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贵州镇宁:林权档案点“绿”成“金”

贵州镇宁:林权档案点“绿”成“金”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2-11-18 12:44:24 | 点击:920

每日新闻网:(贵州省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地形南北狭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322米,地势立体性、气候多样性。镇宁是绿色的,森林覆盖率6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5%,成功创建了贵州省森林城市、贵州省第一个园林县城。依托县域内丰富森林资源,镇宁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鸡、中药材种植、苗木花卉栽培等林下特色种养经济,以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五朵金花”为主导的精品水果种植实现产值27.28亿元,为“甜蜜镇宁”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WechatIMG1952.jpg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科学高效利用森林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社会资本与龙头企业,探索“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山上产业兴旺,林下致富路宽的多元化立体生态发展新格局。此外,该县还积极在创新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融资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金融机构+贷款人(林权所有者)+林权处置企业”的合作模式,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努力盘活县域内森林资源,着力破解林农无处贷、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不敢贷的难题。

“过去白马林场主要以售卖木材为主,后来我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林下经济发展渐成气候。但受制于缺乏资金,所有的投入都在林子上,空有大量的森林资源换不了钱,扩大不了规模,引入不了深加工设备,我们急啊!正好这几年县里面搞了个林权抵押贷款,并为我们建立了林权档案,周转的钱一下子有了,产业规模也扩大了,解决了林业经济前期投入大、产生效益时间长的难题,收入多了,干劲更足。”镇宁自治县白马林场叶波如是说,白马林场成立于1958年,位于镇宁中北部,辖有7个工区,人工种植森林面积达到11000余亩,在建立林权档案实施林权抵押贷款的绿色金融普惠下,一笔笔绿色资金注入,一个个绿色项目实施,白马林场实现了绿色升级,书写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已成为镇宁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

林权档案是解决林权争议、确保林权顺畅流转、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针对林权抵押贷款“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机制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晰、权籍调查难、登记难等问题,该县相继制定出台了《镇宁自治县林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镇宁自治县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将林权档案工作贯穿于不动产林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全过程,与林改工作同步推进。该县林权档案内容包括从宣传发动、制定方案、初查定界、确权发证到检查验收全过程形成的材料,划分为综合类、资源调查类、林权登记类、纠纷调处类、各乡镇(村)林权改革档案类、合同类等6类。同时,为解决现有林权档案数据存储单位不一致、数字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林权登记档案查询等问题,该县还在林权档案组建工作中加快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存量档案数据整合、建库工作,通过对本级林权登记产生的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形成集合林权登记属性、图形、档案等信息于一体的电子档案成果,完成林权档案数据整理、扫描、关联挂接、质检、提交等工作,通过建立目录数据库,推动实现计算机目录检索。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2022年以来,镇宁自治县进一步加快林权流转平台建设力度,以更好地为林权流转提供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政策法律、变更登记等综合服务。针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抵押物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等短板弱项问题,在综合分析研判基础上,该县近期还制订出台了《镇宁自治县林权抵押处置试点工作方案》,重点就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服务林权改革作出进一步细化安排,明确林权抵押后,作为抵押的林权仍然由借款人继续管理,处置公司要对抵押的林权专门建立档案,监督借款人对抵押物做好日常管护、培育,确保抵押物能按预期正常生长。同时,还要求林权处置企业负责对林权抵押物建立档案,跟踪记录,加强监管,确保抵押物资产安全。

集体林权改革放活了经营权、激活了乡村绿色经济,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以档为“凭”、立“档”为信,通过将档案工作全面融入到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处置企业三方协议各阶段和影响要素的全过程,提高了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增强了金融机构对林权贷款认可度,林权档案让一座座青山变成真正可以随时取钱的“绿色银行”,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拓宽小微企业和农户林权融资渠道探明路径,努力实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涵养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群众,为全县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壮大提供不竭动力。去年,该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10.04万亩,特色经济林达到40.44万亩,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2.81%,位居安顺市第一,林下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7.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并荣获贵州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

 

编辑:唐玲 

 

 



【作者: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年报宣传活动,助力企业诚信经营

每日新闻网讯(邹妮娜)为推进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活动,强化市场主体年报意识,5月16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与南平镇个私协会联合举办“年报增信,服务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多形式宣传,服务更贴心。活动现场,该所携协会10余名理...

2022
11/18
12:44
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浏览量: 9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