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重大,1929——一部高校原创文献话剧热演5年背后

重大,1929——一部高校原创文献话剧热演5年背后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5 12:13:53 | 点击:397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大幕拉开,时间随着话剧的演绎回溯至1929年。彼时,山河破碎,帝国主义觊觎中国领土,不断从各个领域蚕食中华肌体……有志之士意识到教育的巨大作用:只有培养造就大批德智双全、威武不屈的人才,才能担起抗争复兴之大责。

“以西南交通最便之域,文化输入首当之冲,当有完备弘深之大学一所,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重庆大学创校先贤之声,穿越90余年,经话剧舞台上的后辈青年演出,重新响彻重庆大学上空。

《重大·1929》于2019年首演,已累计演出20场,观众逾3万人。先后有来自14个学院、22个专业的230余名重庆大学学子在台前幕后参与剧目,合力将以建校兴学为内核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搬上舞台、走入人心。

“舞台上的校史课”

随着《跟着你到天边》的音乐,创校先贤们随着舞台中央的平台缓缓出场,背景中的文献文字越来越清晰直至扑面而来,在高呼建校宣言的呐喊声中,剧情进入高潮……今年,正值新中国75周年华诞、重庆大学建校95周年,这场话剧成为“百花齐放庆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的开幕大戏。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剧场共有3层、1350个座位。偌大的剧场,一般在举办新年晚会或全校学生参加的讲座时才会满员。

开幕大戏现场,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响起掌声。观众除了新生,还有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成员朱之洪与沈懋德两家的后人,以及重庆大学和重庆市文联、文化旅游委、教委的有关领导。

“每一场有1000多个观众,演出了5场,基本覆盖全部新生。”《重大·1929》导演、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队艺术指导王宏亮说。

新生在上大学前接触话剧、了解校史的机会不多,多数是第一次看话剧。有学生和同伴商量,如果还有场次要来“二刷”。每当听到类似反馈时,王宏亮心中就有石头落地的踏实感。

以话剧重现历史,能否在习惯手机小屏看剧的时代“先声夺人”?能否把95后、00后年轻人留在座位上90分钟?能否经得住各界人士特别是先贤后人的检视……2022年6月,刚接到导演一职的王宏亮心里没底。

在2023年的演出中,建筑城规学院2020级学生曾海山担任执行制作人。经过反复排练,他已无比熟悉剧情,但建校“四学士”振臂高呼建校宣言的情景,每次都让他动容,“我们研究重大历史,演绎重大历史,意在凝练传递前辈们锐意进取的决心和复兴民族的热忱。”

美视电影学院表演专业2019级学生陈星霖曾不止一次参演这部话剧,他饰演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沈懋德。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为创办重庆大学,沈懋德谢绝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聘请。重庆大学建立后,他担任教务长,后积劳成疾,37岁病逝。

作为沈懋德的饰演者,陈星霖在阅读剧本时就感受到创校时的事务繁杂和创业维艰,联想到现今自己在学校的一切,体会到“这是前辈铺下的康庄大道”。

“《重大·1929》是重庆大学的历史也是重庆的历史,希望这部话剧能够面向社会大众,让每个人都更了解重大、了解重庆。”朱之洪的第四代后人张晓看完话剧后评价。

朱之洪是重庆大学建校“五老”之一,也是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孙中山曾手书“海阔天空”“天下为公”两幅横额赠予他。

张晓说,此剧的创作团队里都是年轻人,从编排到表演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用心,全剧高度还原历史,在场观演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为什么是1929

重庆大学将《重大·1929》定位为原创文献剧。“将创建重庆大学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之上。”重庆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先辈们革命奋斗史的深情致敬。

为什么创办重庆大学?当时社会各界对重庆大学的期望是什么?主创团队尝试像创校先贤们一样思考问题。这部话剧的主要受众是学生,王宏亮用“让同学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概括这个话剧作品的“最高任务”。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话剧队演出过《重庆往事·红色恋人》《重庆家书》《何鲁》等话剧。这些剧目围绕爱国救亡、科教报国等主题。其中,《何鲁》的主人公何鲁是重庆大学第五任校长,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是将现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该剧近期入选2024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名单。

创作《重大·1929》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持对历史资料严谨考证的态度,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力求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能精准还原当时的情境,让文献剧真正成为历史的“代言人”。

重庆大学档案馆记载,1919年五四运动迅速从北京扩展到全国,重庆也经历了大震动。当年5月20日,重庆各校学生代表集会,“痛陈时弊”“谋振兴之法”,决议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并于24日开会正式成立川东学生救国团,发表“川东学生救国团之宣言”和“哭告同胞书”,“以维持国际交涉为政府后盾,以收回一切不平等条约为宗旨”。

重庆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重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市民、士绅相继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重庆国民自强会”,办起《救国日报》,演出《高丽亡国记》等话剧,印发大量传单,以激励民众的爱国心。

