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古老黎锦展新颜

古老黎锦展新颜

来源: | 时间:2024-01-06 08:26:16 | 点击:4467

  图①:黎锦纹样人形纹。
  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五指山市民族时装“村秀”现场,模特展示黎锦。
  常 博摄(人民视觉)
  图③:黎锦染料的部分原料:苏木芯、蓝靛草、黄姜。
  本报记者 曹文轩摄
  图④:黎族妇女过滤原料残渣,制作黎锦植物染料。
  本报记者 曹文轩摄
  图⑤: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是展示海南黎锦文化的重要窗口。图为毛纳村景色。
  曹银桥摄(人民视觉)

  图⑥:海岛棉经过脱籽抽纱和特殊加工后,成为纺织用的线。
  林师锶摄(人民视觉)
  图⑦:黎族妇女正在给线染色。
  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⑧:黎族妇女在非遗工坊织锦。
  朱立雯摄(人民视觉)
  图⑨:黎族妇女展示牵边绣技艺。
  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距今有上千年历史的海南黎锦,被称为中国棉纺织历史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黎族百姓,将大自然的馈赠织成穿戴服饰,将对生活的期许织进几何图样,将浓缩着独特审美与记忆的黎锦代代相传。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通过传承保护不断创新、国内外展示活动相继举办,古老黎锦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走向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日益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编  者

  

  五指山山脚下灯光聚拢,民族时装“村秀”大幕拉开。T台上,从70多岁的阿婆到5岁的孩童,男女老少身着黎锦等制成的衣物,展示民族文化。T台下,十里八乡的“亲友团”赶来助阵,“村秀”现场欢声笑语,人气十足。

  不久前,为期近两个月的海南省五指山市民族时装“村秀”系列文化活动落下帷幕,4万多人次现场参与,超58万人次网络看秀。看到黎锦在“村秀”上大受欢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慧琼感慨:“黎锦一定会越来越好。”

  纺染织绣,匠心精工

  席地而坐,提梭引纬,在“村秀”非遗文化展示区一台踞腰织机旁,黄慧琼左手持分经棍将经纱分开,右手持织锦木刀将纬线打紧,一寸一寸织出密实的布匹。

  黄慧琼8岁开始学习织锦,一转眼就是几十年。“黎锦是需要用时间打磨的艺术。”她说,一件成品要经过纺、染、织、绣4个步骤,精心完成需要花费三四个月或更久的时间。

  黎锦的纺,最考验耐心。黄慧琼说,不同于蜀锦、云锦等丝织工艺,黎锦纺线取材于本地的海岛棉或野麻。棉花经过脱籽抽纱成锭,滚搓拉捻成型后,与米浆等一起加水煮开后再晾干。这样得到的纺线韧性好、不易断、不起毛。

  黎锦的织,最具动感。一部踞腰织机,搭配10多种工具。正面织、反面织和双面织,织法各不相同。织造者在经纬线间排列出多种可能,投梭打纬织就多彩绚丽的作品。

  黎锦的绣,有单面绣、双面绣、数纱绣等绣法,产生的纹样有百余种。人形纹、动物纹……这些传统纹样记录着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也寄托着黎族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衣染草木,身着山川

  古人曾称赞,黎锦光辉艳若云。染料是其光辉艳若云的秘密。

  海南岛植物资源丰富,黎族百姓就地取材,从植物中提取染料,衣染草木,身着山川。染料颜色古朴素雅、清新自然,染出的黎锦温润柔和、经久耐用。何种植物染出何种颜色,植物染色工艺在黎族中代代相传。

  在五指山市通什镇的一个农家小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刘伟童打开染缸,舀起一瓢蓝靛染料滤出残渣,“染料放置越久,染出的颜色就越深。”黎族传统服饰多以深蓝为底色,深蓝染料原材料就是蓝靛草。蓝靛草茎叶在清水中浸泡发酵,水变成深蓝色后,其底层的深蓝色泥状物就是染料膏体。

  “入染前,将棉线打湿,线团能更好吸收颜色;染料中加入草木灰水,能更好固色。”刘伟童将一捆棉线放入染料中,白色棉线逐渐变色。“蓝靛染料染一次深一次,一般要经过十几次反复浸染。”

  不同颜色有不一样的染色工艺。

  制作黄色和绿色染料多用捣舂法。黄色染料以黄姜为原料,把黄姜的茎块放在木臼中捣碎,倒入清水搅拌均匀即可。绿色染料可以使用辣椒的叶子。

  制作红、褐色系染料用的是苏木芯。将苏木芯切小片,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水煮沸一小时慢慢变成红色,再将棉线放入不断搅拌染色。调整染线次数、热染的时间可以将线团染成棕红色、深红色、暗红色。

