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无感互认”让群众幸福生活更“有感” 亳州市实现22项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复用

“无感互认”让群众幸福生活更“有感” 亳州市实现22项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复用

来源:安徽网 | 时间:2023-11-15 09:57:03 | 点击:14124

每日新闻网讯:(来源大皖新闻讯 ) “往年要跑好几趟,今年哪也不用跑,各项补贴都不少!”11月13日,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居民孟庆华边展示手机短信,边夸赞政府数字化服务给他带来的便利。

今年65岁的孟庆华享受退伍老兵补贴、城乡居民养老金等津贴。今年5月底,他忘记认证,谯城区人社局却给他发来的信息,告诉他所有的认证已经完成了。

借助“无感互认”大数据手段,亳州市目前约有136万人,像孟庆华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22项待遇补贴领取资格认证,该领的津贴一分也不少。

去11111111111111.png

孟庆华老人开心展示收到他收到的“完成无感互认”信息。

让数据来跑腿  让群众不跑路

为防止社会养老金“被冒领”,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凡是享受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的群众,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证明自己“仍然健在”。如果逾期无法认定,该居民的养老金等相关待遇和补助将停发。

据介绍,往年每到认证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群众都是排队在相关部门或者社区窗口进行现场认证,不仅浪费了群众大量时间,也加重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虽然通过手机进行人脸识别也能认证,但是不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农村老人甚至没有手机,仍然需要到社区窗口“排长队”。孟庆华老人说:对于每年都要证明一次“我还活着”,一些老年朋友感觉“心里犯膈应”,对于到窗口排队认证更是有抱怨。

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工作人员王书丽说,认证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每到认证集中时段,社区干部就是加班加点干仍遭群众抱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雪梅说,在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基层进行大量调研,研究提出“无感互认”改革,决定利用大数据手段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让数据来跑腿、让群众不跑路。

亳州市委、市政府把“无感互认”工作作为2023年度全市深化改革创新监测点和政务服务改革突破点。今年3月,亳州出台《亳州市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只用了2个月时间,亳州市的“无感互认”平台就正式上线了。现如今,亳州市约136万人在静悄悄中完成了“我仍健在”的资格认证。

“这种变化就是好,不仅不跑腿、而且不打扰!”谯城区汤陵街道丰水源社区的蒋玉昌老人说:“在我们平原地区,以往认证就特别麻烦。更何况在山区,山高路远、老人腿脚不便,更需要像俺们这样的‘无感互认’,真心渴望全国都来推广这种模式!”

让数据相“互认”  让工作更高效

“无感互认的改革,其亮点不仅是‘无感’,更难得的是‘互认’!”亳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黄雪梅说,“无感”认证解决了群众领取津贴的繁杂困难,亳州市政府更注重在政府部门“互认”认证数据上实施了创新。

“互认”是指亳州市各有关部门依托平台数据、通过共享复用方式,在确定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时实行“互认复用”。

黄雪梅解释说:“比如一个老人去医院看病、去银行取钱,医院和银行都会留下他的身份信息资料,这些信息就是他获得认证的强数据;比如他刷公交卡、老年助餐卡留下的数据就是弱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综合分析后,就能够确定这个老人仍然健在,他的年度认证就自动生成了。”

“针对个别长期无法自动采集到强弱两种数据的老人,我们会采取人工上门问询的方式,进行人工兜底补认证,确保对应该享受待遇的人员全部认证、所有的津贴不会遗漏。另外,为了让群众真正无感,现在取消了短信提醒。”

黄雪梅说,“无感互认”改革,不仅仅局限于人社部门的养老金发放认证,而是覆盖所有“需要生存认证”的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工作中,民政部门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高龄老人津贴可以共享认证;卫生健康部门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待遇也可以共享认证,组织部门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也能共享认证。

目前,亳州市教育、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10 个部门依托“无感互认”平台,以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结果为抓手,通过数据共享、精准供给、定向推送、智能处置的方式,实现22个待遇领取事项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复用。

72岁的蒋玉昌老人说,他一人享受着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退伍老兵补贴、城乡居民养老金等多项津贴。他就是因为去医院看病的“强数据”被采集了,所以各种津贴也就随之继续享用了。

去222222222222222.png

社区工作人员王书丽利用大数据平台核查辖区内老人的信息。

11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在办事大厅里没有看到前来认证的老人。工作人员王书丽正在电脑前查询辖区内的认证数据,她说:辖区内“无感互认”工作在今年5月底就基本完成了,近半年来,她真切感受到“政务数字化”的便捷,“无感互认”不仅解决了老人“认证生存”的困难,也让社区干部从繁杂的多项认证中“解放”出来了。

“我现在主要是核查无法自动采集到强弱数据的老人,先发信息问候,最后再上门确认,确保让辖区内的认证数据真实准确。” 王书丽说。

丰水源社区工作人员汪柯说:该社区负责进行资格认证的各类待遇和补助项目加起来有15项,以前每年要帮2000多人完成认证。往年认证高峰期,认证窗口前挤满了办理资格认证的老年人,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人。

