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擦亮“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擦亮“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10 13:39:37 | 点击:123

夜幕降临,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官仓镇的“村晚”舞台亮起灯光,一首首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上场。台下人群中,一群来自法国、俄罗斯、老挝、古巴等国的客人挥舞着手臂,应声鼓掌喝彩。

“村晚”是贵州“村字号”乡村文化品牌之一。近年来,随着活动深入举办,国际游客慕名而来。来自老挝的客人柏萨瓦在体验了油菜花海、民俗展示、农特产品展销、拉歌表演后,一边向社交媒体上传照片,一边直呼“贵州‘村晚’令人难忘”。

近年来,贵州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开发新场景、打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去年全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比上年分别增长10.4%、13.3%。

走进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客人迪尔托边看边记并表示:“这里的历史文化仍然保存完好,十分鲜活!”

西江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拥有完整的苗族原生态风情。依托独特资源,当地深挖苗族“讨花带”、吃新节、过苗年等特色民俗文化,厚植文旅底蕴。同时精心打造“田园观光区”“村寨夜景系统”以及“苗族风雨桥”等静态体验区域,丰富旅游业态,将珍贵的原生态和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的“聚宝盆”。2024年,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65%。

近年来,贵州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和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精深挖掘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2024年,贵州重点在最具代表性的景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推动业态提质升级,同时擦亮“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旅游IP,为游客提供精致旅游产品。

不久前,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5年贵州省“引客入黔”奖励办法》,提出“引客入黔”表现突出最高可申请奖励资金100万元。

真金白银的奖励,彰显贵州以精准拓客破除“酒香也怕巷子深”瓶颈的决心。2024年4月,贵州在法国巴黎举行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巴黎推广周活动暨贵州文旅推介会;同年12月,贵州作为首个主宾省参加第二届“艺文香港”国际艺文博览会,并举办“艺文香港——多彩贵州之夜”推介会;2025年,贵州对符合条件的游客均推行国有A级旅游景区的免费门票等优惠政策……

打出“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的组合拳,贵州精准拓展旅游客源。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共开展和参与文旅招商推介活动28场,其中境外的场次同比增长80%。2024年新增规上(限上)涉旅市场主体130家,全省涉旅市场主体达34.53万户。

为破解贵州各大景区区域间跨度较大的难题,近年来贵州创新推出“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等旅游产品,为游客畅玩贵州缩短时间。

“给人挑毛病还给奖励?”今年2月,浙江女孩王露露在接到领奖电话后十分惊讶。随着2024年“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获奖人员名单揭晓,贵州邀请游客担当“痛客”已经连续8年。自该项活动启动以来,收到留言评价、投诉举报、吐槽及建议意见总量达450余万人次,从中收集到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建议2500余条,发放活动奖金200余万元。

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旅游环境,贵州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精细做好旅游服务。定期开展旅游安全大排查、旅游秩序大整治、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等行动。同时,开展旅游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导游、旅游商品、民宿管家、讲解员等7个行业大赛,持续推动服务品牌化建设。

在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贵州文旅数字人“黄小西”将正式发布。这位AI智能体将化身虚拟导游,为广大游客提供行程规划、线上下单和线下服务的一站式旅游闭环体验。同时,“黄小西”还将嵌入“一码游贵州”平台,打开平台即可体验智慧服务。在“黄小西”陪伴下,广大游客将更加便捷地体验贵州山水美景、民族风情、美酒美食。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互联网+”让旅游更有趣 旅游攻略轻松掌握

在线预约门票,扫码即可进入景区;用上景区智能导览,游玩路线大大优化;沉浸式酷炫玩法,刷新你的旅游体验……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旅游行业深入应用。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

阿尔山初夏风光

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草木萌发,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初夏景色(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

山水游的“无压力”打开方式:轻松姿态邂逅美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跋山涉水,近年文旅市场兴起“无压力”式的山岳游和水上项目,让更多人以轻松姿态邂逅山河之美。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不爬坡、...

汾河处处是新景

汾河源头。山西省宁武县委宣传部供图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原武奎摄汾河太原城区段。王 帆摄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两年,他常去汾河景区拍摄。“这里环境好,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已经是常客。”...

拉萨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2025年5月17日晚,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心约拉萨”专场文艺演出在西藏大剧院举行。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责任编辑:张秋红

滹沱河“光影水秀”来了

5月16日,游客在观看“光影水秀”演出。2025年滹沱河生态区“光影水秀”首秀当晚正式开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石家庄市园林局滹沱河生态区管护中心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完善对灯光、喷头的水形变化进行调整据悉这场视觉盛宴将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何以成为旅游“打卡”第一站

5月16日,“凝固的时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特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简称“广西博物馆”)开展,来自意大利的雕像、湿壁画、金银器等103件(套)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其中超2/3展品是首次来华。今年“...

四川:旅游服务与文化服务互为表里

旅游公共服务既是游客舒适出行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四川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工作中积极探索,从雅安的美食文化盛宴到阆中的书香古韵,从朱德故里南充的非遗舞台到成都的多元...

旅游演艺提供沉浸体验 “旅游+”激发新活力

当前,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加速升级焕新。近日,中国旅游协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主办的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南昌举办。活动以“创新驱动 跨界融合”为主题,展示了“旅游+”融合发展的经典案...

长春近十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

长春近十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5月15日,在长春市长春公园内,近十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当天,“幸福汇·郁见美好”长春公园郁金香主题观赏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幕,游客在赏花观景中享受夏日清凉。中新社记者 张瑶...

2025
04/10
13:39
浏览量: 1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