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科技赋能 云南花美客自来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0到15%

科技赋能 云南花美客自来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0到15%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7 15:23:56 | 点击:366

曾在泰国留学的华人是名“花二代”,是昆明较早从泰国引进空气凤梨和龟背竹等热带植物进行种植的人。经过多年培育,他把曾经只有50平方米的花棚发展为上百亩的基地,种植空气凤梨、花烛、蔓绿绒、鹿角蕨等近200个品种,成为第一家将多肉植物带盆出口到泰国的云南企业。

华人的父亲华明升,是昆明第一批花农。1987年,在昆明滇池边斗南村自家地里,他因种植唐菖蒲成为“万元户”。后来,他种植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培育的香石兰、满天星、勿忘我等花卉。2002年12月20日,中国第一场花卉拍卖在斗南刚落成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昆明花拍中心”)进行,拍出的第一枝玫瑰就是华明升种植的。

在如今已是昆明市农民高级技师的华明升看来,科研人员是“最早把鲜花促成大产业的人”。早年间,斗南的农民只会用种菜的方式种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魏兆祥、胡虹等一批科研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改变了他们的种植方式。被华明升看作“泰山北斗”的魏兆祥,30多年前就意识到未来市场对花卉的需求,当时他就对华明升说“花卉一定会形成大产业”。

这个预见变成现实。

华明升父子曾居住的斗南,现已形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也是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斗南花卉”成为中国第一个花卉类驰名商标。

不久前发布的产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鲜切花产量189.7亿枝,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72亿元;云南自主研发培育新品种700个,获国家授权新品种占全国近50%。

一些新品种亮相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比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花卉所”)展出7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该所展区成为最吸睛的地方之一。历时5年培育出的“赤子之心”月季,花苞厚实饱满、花瓣层层叠叠,是去年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硕果累累”的花材主花之一。

“花美客自来。”花卉所所长李绅崇介绍,花卉所有8个国家级、9个省级研究中心和创新平台,10个科研基地,选育了近500个品种,占全省的50%,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转化超过100个,使云南自主品种占有率从0到现在的15%,鲜切花种苗自给率从200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80%。花卉所的技术支撑服务了云南大部分花卉企业,孵化创新型领军企业15家。

今年7月16日,花卉所与华为等多家科技企业在昆明市晋宁区开始实施花卉AI试验示范项目,通过智慧育种、智慧种植、智慧销售,提升云南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花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位于滇池西南岸的晋宁,是中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和生产的第一县,年产鲜切花56亿枝。这里聚集着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参与共建的“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俊平专家工作站等众多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他们推广的无土基质栽培、花卉新品种培育、绿色环保高效生产、环境调控、采后处理等技术,使灌溉用水亩均节约58.33%,降低肥料施用33.33%,切花亩产量由3万至5万枝提高到10万至15万枝,优质花比例由30%提高至70%,亩均产值由3万至5万元提高到10万至20万元。

在晋宁清水河村,村民们都认识被称为“花痴博士”的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多年来,他和团队走遍云、贵、川等国内蔷薇属主要分布区,采集古老月季种质资源,建立了国内最具规模的月季杂交育种基地和亲本库,收集中国古老月季品种60个,整理耐低温抗病虫亲本材料2000余个,保存科研材料超过30万份,并从中选育自主知识产权月季新品种100余个。

如今,李淑斌已在晋宁区清水河村、永德县何家大塘村、沧源佤族自治县永和新村等地建立起“产研小院”,50余名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和村民一起开展种业攻关,农民也成为科研工作的一员。2023年,“产研小院”孵化的4个研发中心总产值近1亿元,销售收入超过3000余万元。

“在村里做研究,在村里出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月季种业‘卡脖子’问题,也将种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吸引了更多人到农村去。”李淑斌说。

