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打造思想引领好产品·校园好剧

打造思想引领好产品·校园好剧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6 13:19:56 | 点击:153

话剧《娟子》里的徐秀娟和同学在公园坐船游玩,畅谈理想。东北林业大学供图

00后大一新生杜欣雨从没想过,自己刚来学校1个月,竟然站在了全校舞台中央。她至今难以忘记——在东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东林”)科学会堂,原创话剧《娟子》第八次上演,她饰演女主角“娟子”。

娟子名叫徐秀娟,是东林校友,也是全国首位环保烈士。1987年9月16日,江苏盐城,徐秀娟为寻找走失的白天鹅溺水身亡,年仅23岁。当时有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讲述的就是徐秀娟的故事。

杜欣雨对几十年前徐秀娟作出的人生选择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她把丹顶鹤当家人,为了家人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杜欣雨说。

把“鹤魂精神”传下去

徐秀娟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因为这群精灵栖居于此,人们又把这座城市唤作“鹤城”。

1981年,17岁的徐秀娟随父亲到扎龙自然保护区,负责养鹤、驯鹤,大家亲热地叫她“娟子”。资料照片上,娟子皮肤黝黑,牙齿雪白,眼神格外清澈。

1984年,东林野生动物系的几位教授到扎龙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了这名年轻人才,他们建议徐秀娟来东林进修。“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徐秀娟于1985年来到东林,开启了1年半的学习生涯。

1986年5月,毕业后的徐秀娟被选派前往江苏盐城支援创建珍禽自然保护区。远赴盐城的时候,她带了3枚鹤蛋,这是给盐城自然保护区的一份礼物。

精心照料下,3只小鹤破壳而出,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人工孵化成功,当时的世界级难题被徐秀娟攻破。她给小鹤们起名叫龙龙、丹丹和莎莎。

在徐秀娟的努力下,盐城自然保护区渐成规模,包括丹顶鹤在内,很多鸟类来此过冬。1987年9月16日,为寻找两只走失的白天鹅,徐秀娟疲劳过度,淹没在了沼泽里。事后,她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

多年来,东林一直探索用文化产品传承徐秀娟英雄事迹。东林团委艺术教育与实践科科长宋晔从事学生艺术指导工作20多年了,她说,学校曾编排过舞蹈《鹤魂》、短剧《鹤娘》,可“(感觉)还没有把这个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晔也想过排“大剧”,但“觉着有点天方夜谭,没有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专业的老师”。

然而,想排“大剧”的想法没有搁置。

东林团委副书记宋天宇和宋晔反复商量后决定,虽然困难多,也要迎难而上,“因为这部剧一旦排出来,对学校文化传承、对学生成长很有利”。

2020年年底,《娟子》剧本创作工作启动。2021年10月,校团委面向全校学生招募演员,54名学生从2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式演员。

剧本创作启动后,宋天宇并没什么底气,也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直到首次面试演员时,他才有了信心。

当时,导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心模仿兔子觅食、蛇受到攻击的表现。宋天宇看后觉得这个剧一定能排好,学生的表现正是丹顶鹤身上应有的活力。

2022年4月18日,《娟子》在云端成功首演,近7万名海内外校友、东林师生线上观看,点赞量近30万。这部剧全方位展现出徐秀娟与鹤结缘、东林求学、投身自然保护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东林党委书记张志坤看了首场演出。他说,徐秀娟身上所体现的“鹤魂精神”是东林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东林人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截至目前,《娟子》以每学期至少演出1场的频次,已在校内演出8场,先后有近千名学生演员以生动演绎向徐秀娟精神致敬、告白。

“每年开学季和毕业季都会安排演出,让新生和毕业生看。”东林团委书记李晶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样做是为了让新生迈进校门就知道东林“鹤魂精神”,也让毕业生走出校门带着这种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娟子》第八次上演时,有东林2000余名本硕博新生代表,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省内10所高校、400余名青年师生代表观看。

“我们想让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知道徐秀娟精神。”李晶才说。

朝着心中目标迈进就是青年人的信仰

在《娟子》中,角色“大毛子”有点特殊,他是一只雄性丹顶鹤,没有台词,完全靠演员舞蹈来表现鹤的灵气。一些同学认为,这个角色没有台词“不出彩”,全靠动作“挑战有点大”。

