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平原上的大学生,带着“山里娃”逆袭世界机器人大赛

平原上的大学生,带着“山里娃”逆袭世界机器人大赛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7 13:24:41 | 点击:211

得知自己带的4个云南深山里的小孩,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获全国二等奖的时候,郭韬激动得手舞足蹈。

1月20日,河南郑州,郭韬与4名参加初中组比赛的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她是东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的一员。今年1月,作为指导老师,她带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民族中学的4名初一学生,参加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在“BoxBot空中格斗”赛项初中组中获得两项全国二等奖。与此同时,郭韬的同学包健宏,也指导南华县第一中学的3名高中生,斩获了“TAI智慧城市挑战赛”赛项高中组的全国二等奖。

对郭韬和包健宏来说,这是他们支教过程中最“难熬”,也是不断突破自己能力边界的一段经历;对这7名参赛学生而言,这段旅程创造了他们人生中的多个“第一次”,让他们穿越大山的屏障,触碰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1月13日,云南省南华民族中学,包健宏(右一)给参赛学生讲解无人车结构。受访者供图

从山区到世界级赛场

“老师,我们坐的飞机会不会掉下去啊?”1月18日,窦润阳第一次坐飞机,“飞”往离家近2000公里的郑州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

在郭韬眼里,窦润阳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但比赛那天,这个初一的“小话痨”在赛场上异常安静。他需要控制无人机完成规定的动作,但在赛场上试飞时,他的无人机毫无征兆地坠落——这种情况从未出现在平时的训练中。窦润阳急得直哭。

2024年12月,云南省南华民族中学,郭韬(右一)给4名参赛初中生讲解编程思路。受访者供图

“其实当时我也很崩溃,但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郭韬说,她在开赛前给4个看着已经“蔫巴”的小孩拍照、加油。“不要怕,我就在对面的玻璃窗外看着你们,表现好了,晚上就请你们吃麦当劳!”郭韬拍了拍他们,坚定地说。

透过玻璃窗,郭韬的目光落在这4个孩子身上。她敏锐地捕捉到,他们每每在上厕所的途中,都会用目光寻找自己。她总觉得,自己带的这4个孩子相比赛场上的其他小孩,显得更黑瘦一些,“看起来年龄也更小”。

南华县地处滇中腹地。站在南华一中的操场上放眼望去,群山蜿蜒,环抱着高矮错落、新旧交织的房屋建筑,这片土地,九成以上的面积属于巍峨的大山。从南华县民族中学的校门走到教学楼,需上两三个坡。而南华一中作为南华县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则在这里稀少的平地上拔地而起。

南华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这里海拔高、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之称,还盛产萝卜和烤烟。聚集了彝族、白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不过,与很多县城一样,南华县也面临着“空心化”困境。据郭韬和她的同学观察,南华一中的教室里,超过一半的孩子来自乡村,其中有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许多孩子在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来之前,是没有接触过无人机的。郭韬带领参赛的4个孩子中,鲁建东就从未接触过无人机,也不曾学过编程。但郭韬还是在30多个想参加比赛的初中生中,挑中了他,并于去年12月开始进行培训。

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让鲁建东在选拔测试中脱颖而出,沉稳的性格也成了他的加分项。郭韬发现,在她询问这群初中小孩是否知道无人机时,大部分孩子都会举手,但其中很多并未真正接触过无人机,只是碍于面子才做出回应。鲁建东一次手都没有举过,但在他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怯意,反而透露出一种从容与坚定。

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训练,鲁建东从编程小白蜕变为能够独立调试代码、操纵无人机完成投掷塑料小物块任务的“小大人”,甚至萌生出一些奇思妙想,让身为自动化专业“科班生”的郭韬也感到意外。

在递交报名信息时,郭韬注意到,鲁建东填的家庭电话是一个座机号码,而其他同学填的都是父母的手机号。今年1月寒假训练期间,学校无法提供住宿,而鲁建东的家远在山区,他的父母联系了南华县城里的亲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

看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同龄人时,郭韬不知道自己带的这4个孩子会不会犯怵,但在赛后看到获奖名单时,她发现,原来他们的对手有不少来自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

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吸引了全球10余个国家1.1万余支队伍、1.9万余名选手参赛。获奖名单显示,在南华民族中学参与的赛项中,初中组共有55支队伍获奖,南华民族中学是唯一一所来自县城的学校。在南华一中参与的赛项中,共有159支队伍获奖,其中仅三四支队伍来自县城。

当山里娃遇上无人机

在熙熙攘攘的比赛现场,郭韬观察到,其他参赛队伍几乎都是由本校老师带队,只有他们是由外省参与支教项目的大学生带队。

1月20日,河南郑州,南华民族中学窦润阳(第一排左)、何罗俊毅(第一排右)、鲁建东(第二排左)、陆玉(第二排右)在比赛开始前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从东南大学所处的江苏省南京市到云南省南华县,需要飞越大别山、雪峰山、江汉平原,最后抵达云贵高原上的南华县城。这一路,对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前赴后继,连续走了12年。