“以往各类待遇和补助的发放是相对独立的,我们要和多部门对接,实际上很多工作重合度较高但在当时数据不互认的情况下,只能逐一核查,都是没必要的重复劳动。” 汪柯说,现在新系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资格认证,社区只需兜底核查少数几名居民的信息即可,而且认证结果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互认复用,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让科技勤护航  让资金更安全

在以往,许多农村老人不知道如何申请领取高龄补贴,现如今平台上线后,只要这个老人还健在,各种该享受的津贴都会审核发放。不仅如此,因为各项惠民政策补助项目繁杂、零碎交叉、发放不精准,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多重管理、每年多次认证,部分人员骗取、冒领社保待遇等现象也可能会有。

11月13日傍晚,亳州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柴涛向大皖新闻记者演示了“无感互认”平台的便捷。只要输入一个老人的身份信息,平台上立即就会出现这个老人该享受的各种津贴的详细数据。

柴涛说:“无感互认”打通了各部门之间的壁垒,让领取人的身份信息更加透明,不仅能让老人的各项待遇应享尽享,也避免了个别居民钻空子“冒领、多领、重领”社保养老金的现象。大数据科技护航,让社保基金和财政资金运行更加安全。截至目前,“无感互认”平台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违规数据 41 条,追回社保基金和财政资金100多 万元。

记者手记:把群众小事当大事   “无感”幸福更“有感”

湖北红安县90岁的老人白启永,退休后在武汉与女儿一起生活。2018年4月25日,为了办理退休工资变更发放的资格认证手续,这位行动不便的九旬老人,愣是跟着女儿女婿乘车上百公里,还被抬上了三楼,只为了不到一分钟就能结束的认证……

五年前发生的这起闹剧,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国家给离退休老人的多种惠民资金如何科学监管、便捷服务?亳州市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无感互认”改革,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无感互认”,让群众幸福更有感。“无感互认”改革让“群众自证”变“数据佐证”,认证方式由“坐门等人”变“数据服务”“上门服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在亳州城乡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的是老人们的幸福和满足,感受到的是亳州市委市政府“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担当。

“无感互认”,让政府工作更高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无感互认”改革让政府服务实现从“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通过搭建统一的资格认证平台、打通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在提升认证工作质效、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的同时,节省了资格认证主管部门的管理成本,让政务工作更高效。

亳州市从一件件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事做起、做好、做实。让群众的幸福有质、有感、有提升。2023年4月,省人社厅将“亳州模式”向全省推广。2023年7月,改革举措分别入选《第三届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和中国互联网大会《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2023年11月,入选《中国社会保障》社保经办服务重点案例,并作为业内社保经办服务指引全国推介。把群众小事当大事,需要的是一心为民的担当;把惠民好事要办好,需要的细致入微的服务。亳州市的“无感互认”为我们开了好头,相信会有更多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有感”幸福。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摄影报道

编辑  张思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铭记烽火岁月 共铸时代新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第五次红埔学子联谊会在京隆重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梁培发)北京,2025年8月13日,初秋的晨曦中,北京米佳丽呈酒店迎来了一场融汇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的盛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第五次红埔学子联谊会在此庄严启幕。近三百名红埔学子及...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铁路”公众号消息,今年1至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

河北发布暴雨、山洪灾害气象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河北省气象台2025年08月16日11时13分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中午到夜间,唐山南部、保定东部、廊坊南部、石家庄东部、沧州、衡水、邢台、邯郸、渤海海域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30-6...

“夏日万荣”摄影比赛揭晓

每日新闻网讯(张启序等......)浓情夏日,激情奉献。历时一个多月的“夏日万荣”摄影比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得到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奔赴一线采风,深入生活现场、聚焦基层百态、融入深度思考,用镜头定格精彩瞬...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再“扩圈”,11个行业享便利

每日新闻网讯(陈智伟)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近期,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广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在便利店、小餐饮、母婴用品店等9个行业的基础上,新增烘焙房、咖啡店等2个行业。据悉,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即一次性...

关玉良精品艺术展暨品鉴交流沙龙精彩启幕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通讯员 李庆东):8月9日,形意共生——关玉良精品艺术展暨品鉴交流沙龙在烟台高新区天越湾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精彩启幕。横跨重彩、水墨、雕塑、陶艺等门类的83件精品力作集中展示,区内外书画爱好者及数...

《浪浪山小妖怪》里的中式美学

这个暑期《浪浪山小妖怪》爆了刷新中国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满屏中式美学+细节控狂喜这些“文化彩蛋”你找到了吗?带你挖宝在浪浪山,挖“文物彩蛋”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个籍籍无名的小妖怪踏上了一场别样的取经冒险之旅他们一路...

现场“拼积木” 新渝万高铁新桥双线特大桥今合龙

  8月13日,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新桥双线特大桥64米节段拼装梁最后一块节段精准拼接合龙,标志全桥22孔64米预制节段拼装梁全部完成,该桥顺利合龙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桥双线特大桥位于涪陵区江北街道花...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受贿案一审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1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受贿案一审宣判。

科技“护航”守护野生亚洲象种群 正确双“象”奔赴可以这样做……

  央视网消息: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目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云南省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已经增长到300多头。  云南省林草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已经增长到300多头,数量还在不断...

2023
11/15
09:57
浏览量: 141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