“是诸所作,皆枝节也,根本建设,厥在人才,人才之深造,端资最高学府。”1929年,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发布建校宣言,言明办高校、育人才乃是民族复兴、国家建设之根本。

筹备委员会在宣言中反复向民众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例如:“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必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世界所以进化无疆,国家所以长存不敝,胥赖于此。”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重大·1929》就是抓住了创建重庆大学这一历史瞬间。当时的创校,已将重庆学界、商界及军政界等各阶层人士,团结在反帝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汇集在重庆菜园坝杨家花园中,共图誓雪国耻、复兴民族之道,重庆大学应运而生。

在相似的空间触摸时间的烙印

作为文献剧,《重大·1929》将历史文献以报告人讲述、电子大屏展示、演员表演等方式融合呈现。

美视电影学院2021级表演专业学生潘相童在剧中饰演报告人一角,每当走上楼梯、拿取那些关于创建重庆大学的档案,“仿佛在先辈们殷切的注视中,以一种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了历史”。

由于重庆在当时的特殊地位,1929年建校以后,重庆大学或积极参与或被动卷入多场革命运动,历史的风口浪尖,总有重大人的身影。

例如沙坪坝校区寅初亭的来历。1940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重庆大学商学院首任院长马寅初因爱国行为,被消极抗日的国民党政府逮捕。重庆大学师生联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展开一系列声援行动,提议集资修建寅初亭。因当局阻挠,初建为草亭。直到1944年7月23日,琉璃瓦寅初亭才落成。

《重大·1929》剧照。重庆大学供图

重庆大学以话剧的形式传播理念和主义并非第一次,据校史馆记载,1938年至1940年寒假期间,重庆大学师生成立抗日救亡乡村宣传团,多次到重庆附近区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师生们通过教唱抗战歌曲、演出话剧和街头剧、发表通俗演讲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杀中国同胞的野蛮罪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也为日后储备人才,不甘附逆的中国大学纷纷内迁。根据校史馆的记录,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高校内迁至重庆,重庆大学拿出沙坪坝松林坡约200亩土地,供中央大学建校舍,携手办学。重庆大学逐渐成为凝聚这些院校的轴心和支点。

话剧演出中所有影像资料均为史实,例如刘湘校长聘书、建校元老合影等。剧中许多场景与编排均与现实情况呼应,如建校“四学士”在沙坪坝选定校址时,沈懋德设计的文学院与工学院位置和现今校园内的学院地址对应。

历史照进现在,也能照亮未来

5年来,多次执导《重大·1929》后,王宏亮将这部话剧称为一本教科书,“希望同学们得到启迪,也有自己的视角去解读那段风云变幻、荡气回肠的历史”。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2级智能制造专业的付梦阳,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他和剧组的同学在每次演出结束后,都会总结不足,从服装、化妆、道具以及舞美等方面加以改进,“希望大家通过话剧,感知到‘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

这句“复兴民族,誓作前锋”源于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题写的校歌歌词“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美视电影学院的学生徐嘉皓在看完《重大·1929》后,坐在台下擦眼泪。

《重大·1929》中使用的历史资料。重庆大学供图

回忆起话剧中的场景,他感受到的不是刻板说教,而是亲切——曾任重庆大学化学系主任、代理校长的彭用仪收到资助时的得意;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吴芳吉面对军阀时的不屈;曾任校董事会委员、教务长、训导长、理科主任的吕子方站在新校址上畅想未来时的激情澎湃。

在同样的校址空间上,徐嘉皓看见前辈们也曾是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也同自己一样会叛逆、会说笑。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中,他默默告诉自己,立志努力,不负所学。

就读于博雅学院的2022级学生孙嘉仪回忆起《重大·1929》,她清晰记得故事起始于女孩打开校史资料的画面、拐杖重重捶地的声音、先辈们灰白的胡须和头发。剧中没有直接展现硝烟弥漫,但有的学生在枪声中倒下,鲜血染红迷雾。

《重大·1929》中的吴芳吉给孙嘉仪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看到吴芳吉穿着长衫的瘦削身影,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但“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话语掷地有声,她惊异于瘦弱单薄的身躯蕴藏着蓬勃的力量。

“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现在仍是重庆大学的办学宗旨。

孙嘉仪在回宿舍的路上闻到熟悉的银杏味,还有丝丝缕缕的桂花香。雨丝细密,在夜色中几乎看不见。她在想,将近百年前,先辈们是否也曾在校园漫步、思索。回到宿舍,孙嘉仪在当日随笔中写下:“何其有幸,走进完备弘深之大学;何其有幸,看见他们赤血丹心的一生;何其有幸,见证百年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

本报讯(记者 张纯纯 蒋亦丰)前不久,浙江省嘉善县卫健局来到杭州医学院开展春季专场招聘。去年秋招,他们也曾在此举行招聘。“我们很少一年之内连续秋招和春招都去同一所学校。”该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董琼说,“这些年我县基层医...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2024
12/25
12:13
浏览量: 3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