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以数字之光点亮演艺之美(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以数字之光点亮演艺之美(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4-05 10:27:38 | 点击:4922

  北京国家大剧院对演出进行“8K+5G”直播。
  侯 宇摄(影像中国)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赴主火炬塔。
  曹俊杰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数字技术带来演艺创作、演艺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艺术创意与科技手段的相互融合,为演艺精品的诞生提供更为绚丽的舞台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随着文旅产业从观光度假向文化体验转变,文旅演艺领域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的趋势愈加明显,演艺与科技越来越深度绑定

  推进演艺装备研制,加快研发数字演艺支撑技术和平台系统,舞台演艺的集成创新势在必行

  

  这两年,国内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各类型演艺精品不断涌现,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40余万,票房收入500多亿元,观演人次超1.7亿。在这喜人的发展态势背后,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技术带来演艺创作、演艺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艺术创意与科技手段的相互融合,为演艺精品的诞生提供更为绚丽的舞台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新时代打造舞台演艺的“科技范儿”,培育演艺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将使剧场更具吸引力,使演艺精品更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线上线下并举,演艺佳作惠及更多观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发展包括数字演播在内的新型文化业态。与此同时,文化消费日益强劲,人们对高品质演艺的需求日益突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文化与科技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成为当前文艺演出的重要趋势。线上演播近几年表现亮眼,“云演艺”形式层出不穷,“云观剧”“云赏乐”等成为人们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内线上演播的践行者,于2020年开启线上系列演出,2020—2023年间已累计播出近200场,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艺术形式,全网总点击量超50亿。国家京剧院推出的京剧《龙凤呈祥》线上演播,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的《舞上春》展演,以及“大戏看北京”云演播等,都成为展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艺术实践。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的“双演”合璧,获得3亿多人次观看。线上线下并举,扩大了艺术的受众面,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艺术盛宴,演艺佳作得以惠及更多观众。

  作为线下演出的延伸,线上演播并不只是载体和场景的转换,也不是对线下演出的简单复制,而越来越凸显其适配互联网环境的生产传播特点。比如,通过镜头语言的二次创作、虚实融合的场景重构、自由视角切换等技术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的观演体验。再如,利用“云包厢”“云呐喊”等实时交互模式,拉近观演距离,丰富观演互动。

  线上演播不是简单的“演出上云”,而是“云上演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统计显示,我国现存300多个戏曲剧种绝大多数都已亮相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千位专业戏曲演员常年在直播间进行线上表演。戏曲短视频、戏曲直播吸引了海量观众,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尤为突出。用好线上演艺,对改善濒危剧种的生存发展状况、推进剧种保护传承、拓展剧种的“演”“看”“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台上台下打通,沉浸式演艺向纵深发展

  一部演艺发展史也是一部舞台变迁史,剧场形态随时代、技术和文艺欣赏方式的变化不断更迭。在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深度介入的今天,艺术家正积极进行各类型创作革新,尝试突破固有的演出形态,创新舞台载体,不断延展舞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潜力。

  “镜框式”舞台作为经典的舞台空间形式,正在被打破。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众多新作品的探索重点。近年来一批沉浸式戏剧空间涌现,尝试重塑剧场观众座席与表演舞台之间的空间逻辑,在此基础上,强化深具代入感和交互性的沉浸式体验。

  大门缓缓推开,黑暗中逐渐亮起一盏马灯,两侧显现出一个个红军战士的全息影像,革命风云如在目前。这是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演艺作品《红飘带·伟大征程》的开场。这部作品集合了人工智能、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三维声场等科技手段,通过场馆空间、现场表演和全息影像,一步一动景,带观众步入历史现场。

  位于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将写意、留白的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打造108个情境空间,让观众在不同剧场中行进式观看,出入历史与现实之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实时互动等技术手段在剧场的运用,实现了对古典文学经典的艺术升维。

  随着文旅产业从观光度假向文化体验转变,文旅演艺领域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的趋势愈加明显,演艺与科技越来越深度绑定,出现了一些剧场定制戏。如在一些可旋转剧场里,观众席居于剧场中心,舞台围绕着观众席360度环绕式展开,观众席座位也可以360度旋转。借助全景舞台,不仅能更逼真地呈现跌宕起伏的故事,还能更自然地完成场景的更替与变换,减少传统戏剧演出过程中暗场换景的中断,带来“一镜到底”的酣畅感。

  舞台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戏剧创作的方向。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在不同房间内进行,以一间连着一间的“舞台”邀请观众进入,观众成为故事的共同创作者,其选择和行为可以决定剧情的发展。这种创作方式要求更多的故事分支和场景,创作者在戏剧中加入互动叙事,确保每个观众都有独特的角色体验。可以看出,舞台的变化让演艺形态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不同艺术媒介彼此打通、相互作用,共同丰富着审美体验。

