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守护候鸟迁飞,中国的候鸟栖息地再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守护候鸟迁飞,中国的候鸟栖息地再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7-28 15:57:44 | 点击:3457

新华社上海7月27日电(记者董雪、陈冬书、张博群、袁敏)继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等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记者近期在上海、辽宁和山东走访多个候鸟栖息地,解码世界遗产背后守护候鸟迁飞的故事。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国际化大都市为“候鸟天堂”留白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最东端,是上海的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在栖息地的生态大堤上远眺,可以看到浅滩与潮沟相间,水鸟或低飞掠过水面,或悠然栖息于草丛之间。如果是初次到来,很难想象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会有这么大一块生态“留白地”。

回溯过往,这里并非一直这样美好平静,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一度挤压了鸟类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告诉记者,保护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从控制互花米草、优化鸟类栖息地和科研监测等方面着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并趋于稳定。

保护的成效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数据显示,保护区已记录到鸟类3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十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9种,每年在这里过境、停留的鸟类约100万只次。

在受访者看来,申遗之路也促进了保护区“升级”,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功能明显提升。过去两年,保护区连续举办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邀请公民科学调查队伍进入保护区,并建成了鸟类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7月,我们的基地正式开放,以预约形式接待公众,希望以这种直观的科普和展示,帮助公众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基地工作人员吴想名说。

“如何更好地守护好这片湿地,让南来北往的候鸟有更好的栖息环境?如何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生态保护成果,体验世界自然遗产的自然之美,进一步增强市民共同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我们接下来将重点研究并付出行动。”钮栋梁说。

鸟类科普教育基地。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在飞跃渤海海峡的最近通道护鸟

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距离山东庙岛群岛仅40余公里。这条连接辽宁与山东的空中走廊是候鸟飞跃渤海海峡的最近通道。

记者随船登上蛇岛看到,退潮后的海滩上,2只黄嘴白鹭正在水边嬉戏捕食,黄色的长嘴和飘逸的冠羽格外醒目。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说:“每年5月初,上百只黄嘴白鹭飞临蛇岛,在这里筑巢产卵,繁育后代。目前正是幼鸟练习飞行的时候,它们会在8月中旬左右离开蛇岛,在大连周边的滩涂停留一段时间后一路向南,最终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越冬。”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海禀赋,造就了蛇岛-老铁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了保护蛇岛-老铁山这片万千鸟类钟爱的栖息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名片,大连市正在倾城动员。

老铁山地区历史上有捕鸟、贩鸟、食鸟的传统。1980年,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开始护鸟:禁止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护鸟队昼夜巡护,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组织志愿者进行护鸟宣传……如今,这里的偷猎野生鸟类现象逐渐减少,收缴的捕鸟网具数量也在2022年实现清零。

捕鸟的人少了,救鸟的人多了,保护区也成立了老铁山猛禽救助中心,当地市民发现伤病鸟类,总是第一时间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将伤病鸟类转送至救助中心。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近三年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蛇岛-老铁山生态修复、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为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东方宝石”在黄河口野放安家

5月23日,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朱鹮幼鸟经过22个小时的啄壳,怯生生地探出了头。这是保护区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幼鸟。这一刻,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王安东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等了太久。

王安东介绍,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宝石”之称。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朱鹮在上世纪一度销声匿迹。

2022年12月,20只朱鹮在王安东的一路护送下,从1300公里外的陕西汉中来到山东东营,与从北戴河朱鹮繁育基地来的10只朱鹮一起在黄河口安了家,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如今,朱鹮在这里安下家,还诞育了后代。

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海交汇处,拥有完整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今年鸟类迁徙季还未到来,但惊喜已有不少。5月,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副站长张树岩在日常巡护监测中发现,一巢黑脸琵鹭成功自然孵育出2只幼鸟。

“国际上常将黑脸琵鹭作为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性物种。此次发现是我们保护区生态环境向好的又一证明。”张树岩说。

近年来,保护区累计投入保护修复资金13.6亿元,连通水系241公里,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同时,建成科学生态补水体系,近三年补水5.2亿立方米,为鸟类打造理想家园。

“世界遗产是世界公认的生态品牌,是世界公认的共同财富。我们将继续用一流的保护理念、管理方式和标准做好保护工作,同时以实际的保护成果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王安东说。

责任编辑:佟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登上海东方明珠塔

2025年6月28日:一塔崩云浦岸边,明珠璀璨接江天。昨宵繁盛留疏影,今夜辉煌壮锦篇。陆嘴银楼赢万国,城隍老巷乐千欢。卧龙高架霓虹雨,魅力魔都异彩旋。

混凝土“棉花糖”为飞机筑起“温柔屏障”——国产新材料制拦阻系统让百吨客机平稳刹停

   上图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跑道端拦阻系统真机试验。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都 芃  起飞和降落是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许多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当飞机遭遇突发状况冲出跑...

山东一高校暂停期末考,应对极端高温就该果断些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迎来高温酷暑天气,防暑降温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人员高度密集的高校校园里,如何保障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平安度过炎炎夏日,引发了广泛关注。  尽管多数高校已开启暑假模式,但留校学生数量依然可观。部...

机构:暑期长途自驾游预订强劲,同比增17.5%

 7月2日,租租车《暑期全球自驾游风向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暑期长途自驾游预订较为强劲,同比增长17.5%,主要目的地为四川、新疆、重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整体来看,暑期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集中于成都、重庆、乌鲁木齐...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飞”起来看风景成为热潮

从北方的新疆,到南方的海南……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8.4万家,截至目前,2025年新增企业约1.2万余家。  ...

多地“桑拿天”来袭 如何应对“高温刺客”

 今年副高提前北抬,暖湿气流来袭,多地已提前进入“桑拿天”。一图速览如何科学应对闷热“蒸笼”体验,安全、健康度过提前到来的“烤”验!整理/朱梓轩 制图/程璨

各地频出“妙招” 带活“避暑经济”

 炎炎夏日、暑期临近,记者走访看到,景区依托生态、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避暑游,防暑消夏产品在政策红利助推下广受欢迎,城镇以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各地频出“妙招”,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有力带活“避暑经济”。  ...

避暑纳凉!来国家植物园赏绚烂夏花

【环球网文旅报道】炎炎夏日,枝繁叶茂的草木与秀美旖旎的山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吸引着人们踏出家门,探寻这自然的奥秘。国家植物园不仅是赏花观景的绝佳之地,也是避暑纳凉的理想之选,雨后露珠玲珑剔透,山间草木郁郁葱葱,池...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青年志愿者参加生态护绿行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韩英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7月1日,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委联合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40余名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在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先锋建功”生态护绿...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把废弃矿坑打造成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受访者供图  当机械巨兽成为商业街区的潮流地标,当废弃矿坑化身北欧风情的“小冰岛”,当荒芜矿山蜕变为文化度假小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蜕变,正在中国文旅版图上书写着...

2024
07/28
15:57
浏览量: 34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