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孙仲兴 近日,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大板沟村一组村民说出自己的担忧,该村90余亩优质稻田遭承包户非法盗挖河沙,并违规填埋尾矿渣,导致耕地严重损毁。这片曾经“稻花飘香、鹅鱼成群”的高产良田已面目全非。
据村民代表大会记录显示,2007年1月该地块通过合法程序承包给村民韩存梁,承包期至2024年9月30日。但多位村民证实,承包方未按合同约定发展水稻种植,反而自承包初期便开始盗采地下河沙。“用挖掘机挖出十几米深的大坑,运沙车昼夜不停,十几年累计盗卖河沙超过十万方。”一位要求匿名的村委成员透露。据村上有关人士讲,韩存梁他们父子的这种行为,村上、乡里多次找他们谈话,制止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却得到的是粗暴蛮不讲理的回答,继续为所欲为。
近几年来,国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韩存梁为了掩盖这片因盗沙破坏90余亩的水稻良田的行为,从附近的铁选厂拉来20余万方废弃的尾矿渣,覆盖在水稻良田上。
2024年9月30日,韩存梁的合同已经到期,按照2007年4月5日韩存梁签署的补充协议规定,承包到期之日前将承包范围内树木疙瘩清理,恢复原地貌,承包期已过6月之久,废尾矿渣还没清理。
截至2025年3月,现场仍堆积着约20万立方米铁矿尾渣,形成多个矿渣坝和垄沟状矿渣旱田。卫星图片对比显示,原本规整的稻田已遍布不规则深坑和灰黑色矿渣带。
“这里曾是亩产500斤的优质稻田,每年产出四万五千斤大米。”村民指着成片的矿渣堆痛心地说。多位村民证实,村委会和街道办曾多次约谈韩存梁父子,但对方态度强硬,始终未停止破坏行为。
律师王强表示,若查实存在非法采砂和违规倾倒行为,涉嫌违反《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可能面临刑事追责。生态环境专家指出,尾矿渣含有重金属成分,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恢复耕地需专业治理。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