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五一消费新观察:旅拍与美食打卡成年轻人旅行第一要务

五一消费新观察:旅拍与美食打卡成年轻人旅行第一要务

来源:中国网财经 | 时间:2025-05-10 20:45:16 | 点击:629

中国网财经5月9日讯(记者 畅帅帅)2025年“五一”假期,年轻游客用镜头记录风景、以味蕾丈量城市的旅行方式,正重塑文旅消费格局。从古城墙下的汉服留影到夜市摊前的长队等待,从AI规划的个性化行程到社交平台的美食攻略,这届年轻人将旅行定义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沉浸”。

旅拍经济爆发:游客百城百变角色

在山西平遥古城,身着明清晋商少奶奶、大小姐服饰的游客穿梭于票号、镖局间,专业摄影师扛着反光板跟拍,日均产出超上万张特色主题写真;敦煌鸣沙山上,无人机航拍视角下,驼队与月牙泉构成剪影,伴随着沙漠风吹,满山的“飞天仙女”、“西域公主”定格与大漠的绝美瞬间;西安大唐不夜城,写真馆林立,大唐“公主”、“贵妃”、“官员”、“侠客”穿梭如织,让古建塔楼在夜色灯光下重现大唐盛世。

清清是平遥一家旅拍馆的化妆师,她告诉记者,现在旅拍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旅游首选,淡季每天也有很多订单,像“五一”这样的节假日,更是从早忙到晚,连吃饭都没时间。

数据显示,国内现存汉服相关企业7405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注册2661家相关企业,截至4月份,今年已注册350家相关企业。从成立年限来看,近三年汉服赛道新进热度高,占比超六成,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汉服相关企业最多,占比37.07%。

“我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标准是拍照好不好看,有没有特色。”热爱旅行的小雪告诉记者,近几年她在平遥、西安等地拍了好几组特色写真,通过旅拍,更加深度体验了当地文化。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五一节前2周内,汉服、国风服饰体验团购订单量同比飙升662%。据观察,北京、西安、洛阳、平遥、敦煌、凤凰古城、西双版纳等目的地成为热门取景地。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汉服旅拍行业竞争加剧,商家通过创新拍摄手法、优化场景布置提升竞争力,并整合服装租赁、妆发造型等配套服务,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旅拍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点,得益于2500多万人次的消费需求,开辟了接近400亿元的市场新赛道。

地方文旅也纷纷发力创新,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推动传统文化体验与现代旅游经济深度融合。五一期间,西安玄奘广场的“丝路星图”灯光矩阵每晚20:00准时启动。开封则以“宋文化”为核心,通过清明上河园夜游、非遗市集等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美食打卡狂潮:从网红小吃到文化密码

“为一顿饭赴一座城”成为年轻游客的行动准则。从重庆荣昌的卤鹅、河北淄博的烧烤、泉州的土笋冻、成都的麻辣火锅、天水的麻辣烫、武汉的热干面、江苏昆山的奥灶面再到福建平潭的海鲜档,特色美食吸引来的大批游客,挤满了各地特色餐厅。

在五一假期正式开始前,淄博多家烧烤店的预订电话就已经响个不停。有烧烤店提前招聘几十个临时工,开始穿串儿“备战”五一。

据报道,五一假期前夕,位于淄博八大局北门的 “这有局儿” 文商旅综合体正式开业,仅五一假期首日接待游客便超 3.8 万人次。有烧烤店老板说,全国各地游客太热情,5月1号当天就接待了近5000桌,有近两万人就餐。

当地政府顺势推出各项活动花式“宠客”,红叶柿岩推出《奇幻聊斋》情景演出,周村古商城推出十二花神巡游、《票号风云》等节目,“这有局儿”打造了集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和文创零售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一碗天水麻辣烫带火整个甘肃美食经济,2024年,甘肃文化、旅游相关短视频去年播放量累计达510亿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5亿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452亿元。甘谷辣椒、定西宽粉等特产销售额同比增长暴增。

今年五一小长假,天水麻辣烫热度不减。据报道,5月1日上午11时,天水麻辣烫四合院等候的游客已经排起长队,不少人特意在假期首日赶到这里,只为品尝这心心念念的美食。

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美食攻略”“必吃榜”相关搜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地域特色美食成为核心搜索关键词。美团报告显示,味蕾游的走红也让众多小城脱颖而出,江苏的昆山、金湖,浙江的义乌、安吉以及云南大理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位居全国旅游小城前列。

当旅拍镜头对准古城飞檐,当麻辣鲜香唤醒城市记忆,年轻一代正用消费行为重新定义旅游价值。这不仅是场景革命,更是文化传承的年轻化表达。在快门声与咀嚼声中,传统文化找到了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责任编辑:侯倩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凝心聚力筑同心 团结奋进谱新篇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各族儿女笑脸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团结稳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的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积极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

懒人生活新主张:省时体验

“用更少时间,享更优生活”——当家庭整理收纳师上门规划空间、扫地机器人自主完成清洁、预制菜十分钟搞定一餐,这些曾被贴上“懒人”标签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演变为都市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新潮流。“懒人经济”的背后并非真“懒”,而是...

学习卡丨“强教必先强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在8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了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总体情况。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光荣时刻”。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8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介...

石破茂辞任 日本自民党最快明天公布总裁选举日程

  当地时间8日早间,日本自民党陆续召开临时高层会议和选举管理委员会会议,正式对实施总裁选举进行讨论。选举的具体日程及形式或最快于明天公布。  当地时间7日18时左右,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

一跨1768米!国内最大跨度跨海大桥首个主塔顺利封顶

9月6日,随着第44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首个主塔顺利封顶。双屿门特大桥连接舟山六横岛与佛渡岛,主跨达1768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  图为...

你好!新职业丨牛肉拉面制作师:传承技艺,铺就致富之路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梁军、多蕾、任延昕)在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牛肉面培训学校里,不时传来学员在案板上摔砸面团的响声。两位老师傅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学生传授兰州牛肉面的制作技艺。  “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是国家级...

2025
05/10
20:45
浏览量: 62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