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探访成都世园会会场建设进度 今年底全面完成展园建设

探访成都世园会会场建设进度 今年底全面完成展园建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4-26 17:06:30 | 点击:663

原标题:今年底全面完成展园建设

  新津分会场

  温江分会场

  郫都分会场

  邛崃分会场

  招商展示中心已基本落成 摄影 熊一凡

  2024年4月26日,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如约而至。届时,世界目光将聚焦成都独特的生态本底资源和园林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将首次完成与国际最高规格花卉园艺展会的“牵手”。昨日,记者走进主会场建设现场,实地探访2024成都世园会规划和会场建设进度。

  据了解,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选址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生态绿廊,规划面积3633亩,同步规划了新津现代农艺、温江川派盆景、郫都花卉产业、邛崃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分会场。

  再现川蜀园林胜景

  走进世园会主会场,以“门”为造型的招商展示中心已经基本建成。穿过中部门形构架而形成的视线通廊,世园之“门”与远处的散花阁形成的框景,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打卡点。

  散花楼、摩诃池、芙蓉阙......世园会规划中,一个个充满巴蜀韵味和历史回音的场景依次呈现在眼前,将成都园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带到了世界舞台。据悉,在规划建设中,主会场在认真学习借鉴北京、青岛、扬州、荷兰阿尔梅勒等国内外城市办会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川蜀文化,再现摩诃池、散花阁等川蜀园林胜景,展现川蜀文化魅力,彰显“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的办会主题。

  据介绍,主会场主要设计方案通过国际征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参与,其中核心建筑方案设计由崔恺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钱方等10余位全国、省级勘察设计大师及知名建筑设计师负责,17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确保了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特色展馆和绿化苗木的不断完善,兼具中国传统风格和国际设计理念的园区已逐渐呈现。成都世园会筹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世园会的举办,将有力带动东部新区发展绿色经济,结合花卉苗木产业组成上下游经济,与周边城市相融合,成为成都的后花园和城市会客厅。

  主展馆雏形初现

  随着世园会建设“进度条”的不断刷新,园区标志性建筑——散花楼的框架已经基本建成,这座以唐代著名楼阁为原型的建筑也是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最高点”。散花楼的落成,也标志着世园会各场馆的最终呈现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从散花楼出发步行不到10分钟,另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物已经显现雏形。“这座建筑是我们世园会主场馆的主展馆,整体呈现‘神鸟展翅’的造型。”成都世园会建设单位工程建设部现场代表郑生中告诉记者,目前,“神鸟展翅”的头部已经逐渐呈现,预计在11月底,主场馆的效果将会基本呈现。而未来,这里也将成为成都世园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地,向世界展示成都园艺风采。

  漫步在主会场园区,吊塔高耸入云,工人进出穿梭,部分建筑初具雏形……世园会综合服务馆、主展馆(中国馆)、散花楼、天府人居馆、植物馆(国际馆)、成都国际友城馆(新馆)六大核心建筑和谐有序地融合在山水之间。据了解,当前,园区内高大乔木栽种已基本完成,园区外配套项目的3条市政道路、3处停车场、9个配套酒店等预计2024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

  截至目前,成都世园会已有包含30余个国外城市和协会组织、企业在内的108个单位报名参展,其中101个参展单位已完成展园选址,各展园的建设工作将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园区

  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全周期,是成都世园会的一大看点。成都是历届世园会承办城市中首个编制出《低碳管理方案》的城市,2024成都世园会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营造绿色低碳生态园区。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园区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园区海绵系统,高效利用雨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主展馆的设计传承传统智慧,充分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让建筑能兼顾夏季遮阳与冬季得热,减少运维能耗,同时巧妙引入湖面低温度新风,降低空调使用能耗。

  记者了解到,2024成都世园会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优先采用乡土植物,鼓励应用新优品种,丰富园区景观植物多样性。同时构建湿地、复层结构群落等近自然生态系统,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减少园区硬质铺装,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减少精致草坪应用,整体提升园区固碳能力。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将加速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2024成都世园会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的展示窗口、智慧技术的孵化空间、跨界交流的开放场所,向全世界呈现一届创意无限、精彩纷呈的花卉园艺盛会。”成都世园会筹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单位供图)

【1】【2】【3】【4】【5】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去年11月1日从广州正式出发后,截至目前,“雪龙2”号破冰船已经航行了7个月。回顾整个航行,“雪龙2”号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完成了哪些任务呢?“雪龙2”号机动驾驶员 陈冬林:我们纬度是南纬64度50分,在浮冰区里,涌浪明...

非遗为媒,广东佛山百名青年“锦鲤传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邓家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鲤遇蘇村·良缘天成”520佛山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开展,来自广东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单身青年现场联谊交友、心动互选。...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开发血糖监测“黑科技”

  本报讯(通讯员 曾文萃 记者 黄星)对全球8亿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每日的“必修课”。重度糖尿病患者甚至每天要测7—8次血糖。然而,传统指尖采血疼痛且费时,进口动态血糖仪价格高昂,国产设备普遍存在测不准的问题。...

上海浦东青年用金点子“焕彩”城市

本报上海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将传统创业孵化平台焕新升级为青年创聚空间;融合历史文脉与青年活力,打造青年街区“舞台空间”;重构租赁社区,打造共享自习室、宠物友好区域;将公园“搬进”医院,探索改善青少年...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 “蔚蓝地球·共同守护”环保主 题“河狸”儿童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孙嘉伟)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环保主题“河狸”儿童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树立环保理念,引导家庭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建设生态文明社区。课堂第一环节是沉浸式科普讲座。志愿...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储粮守护舌尖幸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只见方方正正的高大平房仓、圆柱体形状的浅圆仓里,粮食满仓,让人安全感满满。而在这些传统样式的粮仓附近,另一组“膀大腰圆、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红色教育与生态守护同行,主题党日深化作风建设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 张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崇湖湿地公园与抗洪纪念馆开展“守纪律 强担当 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将红色精神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纪律作风走...

吴忠市开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共绘文博事业新蓝图

(图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当历史的回响遇见童真的欢笑,文化传承与爱心守护在此刻共鸣!博物馆作为文明传承的殿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千年记忆。在第49个“国际博...

“联合国”头衔制造者:生意极具“想象力”

南方周末2023-05-04 16:00发布于广东南方周末官方账号+关注2022年,全球经联合国认证的NGO超过24000个,其中具有咨商地位的NGO超过6300个。图为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视觉中国/图)联合国国际合...

辽宁北票大黑山的传说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努鲁尔虎山脉层峦叠嶂,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天地间。在这连绵群峰之中,大黑山巍峨耸立,峰巅直插云霄,恰似一尊镇守云端的黑铁门神。山体由苍黑色岩石构成,岩石纵横交

2023
04/26
17:06
浏览量: 6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