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大学里的勤工助学公司为何成“育人名片”

大学里的勤工助学公司为何成“育人名片”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08 12:12:40 | 点击:321

在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奉贤校区宿舍楼外的商店一条街上,每家店的门前都摆了一排由学生手绘的招牌,各种画法、热词惹人注目。学生自助超市、文印社、咖啡屋、文创商店、正装租赁店……这些小店都是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的业务,从进货到定价,再到卖货获利,完全由学生自主运营。在这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岗位劳动获得奖助学金之外的补贴。

这家“校园公司”见证了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30年来实现从“保障型”到“发展型”的转变。公司每年为学生提供超2000个工作岗位,共惠及学生25.3万人次,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木纳瓦尔·木沙、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杨孟平、“上海市领军人才”谢应波等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从这里走出。如今,这家公司也成为华理的“育人名片”。

1994年,华理成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成为全国首批统一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我扶助、服务社会等工作的高校之一;1998年,建立首个校外勤工助学基地;2006年,成立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勤工助学实业集团;2014年,成立首个校内创业工作室;2021年起,勤工助学正式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从资助发展向劳动教育转变。

2021年,华理依据《本科生“美育”和“劳动教育”学分修读暂行办法》制定《勤工助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将勤工助学正式纳入劳动教育学分体系。自纳入劳动教育学分体系以来,累计已有3316人次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劳动教育学分。

在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打工”的学生,不仅有学分,体验感也很真实,从管理架构到企业文化,公司该有的,这家“校园公司”一样都不少。

学生担任经理,设计实施、货源采购、商品摆放、内部管理、销售服务、财务结算等所有流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勤工助学事务办公室下,还设有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行政部、物流仓储部、创意工作室等10个部门。

公司每月评选“优秀实体”和“星级员工”等,每年评选“勤工助学工作奖”和“荣誉勤人”,举行“勤工助学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选树优秀勤人典范。定期推送“勤人专访”,汇编《勤业勤行》《寒梅吐蕊》等文化专刊,拍摄《匠心》等劳动主题视频作品,记录学生劳动风采。

公司“像模像样”,学生经营有方、商业嗅觉灵敏。

“晚上泡面销量好,所以我们会在晚上将泡面货架补得十分齐全,以便大家选购。”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刘驰是超市经理,商品如何摆放、什么商品可以加大进货量、什么时候拿什么产品做促销冲销量,他心里都门儿清。刘驰和超市收银员、理货员的时薪是24元/小时,多劳多得,月薪在600元至1000多元不等。

超市隔壁的正装租赁店“益彩坊”就是学生瞄准师生答辩、会议、晚会等活动的需求,开设的店铺。这里租赁一套西服的价格是40元/天,还有可供搭配的衬衣及领带、皮鞋等。

最近,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馥闲雅舍咖啡馆里,来自华理食品专业的学生经理研发的冬季新品上架了,“知识拿铁”、菠萝热红茶,扫码就能点单。这里每月的营业额约3万-5万元。

在华理勤工助学事务办公室,物流仓储部经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杜远辉正对着电脑,整理近一周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所有相关物资的出入库情况。这个工科生几乎把自己生生练成“总会计师”。

在华理,勤工助学已成为一种全链条“育人方式”。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内各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模式,多为“学校给岗位、学校发工资”,像华理这样“把公司交给学生运营、学校负责监督管理、学校补贴工资”的模式并不多见。

华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曦介绍,中心根据“专业对口”原则,开设和学生专业相适应的勤工助学岗位,将勤工助学与专业认知、科研创新、就业目标和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岗前培训、竞聘上岗、专业培训、岗位督查以及换届选举,一整套“闭环”助力学生提升技能、激发学习内驱力。

比如文创商店“创意空间”售卖的文创产品很多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所学校连续7年开展“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学生设计的作品,变成可以售卖的文创产品,拿到小店销售。

这里也是个“孵化器”,出过上市公司董事长。2000级学生谢应波来自山区,入学第一个月就找到了勤工助学工作,当过送报员、搬货员等,后来还创办了学校第一个“电脑吧”。毕业后,谢应波与同学一起创办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该公司成为科创板首家“科学服务”上市公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何奕辰 俞佳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

本报讯(记者 张纯纯 蒋亦丰)前不久,浙江省嘉善县卫健局来到杭州医学院开展春季专场招聘。去年秋招,他们也曾在此举行招聘。“我们很少一年之内连续秋招和春招都去同一所学校。”该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董琼说,“这些年我县基层医...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2024
12/08
12:12
浏览量: 3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