在做大做强花卉龙头企业的同时,科研人员也没有忘记那些种植规模较小的花农。

杰士农科云南事业部副部长吴化先,多年来一直在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土壤病虫害、盐碱等问题。她说,许多花农只有二三十亩土地,受资金限制,无法扩大农业设施,对现有土地依赖很大。但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破坏了土壤环境,影响产出。杰士农科针对每户的不同情况和重点问题,用生物活力栽培法,设计整体解决方案,让“老地新耕”,降低农户种植成本。

在昆明市嵩明县租地种花的宋彦伟,曾就玫瑰花种植问题向杰士农科云南事业部的花卉产业专员浦绍斌请教。在浦绍斌的指导下,宋彦伟结合自己土地管理的经验和杰士农科不同基地的应用案例,形成了解决自己土壤问题的方案。

宋彦伟种植的金色海岸玫瑰,在昆明花拍中心排名前三,卖价比其他同类高出0.3元。他的妻子杨正芬负责采后处理,她有严格的标准:“花种得好,质感不一样,包花的心情也不一样。市场是好花好价,花卖出去了,不用担心对不起买花的人。”

“老地新耕”也给晋宁大浦家村种花10多年的普灿带来了发展的活力。几年前,他发现自己种的卡罗拉玫瑰品质下降。杰士农科的解决方案,让他现在的花“像新土地里种出来的一样”。

杰士农科的各类土壤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上备受关注。

“这个开放的平台,就是要促进花卉园艺行业交流合作,共同推进花卉产业发展。”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一位负责人说。

每年9月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已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展会。今年,来自英国、荷兰、日本、以色列、德国、丹麦、法国等13个国家的430余家国内外企业,以及10余个国际花卉园艺组织参展,30多个国家2000多名专业人士前来观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整个行业的增长,将会使花卉产业一直持续向好。”昆明花拍中心总经理冯怀斌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河南三门峡:黄河两岸生态美 蓝天白云宛如画卷

  2025年5月23日,河南黄河三门峡段水清岸绿,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宛如画卷。孙猛摄(人民图片网)责任编辑:王目雨

贵州六盘水:乌蒙大草原绿意盎然

  2025年5月23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乌蒙大草原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理想之地。樊瑞林摄(人民图片网)责任编辑:王目雨

“最美中轴线”搬进文博会

本报特派记者 袁云儿昨天,北京展区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亮相深圳文博会,充分展示北京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之美。实习记者 金瑶摄昨天,随着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开幕,北京展区精彩亮相,兼具醇厚文...

江苏泰州溱湖湿地绿意盎然 成群麋鹿栖息觅食

  2025年5月21日-22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麋鹿群在湿地休息。  溱湖湿地地处全国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分为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3类,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

“互联网+”让旅游更有趣 旅游攻略轻松掌握

在线预约门票,扫码即可进入景区;用上景区智能导览,游玩路线大大优化;沉浸式酷炫玩法,刷新你的旅游体验……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旅游行业深入应用。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

阿尔山初夏风光

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草木萌发,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初夏景色(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

山水游的“无压力”打开方式:轻松姿态邂逅美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跋山涉水,近年文旅市场兴起“无压力”式的山岳游和水上项目,让更多人以轻松姿态邂逅山河之美。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不爬坡、...

汾河处处是新景

汾河源头。山西省宁武县委宣传部供图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原武奎摄汾河太原城区段。王 帆摄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两年,他常去汾河景区拍摄。“这里环境好,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已经是常客。”...

拉萨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2025年5月17日晚,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心约拉萨”专场文艺演出在西藏大剧院举行。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责任编辑:张秋红

滹沱河“光影水秀”来了

5月16日,游客在观看“光影水秀”演出。2025年滹沱河生态区“光影水秀”首秀当晚正式开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石家庄市园林局滹沱河生态区管护中心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完善对灯光、喷头的水形变化进行调整据悉这场视觉盛宴将于...

2024
11/17
15:23
浏览量: 36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