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秋分:秋色平分 养阴补津

秋分:秋色平分 养阴补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9-20 17:35:31 | 点击:1555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咀下村,金色稻谷与民居相互映衬,一幅和美乡村丰收画卷映入眼帘。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咀下村,金色稻谷与民居相互映衬,一幅和美乡村丰收画卷映入眼帘。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古侗寨村民在晒秋。尹序平摄(人民视觉)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古侗寨村民在晒秋。尹序平摄(人民视觉)

9月17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长宝营子乡骆驼山子村村民采摘丰收南果梨。仇一军摄(人民视觉)

9月17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长宝营子乡骆驼山子村村民采摘丰收南果梨。仇一军摄(人民视觉)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当夏日的燥热消弭于丹桂的清甜,阵阵凉风送来醉人的果香,一转眼,秋分悄然而至。

今年9月22日为秋分日,此时碧空澄澈,银杏渐黄,高粱红了,棉花白了,或浓或淡的秋色像调色板一样铺陈开来,谱绘出瓜果飘香、收获满满的丰收时节。

轻寒可人天,人间丰收时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均分,之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白天逐渐变短而黑夜慢慢变长,昼夜温差继续加大,天气逐渐转凉,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是秋季的结束,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因此,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阴阳平衡、寒暑平分的中间点,正是“平分秋色”之时。对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来说,秋分时节已不是新凉,而是轻寒,此时气候宜人,长空万里,云无留迹,一句“轻寒正是可人天”,道尽此时的疏朗快意。对南方地区而言,往往是“热至秋分,冷至春分”,秋分时暑热依然未消,而塞北此时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过了秋分,轰隆隆的雷声开始偃旗息鼓;随着天气逐渐变冷,蛰居的虫子藏入穴中,用细土把洞穴垒得结实一些、洞口开得再小一些,等到天寒再封堵洞口,准备越冬;随着秋季降水减少,夏雨遗存的积水逐渐干涸,湍急的河流变得舒缓。

“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时节。“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能避免作物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侵袭,正所谓“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播种冬小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也正忙着晚稻的收割。今年秋分,正值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百果挂树,万谷归仓,正是有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有这金秋的硕果累累。“且将一笑悦丰年”,丰收,是光阴给每一位辛劳者最好的回馈。

“秋分之时,秋已过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强介绍,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秋分起,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收”的特点,收敛阳气,滋阴润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祭月送秋牛,品蟹吃秋菜

每逢秋分,民间有不少有趣的民俗活动。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国语》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的活动。但由于每年的秋分日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便将“祭月节”由秋分日调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多地至今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后来,皇家祭月礼仪传到民间,并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流传下来,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表达美好的心愿。

从前,民间还有秋分挨家送秋牛图的习俗。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人往往是说唱俱佳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送图时,秋官会讲一些秋耕的吉祥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这种习俗也被称为“说秋”。

秋分也是大快朵颐的时节。石榴圆润,籽粒饱满;蟹肉肥嫩,色香味美……“此时菊黄蟹肥,正是螃蟹上市的好时节。”韩强提醒,螃蟹性寒,食用时一定要适可而止,脾胃较弱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南京地区秋分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在岭南地区,昔日流行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秋分那天,采来新鲜嫩绿的秋菜与鱼片煮汤,称“秋汤”,人们希望“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例如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当吃点野苋菜,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增强抗病、防病能力。”韩强介绍,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夏季的余热,多表现为温燥;秋分之后,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多呈现凉燥的特点。燥邪易耗人津液,饮食宜遵循“少辛增酸适量食甘”的原则,尽量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些酸味甘润的食物,以滋阴润肺、生津补液。此时节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秋梨、石榴、苹果、葡萄、柑橘、荸荠、银耳、莲藕、百合等,都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是很不错的选择。

登高好望远,泡脚祛虚寒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秋分时节,秋云飘逸,秋水如镜,正是邀三五好友观秋之华彩、赏世间美景的好时候。

自古以来,不少地方都有登高望远的民俗。受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影响,秋天多呈现出蓝天白云、秋风习习之景,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很适合登高望远。韩强介绍,登高作为一种锻炼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还能舒畅情志。但是,年老体弱者登高时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速度要缓,上下山时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同时可及时增减衣服以适应多变的温度。

“秋分正是‘秋日胜春朝’的时节,此时白天气温较舒适,不妨多亲近自然,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放松身心。”韩强表示,由于人体阳气处于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以“收”为主,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可以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等,特别是在公园、树林等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锻炼,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有助于增强抗燥能力,适应秋凉的天气。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白天运动时可以趁机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韩强介绍,秋分过后,随着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此时需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寒,也可以适当泡脚,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分后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早晚温差较大时,早晨可以一层一层增加衣服,中午温度高的时候,可一层一层减衣服,这样避免凉风来的时候受凉,也避免出汗过多。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无饥无忧,何为不乐?”在五谷丰登中,让我们共享硕果累累的喜悦,在明媚的秋光中,一起开启秋冬新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吴昊)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文博会传统文化项目吸引“小粉丝”

    5月24日,在文博会山西展区,彩塑艺术家教儿童制作泥塑。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2日在深圳开幕。24日适逢周六,众多市民、游客带着孩子前往文博会参观游览。文博会上展示的传统文化、非遗...

多彩民俗迎端午

    5月24日,在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的兴化书院,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包粽子。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新华社发(周社根...

为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

本报讯(记者 张纯纯 蒋亦丰)前不久,浙江省嘉善县卫健局来到杭州医学院开展春季专场招聘。去年秋招,他们也曾在此举行招聘。“我们很少一年之内连续秋招和春招都去同一所学校。”该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董琼说,“这些年我县基层医...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2024
09/20
17:35
浏览量: 15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