  数实相融相生,舞台演艺集成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认知的过程也在发生变化。在艺术认知中,真实与虚拟之间不再界限分明,数实融合因而成为艺术创作的新趋势。混合现实实验戏剧、虚拟演唱会等就是典型例子。虚拟演唱会通过对演唱会进行数字建模,再应用于舞台,营造极具冲击力的舞台光影和空间感,带给现场观众亦真亦幻的视听体验。

  在这种数实融合的背景下,演艺的参与主体也在发生变化。登台演出的并不一定是真人演员,而可能是数字人。年轻观众对数字人的接纳程度与日俱增,一些虚拟歌手在青年人中较有人气。通过运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动画技术、全息投影、实时动态捕捉等,可以为数字人构建瑰丽无比的舞台背景,设计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赴而来,奔向“大莲花”上空,跃入185米长的立体网幕,和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这次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成就了场内外观众同屏互动的经典。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矩阵化应用,演艺领域将会不断加速场景更新、舞台更新、体验更新。推进演艺装备研制,加快研发数字演艺支撑技术和平台系统,舞台演艺的集成创新势在必行。在剧场演出、实景演出、沉浸式演出、交互式演出百花齐放的今天,探索艺术、科技、装备、管理集成创新的新机制,将推动演艺领域不断出新出彩,衍生更多文化消费场景。

  当然,技术应用归根结底是为故事、为表演、为艺术服务的,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是数字演艺发展的内在要求。期待在科技赋能艺术的过程中,有更多创作者顺应时代潮流,善用科技手段,带动演艺行业提质升级,打开新的艺术维度和创新空间,以数字之光点亮演艺之美。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资金“活水”加码资本市场 融资融券余额破两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央视网消息: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上升态势,7月,A股新增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超70%。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多空力量对比的融资融券余额总和也在近期创下近十年新高,投资者活跃度明显提升。在北京市朝阳区...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日前,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峰涉嫌职务犯罪案一审开庭,该公司中层副职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7人在庭审现场旁听。按照省纪委监委要求,该公司随后召开警示教育暨党委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引导党员干部...

“太空健身房”升级,都有哪些锻炼器材?“太空健身”为何如此重要?

  今天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当我们在地面锻炼、挥洒汗水时,“太空出差”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也会进行运动健身。为什么在太空也要锻炼?“太空健身房”里都有哪些锻炼器材?  “太空健身”为何如此重要?  在地球上,我们...

韩“金建希特检组”:尹锡悦拘捕令失效 将探讨直接起诉方案

  韩国负责调查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相关案件的“金建希特检组”当地时间8日通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的对尹锡悦的拘捕令当天失效,将不再考虑申请拘捕令,将探讨尽快对其提出起诉的方案。(总台记者 张昀)

慕振亮入选烟台市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推荐对象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通讯员 潘静宇):根据烟台教育发布消息,高新区益文小学教师慕振亮入选烟台市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推荐对象。慕振亮,男,汉族,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益...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

  暑期,中小学生闲暇时间多,出行、出游、在家独处时使用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概率大,一些不法分子在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动起了歪心思。  租借学生微信号、盗取儿童电话卡、打着“兼职”名义诱导未成年人拨打诈骗电话……不法...

聆听跨越时空的家风故事

  “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清水堪洗脚,门前大树好遮阴……”在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兰馥冲,这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写的诗,被谱成歌曲传唱。  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屋,前临农田,后依山坡,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这就是谢觉哉...

哈尔滨公安出入境为打造新发展高地注入新动能

每日新闻网黑龙江讯  边龙、惠小龙       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聚焦群众关切,以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升级为突破口,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压缩办理时限、拓展“

“人生这么短,去尝试,去做吧!” 总台专访《浪浪山小妖怪》导演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导演於水说,这些没有任何光环的小妖怪,其实就代表了芸芸众生,争取让大家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浪浪山则代表了一种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我们太多时候被自己所束缚,但其实有些事情完全可以...

正值三伏天,推荐你一件战国“驱蚊好物”!

正值三伏天,蚊虫活跃当你在喷花露水、点蚊香时2000多年前的楚国贵族微微一笑:推荐你一件“驱蚊好物”还是自带香气的那种三个看点带你认识凤纹熏杯战国“驱蚊好物+香薰机”熏香袅袅,告别蚊虫烦扰!战国时期夏季是楚地蚊虫的繁衍期...

2024
04/05
10:27
浏览量: 49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