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桂华:客观看待农业现代化与“老龄化”

桂华:客观看待农业现代化与“老龄化”

来源:环球时报 | 时间:2022-09-30 13:00:05 | 点击:781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桂华 | 时间:2022-09-29 | 责编:申罡

文 | 桂华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为13.6%,这个数据引起舆论的一些讨论,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它,需要放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生产力的提升,我国农业开始逐步进入到“第二次飞跃”,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农民开始大规模进城甚至融入城市生活,乡村的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农村面貌经历了彻底改变。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三农”问题在未来的很长时期内将依然存在。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单兵突进,需继续统筹各方面的工作。

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现象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就业或生活,乡村人口出现了年龄结构老化,“老人农业”越来越多。农业从业人口平均年龄还会进一步提高,但这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农业人口老化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按照市场机制自然配置;二是农业机械化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所消耗的直接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中老年人适应农业的能力提高;三是乡村和农业尚不具备吸引年轻人的条件。

当前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的种植,在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90%以上机械化率,不少地方都存在70岁左右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老人农业”的主要环节通过社会化服务完成,农业生产早已过了“肩挑人扛”阶段,对体力的要求越来越低。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也都存在农业从业人口老化的现象。这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并不低。农业从业人口年龄老化并不代表农业现代化无法推进。

站在农业从业者的角度看,农业劳动力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从事农业创新经营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专业户;第二类是负责田间管理、从事普通大田作物种植的一般经营主体。前一类农业从业者需要较高专业技术和充沛精力,而后一类从业者并无年龄和能力上的特别需求。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要义是保障粮食安全,这使得普通农业形态占主体。站在粮食种植的角度看,建立在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基础之上的农业从业人口老化并不构成严重问题。

当前出现的农业劳动力老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家庭分工有关。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农村自发形成了“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模式,即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和进城,中老年人务农和留守农村。这是农民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和降低城镇化风险的理性选择。城镇化不会一蹴而就,农民因此也不会选择断根式的进城。在此渐进城镇化阶段,农业不仅给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而且为所有农民提供了退路和安全感。中国的快速现代化要建立在以农民为主的安全感获得的基础上。

按照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可分两步走。第一阶段,推动城乡关系基本稳定下来,农村人口减少到一定规模,为农业彻底转型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农业需要发挥就业吸纳和社会风险缓冲的功能。另外,还需着重谋划农村养老问题,可将农业与养老结合起来,通过国家扶持、以村社为载体、以农业剩余为滋养,将乡村建设成为应对我国老龄化的主阵地。第二阶段,随着现代化推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农业作为社会退路和风险缓冲的功能逐步弱化,有条件从单纯提升农业效率的角度设计政策。可顺应农村人口减少趋势,构建更加专业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农业领域,让农业变得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编辑:唐玲

【作者:桂华】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九成多受访家长肯定让孩子接地气成长重要

  让孩子自己做一顿饭,让孩子亲手种植一种作物……近年来,不少家庭越来越注重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烟火气,在大自然中感受泥土气,接地气地成长。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6名家有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的...

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爆炸事故致3死70伤

新华社墨西哥城9月10日电(记者李欣 翟淑睿)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市长克拉拉·布鲁加达10日晚说,该市东部当天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爆炸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70人受伤。  布鲁加达当晚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当天下午,一辆载有液...

警惕!部分境外人员假借“探险”“慈善”等名义进行窃密

央视网消息:国家安全部9日通报了一起某境外组织派遣人员,以登山探险、慈善救助等为掩护,在中国边远地区开展非法调查活动的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境外组织长期从事对华渗透活动,在境外设立培训基地,招募人员接...

招标采购也存泄密风险 国安部门重要提示

国家安全部今天发布安全提示文章。招标采购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然而,重要敏感领域的招标采购信息也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反华敌对势力关注的重点,他们企图借此搜集、窃取、研判我相关领域战略部署、政...

我国中药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 中药生产监督有新规

央视网消息:国家药监局8日正式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对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中药的生产监管提出新要求,主要聚焦中药材源头质量和生产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

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5组卫星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9月9日3时4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7次飞行...

持续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改善城市总体面貌、不断优化 公共服务功能 万荣县全力打造黄河岸畔“最美县城”— 幸福之城图景壮阔

初秋时节,黄汾之交的后土大地绿意葱茏、天远河阔。每日新闻网讯{运城日报}  快速通道加快建设、骨架路网提升改造、市政功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持续优化、管理治理日益精细、产业就业不断壮大……近年来,万荣县按照“一轴...

英雄回家时间定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9月12日回国

记者今天(9月8日)从退役军人事务部了解到,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今年9月12日向中方移交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中韩双...

新型农机成“主角”、无人机开辟“空中走廊”……科技赋能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9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5个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凝结成霜,是丰收的时节。如今,科技赋能让收成更有保障。  新型农机显身手 秸秆变宝促增收  不断迭代的机械化收...

万国邮联:美国暂停小额包裹免税后寄美包裹量骤减

新华社日内瓦9月6日电(记者王娅楠)万国邮政联盟6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美国8月底暂停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当天,寄往美国的包裹量骤减81%;全球已有88家邮政运营商全面或部分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0日签署行...

2022
09/30
13:00
桂华
浏览量: 78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