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山水间“长”满好风光

山水间“长”满好风光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3 11:35:58 | 点击:346

游客在幸福古村的幸福书坊里看书。

3月,春和景明,树上翠绿的嫩芽和枝头的点点花骨朵儿为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这座雅致县城增添勃勃生机与丝丝浪漫。

从成都到丹棱,车程约1小时。“去年春天,我们就来过,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还有很多研学项目,很适合带孩子来踏青。”丹棱成了李银萍女士一家春日亲子游的首选。

驶入长秋山旅游公路,山间云雾缭绕,田埂上野花摇曳,漫山遍野的“金果果”散发着甜蜜的味道。在这条蜿蜒巨龙的串联下,幸福古村、万亩茶园、老峨山等,合奏出一曲春之韵。

“记得上次来丹棱,这条路还在改建,如今行驶在新路上,沿途美景如画,好不惬意!”李银萍感慨。

崭新的道路方便了游客,更方便了当地果农,李维俊便是其中一位。“正值丹棱晚熟柑橘——‘春见’上市,来自驾、骑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家的果子也卖得越来越好。”

载着满满一箱柑橘,李银萍一家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幸福古村。刚一下车,李银萍的女儿于昔瑾便朝着“幸福客厅”跑去,那里有一座“青苔科普馆”等着她去探索。

“‘青苔科普馆’是我们全新打造的亲子研学基地,馆内不仅保存着古村常见的数十种青苔,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品种。游客可以观察到青苔的培育、生长过程,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幸福古村运营负责人杨浏洋介绍。

看完青苔科普馆,穿过果林,拾级而上,推开一道虚掩的木门,“小院咖啡”馆到了。研磨、预热、注水、搅拌、过滤……空气中飘着阵阵咖啡香,咖啡师罗科婷正在操作间忙碌着。能在家门口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罗科婷十分满意。“在古村喝杯咖啡,赏赏美景,十分惬意。”李银萍说。

再往村里走,同样是在古村原有建筑基础上重新设计改造的“幸福书坊”呈现眼前。作为村里的一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不仅供游客阅读、品茗,还可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书法文创等系列活动。

“通过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目光投向幸福古村,这为丹棱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杨浏洋告诉记者,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些“乡创客”带动周边业态不断延伸,也推动了丹棱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幸福古村一路向西,张场镇的万亩茶园映入眼帘,漫山遍野的茶树已长满新芽。采茶人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上下飞舞,一捏一提,将采摘下的鲜嫩茶芽放入竹篓。

“现在是明前茶采摘的关键时期,也是茶农的收获时节。”殷尚勤是丹棱县茶叶种植大户,他种植的高端绿茶早在2021年便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丹棱优质茶叶加快走向世界。

在殷尚勤的带领下,游客走进茶园,换上装备,变身采茶人,体验春日采茶的快乐。“原来茶叶是这样摘下来的!”小朋友惊呼,周围响起阵阵欢笑,摄影爱好者按下快门键,记录这充满田园诗意的美好时光。

为延长茶产业链条,丹棱县聚力茶旅融合发展,按照“园区变景区、茶厂变展馆、茶园变科普园”的茶旅融合思路,推广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都市近郊休闲游,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格局,以更生动的方式传承丹棱茶文化。

下午,李银萍一家来到“佛教入蜀第一山”丹棱老峨山。山道旁,千年古树舒展虬枝,舍身崖下云海翻涌,澄怀湖的碧波倒映着新绿的垂柳。

走过高空玻璃桥,体验惊险刺激的丛林探险,一路行至老峨山山门,一座书院式酒店——老峨山居映入眼帘。走进酒店大堂,入目便是两个立柱书架,书架以“书山”为设计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书香气息融为一体。

“酒店里的每一间房间都是观景平台。”老峨山居负责人冯国伟介绍,酒店地处灵山睡佛观景最佳区域,开窗远眺,灵山睡佛的雄伟气势尽收眼底。酒店于2024年建成投运,有着素雅古朴的装修风格,舒适惬意;推窗见景,可观山间四季;顶楼带有一座汤池,为游客洗去一身疲累。

春日的丹棱,不仅有花海与绿意的视觉盛宴,更呈现着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从古村的乡愁到茶园的诗意,从老峨山的禅意栖居到果园里的野趣,丹棱以文旅为笔,在山水间书写着“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篇章。在这里,古老与现代共生,生态与经济共荣,每一缕时光都跃动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脉动,每一寸土地都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本报记者 王明峰文/图)

责任编辑:张秋红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最美中轴线”搬进文博会

本报特派记者 袁云儿昨天,北京展区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亮相深圳文博会,充分展示北京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之美。实习记者 金瑶摄昨天,随着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开幕,北京展区精彩亮相,兼具醇厚文...

江苏泰州溱湖湿地绿意盎然 成群麋鹿栖息觅食

  2025年5月21日-22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麋鹿群在湿地休息。  溱湖湿地地处全国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分为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3类,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

“互联网+”让旅游更有趣 旅游攻略轻松掌握

在线预约门票,扫码即可进入景区;用上景区智能导览,游玩路线大大优化;沉浸式酷炫玩法,刷新你的旅游体验……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旅游行业深入应用。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

阿尔山初夏风光

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草木萌发,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初夏景色(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

山水游的“无压力”打开方式:轻松姿态邂逅美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跋山涉水,近年文旅市场兴起“无压力”式的山岳游和水上项目,让更多人以轻松姿态邂逅山河之美。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不爬坡、...

汾河处处是新景

汾河源头。山西省宁武县委宣传部供图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原武奎摄汾河太原城区段。王 帆摄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两年,他常去汾河景区拍摄。“这里环境好,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已经是常客。”...

拉萨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2025年5月17日晚,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心约拉萨”专场文艺演出在西藏大剧院举行。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责任编辑:张秋红

滹沱河“光影水秀”来了

5月16日,游客在观看“光影水秀”演出。2025年滹沱河生态区“光影水秀”首秀当晚正式开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石家庄市园林局滹沱河生态区管护中心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完善对灯光、喷头的水形变化进行调整据悉这场视觉盛宴将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何以成为旅游“打卡”第一站

5月16日,“凝固的时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特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简称“广西博物馆”)开展,来自意大利的雕像、湿壁画、金银器等103件(套)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其中超2/3展品是首次来华。今年“...

四川:旅游服务与文化服务互为表里

旅游公共服务既是游客舒适出行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四川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工作中积极探索,从雅安的美食文化盛宴到阆中的书香古韵,从朱德故里南充的非遗舞台到成都的多元...

2025
03/03
11:35
浏览量: 34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