外国语学院2022级俄语专业本科生杜泽明选择了这个角色。他先后3次出演,自嘲自己是“表演型人格”。

徐秀娟(左)即将奔赴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出发前,她回到家乡齐齐哈尔,与家人团聚,并与母亲作最后的告别。东北林业大学供图

起初,在加入剧组的时候,他认为这个角色可能和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歌剧、舞剧一样,“一边唱一边跳”。进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角色就是丹顶鹤,没有台词和歌唱。导演告诉他,“在舞台上你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只鹤”。

“既然答应演这个角色,就要演好。”几乎没有舞蹈经验的杜泽明硬着头皮穿上演出服,扮起了丹顶鹤。第一次演出,他并不满意,“感觉很稚嫩,动作没有感情”。总结原因时,他认为可能是没有深入研究徐秀娟的事迹,“完全是为了演出而演出”。

第二次出演前,他除了精进自己的动作,还查阅了大量资料,熟悉徐秀娟事迹,“她的精神很触动人心”。

第三次出演时,他决定抛开一切,尽情享受舞台,“舞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我想通过自己的动作把丹顶鹤生死相依的感觉演出来”。

第三次演出后,杜泽明对自己很满意,“我呈现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大毛子’”。

东林副校长张春雷当时也在台下,杜泽明的表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受到他在享受舞台,演出后我还看了回放,他一抖翅膀感觉真的和丹顶鹤一样”。

杜泽明说,3次演出让自己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思考。此前,他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先进人物的事迹报道,觉得自己和这些人物有距离感,“他们做了让人敬佩的事,只不过太遥远了”。

出演话剧,让他和先进人物的距离拉近了。

“徐秀娟学姐从小到大和父母一起保护丹顶鹤,她把鹤当作家人。她的信仰就是让鹤好好生活,让每一只鹤都有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她的英雄事迹,我能感同身受。”杜泽明说。

提到青年信仰话题,徐秀娟母亲扮演者、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2024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孙镔琪说,她出演这部话剧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徐秀娟身上的信仰力量。“不管做什么事,脑子里肯定得有一个奔头,就像徐秀娟一样,一心一意保护丹顶鹤,这就是青年该有的信仰吧。”

徐秀娟的另一名扮演者、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罗锦霞也谈到了她眼中的青年信仰。在她看来,青年信仰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青年应该从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中汲取养分,将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汇聚成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徐秀娟(右)与张教授对话。东北林业大学供图

“青年信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像我扮演的徐秀娟学姐一样,她把保护鹤当成自己的信仰,一种朴素的信仰。”罗锦霞说。

可以焦虑但不要躺平

杜欣雨是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的大一新生。开学报到不久,得知《娟子》剧组招演员,这个与徐秀娟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女孩主动报名。她的理由很简单,“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徐秀娟”。

零表演基础的她在导演梁西看来“眼神很清澈”,最终被定为徐秀娟的扮演者。

偌大的校园还没熟悉,就要投入紧张的排练中,当时的杜欣雨时常感到不自信。

排练时,某些地方处理得不好,会被导演打断,杜欣雨特别担心自己没法完美呈现这个角色。

因为没有表演基础,杜欣雨的台词说得不自然,“就好像在念台词,没有感情”。

为了融入角色,每天排练完,她都用手机查阅徐秀娟的新闻报道,“我想达到一种境界,就是我演话剧的时候,我不是杜欣雨,而是徐秀娟”。

经过1个月的揣摩、排练,杜欣雨呈现的角色已不再生硬。“没有技术的表演反而是最好的表演。”梁西这样评价杜欣雨的表现。

罗锦霞回忆自己在扮演“娟子”时,也有不自信的状态。

因为比之前的扮演者胖一点,当时她很难将自己带入进去。“现在想来很奇怪,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我尽自己最大努力演好就行了。”

罗锦霞曾一度想过放弃。当时,她一直在想怎么去找到之前扮演者的状态,再加上她的学业任务比较重,“生命科学学院的‘卷’在全校都出名”。

在这种状态下,罗锦霞每次上台前都有一种恐惧感,“我浑身都在颤抖,一步都走不了。担心要是演不好,会影响接下来10多个同学的戏”。

导演看出她状态不好,主动安慰她,让她“勇敢做自己”。罗锦霞的妈妈也一点点鼓励她,让她放下包袱。慢慢地,她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自我。