2003年,为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东南大学组建了首批研究生支教团。2011年,该项目并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013年,东南大学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开启了对南华县的定点帮扶工作。帮扶工作的其中一项,就是选派学生到南华县支教——每年面向校内大三学生公开遴选,对考察合格的学生进行10个月的教学培训与实习,待学生本科毕业后,分配至新疆、云南、甘肃、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一年后,学生可返校攻读硕士学位。

12年间,已有55名东南大学学子穿越山脉,驻扎南华。

最忙的时候,郭韬连续一周晚上只能保证五六个小时的睡眠。这学期,她教两个班的英语,每周有25-30节课,备课、批作业、带机器人社团课……有时还要承担起面向全县中小学生进行科普的工作;去年年底,她经常忙得“连轴转”,在日常上课、辅导高三优等生数理化之余,她要扛起培训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的重任。

郭韬和包健宏本科主修专业都是自动化,其他4名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也都是理工类专业。因为专业最为对口,所以郭韬和包健宏承担起了带队参赛的任务。在此之前,郭韬自己也没有参与过类似的比赛。

这位来自内蒙古边塞小镇的姑娘,直到大学才接触了无人机。她的毕业设计也与无人机有关,但她自认为“没有做好”“无人机很难”。所以,在接到带队参赛的任务时,郭韬并未抱有能带孩子们拿奖的希望。

在正式开始训练前的一个月,郭韬与包健宏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研究设备与比赛内容,“只有自己先拿下了,才有可能带他们弄懂”。郭韬说。他们说的实验室,在南华民族中学的“机器人主题至善科技馆”里——该馆由东南大学出资援建,2021年12月开馆。

这座山里头的科技馆,内设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装备,定期面向全县开展科普教育、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成果展等,比赛日常的训练也在这里开展。

17岁的白族学生杨红斌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是在这里萌芽的。2022年,他在民族中学读初二,懵懂地参加了由前几届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设的机器人社团课。此前,杨红斌从未接触过机器人和编程,但由东南大学这群“大哥哥大姐姐”带来的机器人组装和操演,打开了他兴趣的大门。从初三开始,在研究生支教团的带领下,他连续三年参加了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得奖项。

山区的学生从小缺乏接触前沿科技产品的资源,但这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培训和参赛的机会。包健宏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他给杨红斌等3名高中组的学生布置完编程作业后,便去上晚自习的课了。3个小时后,当他回到实验室,发现3名学生不仅完成了代码编写,而且在运行测试时,结果“堪称完美”。

“我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

杨红斌的同学很羡慕他可以参加这样的比赛,操纵无人车完成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实际上,由于设备有限,高中组3名同学训练时共同使用一台电脑——包健宏个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和无人车等装备也是在东南大学和一些合作企业的帮助下购买的。

相比杨红斌参与的前两次比赛,他觉得这次比赛的难度陡然提升。在这次比赛中,他负责编程,此前,他几乎没有接触过代码。在包健宏的指导下,他从0开始学,一个月后,他已经能独立编程了。

这段旅程对杨红斌而言,充满了意料之外的收获。除了斩获奖项,山外的世界也让他大开眼界。这是他第一次踏入机场,昆明长水机场的规模远超他的想象,更让他惊讶的是,机场内还提供地铁接驳服务。尽管物理成绩名列前茅的他早已熟稔加速度的原理,但当飞机轰鸣着冲向天际时,强烈的推背感依然刷新了他对“加速度”的认知。

“我想到南京去上大学,那时大概也要坐飞机,就算是提前准备了。”杨红斌说,初二前他对上大学完全没有概念,参与东南大学的社团课和科普课之后,他逐渐有了“希望自己的成绩好一点,考一个好一点大学”的想法。

据郭韬观察,南华一中每年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大约20名学生能考上一本。不过,近年来该校的一本人数逐年递增,正在努力突破县中困境。

杨红斌告诉记者,他想报考和包健宏、郭韬一样的自动化专业。在杨红斌眼里,包健宏冷静、努力钻研,做事不计回报。从包健宏身上,他获得了思维的转变,不再是墨守成规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创新。

有一次,他用了包健宏教的思维方法答题,明显发现做题速度提升了许多。由于包健宏不在杨红斌就读的班级任教,杨红斌还会将“包老师”教的思维方法讲给同班的同学。“我挺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包老师那样的大学生的。”杨红斌说。

大山围住了中学,阻隔了视野。但从远方到来的大学生,跨越高山峡谷,连接起了两片原本遥不可及的土地。让这群县中的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

“很佩服老师的三观,我们也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上学期,郭韬收到了任课班级两名女生的信。她还记得,期末时她问:“喜欢化学的同学请举手。”话音刚落,无数只手高高举起。“我原本以为改变不了什么”,郭韬笑着,眼眶有些湿润。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

本报讯(记者 张纯纯 蒋亦丰)前不久,浙江省嘉善县卫健局来到杭州医学院开展春季专场招聘。去年秋招,他们也曾在此举行招聘。“我们很少一年之内连续秋招和春招都去同一所学校。”该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董琼说,“这些年我县基层医...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2025
03/17
13:24
浏览量: 2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