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孙仲兴 蒋海东
向世界讲述北票天鹅故事,以生态文旅谱写振兴北票华章。这座被誉为“天鹅之城”的城市,以生态为基石、文化为灵魂、产业为纽带,绘制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塑造了生态文旅领域中的“北票典范”。
百年历史煤矿名城,近十年来,北票市对途经的大凌河流域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打造出天鹅栖息的理想家园。每年秋冬春,近万只天鹅翩跹而至,近千只选择在此越冬,白石,红村,牦牛河套成了天鹅生活的理想栖息之地,那粼粼波光与天鹅的优雅身姿交相辉映,成为“天鹅之城”最生动的生态名片。
北票煤城转型之时,他们运用战略资金推动天鹅湾的蓬勃发展。2023年成功争取到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导区文化旅游项目资金2800万元,全面启动四大工程:基础设施升级、智慧服务普及、生态修复工程、文化体验拓展。2025年计划追加省级资金800万元,对红村激浪纪念馆及天鹅广场进行改造,构建“红色教育+生态观光”的文旅融合新体系。
大凌河红村段因上游阎王鼻子水库与白石水库的水位差而形成的活水,全年不冻,为天鹅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河道弯道众多,水流平缓,浮游生物丰富,每日可提供约200公斤天然饵料。河面宽度适中(50-100米),配合精心设计的木栈道,游客可在10米内安全观赏天鹅的优雅身姿;冬季雾凇奇观常见,晨雾中天鹅与冰晶交相辉映,构成“天接云涛连晓雾”的迷人景致,日吸引游客超过4万人次。核心区域1.5公里范围内无居民点、农田及公路,通过700米木栈道实现人与自然的物理隔离;2023年清除23亩外来入侵植物,补种1.2万株本土树种,水体透明度从0.5米提升至1.8米,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在守护天鹅的行动中,上千名志愿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李海峰和王朝辉夫妇为代表的志愿者,每日凌晨四点开始投喂饲料,即使在零下30℃的严寒中也坚持巡护,一天扛运玉米高达300斤。他们每年投入150天时间守护天鹅,累计投喂玉米超过1万斤,并动员200余名村民加入保护行列。
串联红村激浪纪念馆、喇嘛洞鲜卑墓群,蒙古族 著名作家尹湛纳希纪念馆,日伪时期万人坑,北票矿务局百年纪念馆等20余个景点,打造了“观鸟+历史+红色文化”的特色旅游线路;推出四季旅游产品:春季的露营烤肉、夏季的油桃采摘、秋季的慕容文化体验以及冬季的雾凇摄影。红村激浪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通过重现拦河筑坝的历史场景,为红色文旅注入新活力;蒙古风情园提供骑骆驼、射箭等民俗体验,儿童民俗区则可以让孩子们参与磨豆子、搓玉米等农事活动。
北票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发展:质量提升、国际协作、数字化转型。天鹅数量从2016年的4只增长到2025年的600余只;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文旅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提升至12%;大凌河两岸的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5%,噪声值保持在40分贝以下。
3月15日、16日,辽宁省“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暨朝阳北票第三届天鹅节盛大启幕。第三届天鹅节以“天鹅律动,生态北票,朝阳花开,大美辽宁”为主题,通过“文旅+”模式释放生态价值。开幕式上,《水之灵》的曼妙舞姿、《请到北票来》的深情歌声,以及辽宁芭蕾舞团的《中外芭蕾精品荟萃》,将天鹅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北票文创产品、非遗好物、特色民俗的集中展示,更让游客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
天鹅节期间,红村天鹅湾化身为文旅“秀场”:游客可以漫步栈道观赏天鹅风姿,或品味传统农家美食、逛天鹅湾年货大集;招商推介会吸引域外企业考察投资,文旅宣传片《北北和票票》向世界发出邀请。数据显示,天鹅湾单日游客量最高突破4万人次,民宿、餐饮、特产销售等业态蓬勃发展。生态流量正转化为经济增量,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北票模式”为辽宁打造高品质示范地提供了鲜活样本。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最终落脚于民生福祉。北票市以“天鹅季”为契机,推出惠民促消费活动,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天鹅湾大集上,朝阳苹果、非遗剪纸、东北黏豆包等特产供不应求;年货节带动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笑颜绽放;数十家民俗客栈的兴起,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与此同时,“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通过书法绘画创作、徒步走等形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野保志愿者与市民携手,将保护意识根植于心。生态教育从课堂走进博物馆、走向自然,北票博物馆的科普展馆成为青少年感知生命奇迹的窗口。这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念化为日常,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城市文明。
从天鹅栖息地到生态旅游目的地,从资源型城市到绿色发展先行区,北票的蝶变是辽宁全面振兴的缩影。北票市近几年实现了城市品质的显著提升,曾经的荒山经过修复治理和绿化建设,如今已变身为山体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留存了城市的工业印记。废旧的火车道被巧妙改造为北票煤城文化长廊,不仅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还为市民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煤城文化博物馆的创建,更是集中展示了北票的工业成就,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