从话剧舞台回到人生舞台,焦虑、不自信的状态依然存在。

杜欣雨留给梁西的印象除了“清澈的眼神”,还有刻苦学习的样子,“只要不排练,她就去复习功课了”。在杜欣雨看来,学习很“卷”,适度焦虑是没问题的,“这能转化为前进动力,但过度焦虑就影响身心健康了”。

罗锦霞也认为,年轻人应把焦虑转化为动力,“就像徐秀娟学姐一样,做好人生规划,一步一步来”。当年,为了尽快到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徐秀娟申请将在东林两年的学习压缩到1年。最终,徐秀娟用1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学业。

“我觉得我和徐秀娟学姐的相同点在于,我也是个有规划的人。”罗锦霞说,自己从小的梦想是当老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已通过一科。大一、大二寒暑假期间,她回到云南老家,参加当地组织的公益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教小学生生物知识。

“只要有目标,就有实现的可能。”她说。

杜泽明也很钦佩徐秀娟的人生规划性,“我感觉她是一个对自己未来规划很清晰,或者说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值得我学习”。

杜泽明学习的是俄语专业,身边的老师、同学都说这个专业以后就业问题不大,尤其是在黑龙江。但他自己觉得“不踏实”,“学语言得学精、学透才可以。”已经大三的他决定考研。

在下这个决定之前,杜泽明和女朋友一起去南方某互联网头部企业观摩面试。透过玻璃,他感受到了“肉眼可见的‘卷’”。严肃的环境、冷漠的面试官、侃侃而谈的应聘者,给这个大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必须提升自己,才能赢得主动”。

联想徐秀娟的那个年代,杜泽明说,虽然那个年代不会像现在这么“卷”,但是徐秀娟也会有自己的焦虑。比如,丹顶鹤的蛋能不能孵出来?成活率如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焦虑,做好自己,就能收获成长。”杜泽明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26日 07版

责任编辑:李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去年11月1日从广州正式出发后,截至目前,“雪龙2”号破冰船已经航行了7个月。回顾整个航行,“雪龙2”号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完成了哪些任务呢?“雪龙2”号机动驾驶员 陈冬林:我们纬度是南纬64度50分,在浮冰区里,涌浪明...

非遗为媒,广东佛山百名青年“锦鲤传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邓家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鲤遇蘇村·良缘天成”520佛山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开展,来自广东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单身青年现场联谊交友、心动互选。...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开发血糖监测“黑科技”

  本报讯(通讯员 曾文萃 记者 黄星)对全球8亿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每日的“必修课”。重度糖尿病患者甚至每天要测7—8次血糖。然而,传统指尖采血疼痛且费时,进口动态血糖仪价格高昂,国产设备普遍存在测不准的问题。...

上海浦东青年用金点子“焕彩”城市

本报上海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将传统创业孵化平台焕新升级为青年创聚空间;融合历史文脉与青年活力,打造青年街区“舞台空间”;重构租赁社区,打造共享自习室、宠物友好区域;将公园“搬进”医院,探索改善青少年...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 “蔚蓝地球·共同守护”环保主 题“河狸”儿童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孙嘉伟)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环保主题“河狸”儿童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树立环保理念,引导家庭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建设生态文明社区。课堂第一环节是沉浸式科普讲座。志愿...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储粮守护舌尖幸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只见方方正正的高大平房仓、圆柱体形状的浅圆仓里,粮食满仓,让人安全感满满。而在这些传统样式的粮仓附近,另一组“膀大腰圆、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红色教育与生态守护同行,主题党日深化作风建设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 张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崇湖湿地公园与抗洪纪念馆开展“守纪律 强担当 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将红色精神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纪律作风走...

吴忠市开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共绘文博事业新蓝图

(图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当历史的回响遇见童真的欢笑,文化传承与爱心守护在此刻共鸣!博物馆作为文明传承的殿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千年记忆。在第49个“国际博...

“联合国”头衔制造者:生意极具“想象力”

南方周末2023-05-04 16:00发布于广东南方周末官方账号+关注2022年,全球经联合国认证的NGO超过24000个,其中具有咨商地位的NGO超过6300个。图为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视觉中国/图)联合国国际合...

辽宁北票大黑山的传说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努鲁尔虎山脉层峦叠嶂,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天地间。在这连绵群峰之中,大黑山巍峨耸立,峰巅直插云霄,恰似一尊镇守云端的黑铁门神。山体由苍黑色岩石构成,岩石纵横交

2025
03/26
13:19
浏览量: 1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