优质麦种满眼欣慰;彻夜通明的实验室里,青年工程师为攻克由外国垄断的关键技术连续奋战……  齐鲁大地,青年人才一次...

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Genius Act),旨在对加密货币监管进行重大立法改革。该法案将提交美国总统特朗...

乘风破浪 春华秋实——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国际观察人士...

烟台高新区教体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为深化政务公开,凝聚教育发展合力。7月14日,烟台高新区教体局成功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来自驻区高校、区内各社区及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走进烟台高新区实验...

烟台高新区举办政府开放日 高校社区企业代表共话教育发展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琳)上午,烟台高新区教育体育局举办了“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活动邀请驻区高校、区内社区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通过实地观摩实验中学、杏坛中学等校办学成果,深入交流探讨...

烟台高新区举办政府开放日暨"走进校园·共话教育"观摩活动 感受五育并举与多元育人成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2025年7月14日上午,烟台高新区教体局以"政府开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走进校园·共话教育"学校观摩活动,邀请家长代表、社区群众及教育同仁走...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

  7月15日,江苏苏州,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后,各国青年代表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周呈宣 赵安琪)7月15日,以“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

“手牵手” 再起航:宿迁市爱心志愿服务风劲帆扬

七月的宿迁,暑气渐盛,爱意更浓。每日新闻网讯(王权,李克金,李翔,金平眉 ,朱寿三)7 月 15 日上午,江苏弘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三楼大会议室里暖意融融,宿迁市手牵手关爱儿童服务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

【全环境立德树人】党建引领护成长 健康宣教进校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高振华):近日,烟台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在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防溺急救护生命,暑期安全伴成长” 健康宣教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暑期安全保驾护航。活动中,党员医护人员化身“...

2025
03/16
14:06
浏览量: 2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