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提升智慧含量 助力旅游业升级

提升智慧含量 助力旅游业升级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1 10:28:22 | 点击:428

本报记者 郭子腾 张 宇 杨丽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明显感受到中国旅游的“智慧含量”持续提升,新技术与旅游业融合走向深入,智慧旅游便利了游客出行,也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营销精确化。

“近年来,我们积极打造数智文旅品牌,依托大理‘苍洱云’数字平台,探索‘人工智能+文旅’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陈真永介绍,大理的城市级官方虚拟数字人“大理小金花”已作为“大理美好推介官”在全网上线,可帮助游客解锁“在大理爱上生活”的100种方式,还可为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旅游推介和服务。截至目前,“在大理爱上生活”“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全网话题阅读量达320亿次。

“目前,云冈石窟三分之二的洞窟已完成数据采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云冈石窟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多个领域。”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云冈研究院拥有超级算力中心,这在文博界十分领先。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传播手段,在洞窟虚拟展示、多样化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将借助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云冈石窟的魅力。”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施卫东建议,要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通过加快旅游目的地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文旅资源分布、消费行为、社会舆情等分析,提升决策效率;推动落实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数字化闸机、摄像头网络等数字系统,提高统计准确性、管理安全性、服务便捷性;紧抓“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深入推动数据要素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技术在旅游业各环节的融合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各领域,旅游业也不例外。他建议全面梳理旅游数据,为旅游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借助人工智能精准营销,向游客推送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优惠信息;充分利用AR等新技术,让游客更加方便地获取历史文化、背景故事等信息,使游览更加生动有趣。“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完善智能设施,推动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智能闸机、景区智慧屏等设施改造升级;引导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聚焦旅游场景应用,鼓励研发智慧旅游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打造有竞争力和有特色的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比如,文博场馆引入人工智能讲解,让游客可以在听讲解时提问,与人工智能互动。上海科技馆推出人工智能讲解设备之后,出租设备的收入较往年提高了三倍,非常受游客欢迎。我们还应用VR等新技术,推出了‘行走的天文馆’,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不用到场馆就可以体验。”

“在云南,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景区系统应用广泛。”在全国人大代表、昆明聚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潘本芳看来,智慧旅游是数字技术与旅游业不断融合的结果,是新质生产力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智慧旅游不断拓展新玩法,可以优化游客的游玩体验,个性化推荐系统、社交媒体监测工具等数智化技术也可以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助力,显著提升营销效率和效果。发展智慧旅游还应关注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出游意愿,简化操作流程、增加语音提示等功能,让老年游客更好地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科技在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新技术对传统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势在必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刘忠斌建议各地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在重点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全覆盖,综合运用5G、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景区、酒店及重点交通设施、文旅场馆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打造可交互、沉浸感强的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博物馆等。他还建议整合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服务场馆和旅游景区、主题乐园、酒店、餐饮店、购物中心等旅游消费数据资源,打造集资源、合作、交流、服务于一体的文旅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说,人工智能应用已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旅游应用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运用新技术丰富旅游场景,拓展更多新体验。“总之,数字技术可以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损害器官、提高患病风险 这种“厨房神器”别再用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为推动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工作走深走实,持续释放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机关、黑龙江省公安厅现将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王某某诬告陷害他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问题案。...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凝心聚力筑同心 团结奋进谱新篇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各族儿女笑脸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团结稳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的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积极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

懒人生活新主张:省时体验

“用更少时间,享更优生活”——当家庭整理收纳师上门规划空间、扫地机器人自主完成清洁、预制菜十分钟搞定一餐,这些曾被贴上“懒人”标签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演变为都市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新潮流。“懒人经济”的背后并非真“懒”,而是...

学习卡丨“强教必先强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在8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了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总体情况。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光荣时刻”。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8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介...

石破茂辞任 日本自民党最快明天公布总裁选举日程

  当地时间8日早间,日本自民党陆续召开临时高层会议和选举管理委员会会议,正式对实施总裁选举进行讨论。选举的具体日程及形式或最快于明天公布。  当地时间7日18时左右,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

2025
03/11
10:28
浏览量: 42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