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美丽海湾是怎样建成的?——福建美丽海湾建设一线采访见闻

美丽海湾是怎样建成的?——福建美丽海湾建设一线采访见闻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4-01 07:51:27 | 点击:4415

新华社福州3月31日电 题:美丽海湾是怎样建成的?——福建美丽海湾建设一线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高敬

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

记者近日随生态环境部在福建省厦门和漳州市东山县等地采访了解到,这里大力进行岸滩治理,持续改善海湾生态环境,描绘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图景。

海洋垃圾治理成效明显

一个电子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厦门海域水文、洋流情况,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通过海岸边的摄像头随时巡视海面,还可以依托大数据研判海漂垃圾来源和流向,及时安排清理。

这是记者在厦门市环境卫生中心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看到的情景。

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厦门市建立了专业海漂垃圾保洁队伍。目前,管理站拥有机械化船只、巡查快艇和小型保洁船,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约3000吨,实现海漂垃圾的海上收集、陆上处置。

据管理站负责人介绍,过去打捞海漂垃圾,只能靠经验找、靠肉眼看。现在有了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更先进的打捞设备,打捞效率大大提升。2020年,厦门市海漂垃圾密度240.38平方米/公里,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至96.63平方米/公里。

此外,厦门还设立了沙滩岸线保洁队伍,配置沙滩保洁员约580人,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收集处理辖区沿岸垃圾,保持沙滩洁净。

在海洋垃圾治理中,注重社会力量参与,是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做法之一。

游一谦是东山县海洋保育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记者采访时,她正在捡拾海滩上的垃圾,收集废弃的碎玻璃。

她告诉记者,本来是垃圾的碎玻璃,经过海水冲刷变得圆润,可以加工成项链、耳环等首饰,也能变身为装饰品,向人们传递保护海洋的理念。

游一谦介绍,协会经常组织志愿者进行捡拾岸滩垃圾的公益活动,还有志愿者潜水去捡拾海底的垃圾。“从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参加,到后来几十上百人参加活动,清洁海滩、保护海洋的理念正被更多人认可。”

海陆统筹治理入海污染

漳州市东山县,海水澄澈,浪花洁白,令人心旷神怡。近处沙滩上,不少游客在争相拍照;远处海面上,帆船游弋,点点帆影与蔚蓝大海相映成趣。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近年来,东山县推行“城乡一体、供排水一体、景溪一体”,投资大量资金建设城乡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在仅有22万人口的县域内布局了4座污水处理厂和多个村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县污水100%收集处理,为提升海湾水质打下基础。

曾经,厦门也面临入海污染的难题,大量生活污水直排,严重影响近岸海域水质。

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高崎水质净化厂,是厦门近年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重要工程之一。这座净化厂一期工程采用半地埋式布置方案,从外面看就像一座花园。2023年,净化厂日均处理水量7.60万吨。

据介绍,高崎水质净化厂建成后,不仅解决相关片区的污水处理问题,改善了同安湾南部海域生态环境,并通过厦门岛内3座水质净化厂的互联互通主干管网,增强了本岛污水处理系统的统筹调度处理能力。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介绍,2020年以来,厦门市新增投资170.9亿元,新改扩建16座水质净化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5万吨/日,新建改造污水管道688公里,确保污水“截得住、送得走、处理得了”。

目前,厦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市建成区已无黑臭水体,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重现水清滩净的美景。

“靠海吃海”走出新路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东山县,一些海湾曾经养殖网箱密布,不仅影响了沿海的景观,养殖污水等还对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沈东勇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自1998年开始就从事鲍鱼养殖,不仅风吹日晒地辛苦劳作,还要承担台风天气影响和市场行情波动等风险。

2019年,当地开展养殖清退,沈东勇也告别了多年的养殖业,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民宿。2023年夏天,他家民宿的十几间客房都爆满,一家人不仅收入比之前更稳定,日子也更轻松了。

站在马銮湾的沙滩上,他笑着说:“之前我们还不理解,养殖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清退。现在我们才真正体会到,生态环境好了,游客都喜欢到东山来玩,我们的生意就能更好!”

如今,马銮湾周边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是国家帆船帆板运动训练比赛基地,每年常态化举办国家帆船帆板、风筝冲浪等赛事活动。

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东山县的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2023年,东山县接待游客逾8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9亿元。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正在探索一条从“靠海吃海”到“人海和谐”的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卢小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资企业为巴基斯坦青年学子搭建成才平台

  5月27日,人们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参加中资企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由全巴中资企业协会和巴基斯坦国家职业与技术培训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会27日在伊斯兰堡巴中友谊中心举行。  新华社发(艾哈迈...

雄忻高铁河北段建设扎实推进 (1/7)

  5月27日,中铁十八局集团的工人在雄忻高铁河北段站前四标建设工地施工(无人机照片)。  目前,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中铁十八局集团等多家单位承建的雄(雄安新区)忻(忻州市)高铁河北段工程正在按照建设节点要求...

就业安居促发展 多元升学谱新篇

——聊城市就业安居促进适龄青年升学就业说明会圆满举行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2025年5月24日下午2点,就业安居促进适龄青年升学就业(聊城)说明会在聊城市顺利召开。本次说明会由龙口市龙帮助就业安居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主...

踏入茂名上瑶台

荔香入梦 踏入茂名上瑶台,万千荔树锦花开。四方八面赏鲜果,几度飘香入梦来。        红荔花开春暖贯东风,万绿丛中果渐红。不息川流睁眼望,荔枝叶下挂灯笼。    &n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5·25” 爱肤日宣传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爱肤日,今年全国爱肤日主题为“安全用妆,量肤而行”。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推动化妆品安全社会共治,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5·25爱肤日”...

一针通玄 针灸“重新编译”的健康编码

      每日新闻讯  (记者:胡宏伟  通讯员:姜磊  邵慧琴)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在淳安当地中医院针灸康复诊室内,患者安静趴着,中医师手捻细如发丝的银针,锁定穴位后,精准

押运平凡行车路 百万里程我守护

每日新闻网讯:(唐海东  李天有) 刘莎莎,男,2008年参加押运工作,现任焦作金盾保安集团公司押运部解放守押大队高铁车组驾驶员。每天早晨6点40分,集团公司押运部解放守押大队高铁车组驾驶员刘莎莎都会准时到岗,...

省级名单!烟台高新区1家单位入选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哲 于亮)近日,山东省大数据局公布第一批山东省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池名单,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成功入选。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定位为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相结合...

文明厚度传递城市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文明,是有爱的“双向奔赴”,珍贵而有力量;文明,是鲜明的“内在气质”,幸福而有温度。7分钟,能做什么?对于姜昭鹏和王涛来说,7分钟,是救回一条命的善举,是对文明最直抵人心的...

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检察院携手启动“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 徐彩霞)5月22日,宁夏渠首管理处与青铜峡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启动了一项旨在深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创新项目——“九渠青绿”公益诉讼协作。此次协作聚焦于宁夏引黄古灌区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

2024
04/01
07:51
浏览量: 441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