  “植物染色的偶然性较大。” 刘伟童介绍,因原料、气候、习俗等存在差异,染料的运用也有差别,染色效果就有了更多可能性。

  传承创新,走向国际

  看到“村秀”成功举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陈达谞打心底里高兴。他多年来收藏的黎锦穿在了朋友、邻居身上,在T台上频频亮相。他说:“比起放在柜子里,这些黎锦更应该被人们看见。”

  作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的教师,陈达谞时常下乡教学。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海南省的黎族村落。对他来说,下乡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有些濒临失传的技法只有村里的老人会。我学会后,回到学校,再教给学生。”

  李天民是陈达谞的学生,在一场省内织锦比赛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编织技术——反面提综。这项编织技艺只流传在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一个村。于是,李天民想方设法联系织者,自带材料登门拜访。最终村民被他的诚意打动,全村的织者都来演示。

  “只要肯学,黎锦技艺就不会失传。”陈达谞说,现在的黎族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古老的民族瑰宝。

  五指山市设立了22处像陈达谞工作室这样的非遗传承学习场所,全市掌握黎锦技艺的人数超过3500。“年轻人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黎锦需要‘新鲜血液’传承创新。”五指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宇钊说。

  2023年8月,为推动黎锦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五指山市与意大利一所时尚教育学院合作,选拔30名黎锦技艺人才免费接受培训。陈达谞与黄慧琼入选培训班,重新回到课堂,成了同学。

  “老师分享了很多设计理念和技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陈达谞笑着说,课堂上不仅有非遗传承人,还有全省黎锦相关产业的从业者,学习之余相互交流,收获颇丰。

  在“村秀”特别专场活动当晚,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在T台上得到了展示,其中不乏箱包、帆布袋、抱枕等文创作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对黎锦文化最好的传承。”黄慧琼说。

  王宇钊介绍,2023年来,五指山市先后派出4批69人次的非遗人才,赴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进行非遗服饰及技艺展示,参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文化宣传推广等活动。“赴海外交流,不仅能让更多人认识黎锦、了解黎族文化,非遗传承人们也会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理念。”

  如今,黎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千年技艺正不断焕发出崭新生命力。

  (孙海天、毛亚晶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6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省级名单!烟台高新区1家单位入选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哲 于亮)近日,山东省大数据局公布第一批山东省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池名单,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成功入选。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定位为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相结合...

文明厚度传递城市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文明,是有爱的“双向奔赴”,珍贵而有力量;文明,是鲜明的“内在气质”,幸福而有温度。7分钟,能做什么?对于姜昭鹏和王涛来说,7分钟,是救回一条命的善举,是对文明最直抵人心的...

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检察院携手启动“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 徐彩霞)5月22日,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启动了一项旨在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创新项目——“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此次协作聚焦于宁夏引黄古灌区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去年11月1日从广州正式出发后,截至目前,“雪龙2”号破冰船已经航行了7个月。回顾整个航行,“雪龙2”号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完成了哪些任务呢?“雪龙2”号机动驾驶员 陈冬林:我们纬度是南纬64度50分,在浮冰区里,涌浪明...

非遗为媒,广东佛山百名青年“锦鲤传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邓家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鲤遇蘇村·良缘天成”520佛山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开展,来自广东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单身青年现场联谊交友、心动互选。...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开发血糖监测“黑科技”

  本报讯(通讯员 曾文萃 记者 黄星)对全球8亿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每日的“必修课”。重度糖尿病患者甚至每天要测7—8次血糖。然而,传统指尖采血疼痛且费时,进口动态血糖仪价格高昂,国产设备普遍存在测不准的问题。...

上海浦东青年用金点子“焕彩”城市

本报上海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将传统创业孵化平台焕新升级为青年创聚空间;融合历史文脉与青年活力,打造青年街区“舞台空间”;重构租赁社区,打造共享自习室、宠物友好区域;将公园“搬进”医院,探索改善青少年...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 “蔚蓝地球·共同守护”环保主 题“河狸”儿童课堂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孙嘉伟)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环保主题“河狸”儿童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树立环保理念,引导家庭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建设生态文明社区。课堂第一环节是沉浸式科普讲座。志愿...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储粮守护舌尖幸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只见方方正正的高大平房仓、圆柱体形状的浅圆仓里,粮食满仓,让人安全感满满。而在这些传统样式的粮仓附近,另一组“膀大腰圆、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红色教育与生态守护同行,主题党日深化作风建设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 张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崇湖湿地公园与抗洪纪念馆开展“守纪律 强担当 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将红色精神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纪律作风走...

2024
01/06
08:26
浏览量: 446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