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春日的风裹挟着新泥的芬芳,我叩开了辽宁北票市三宝矿小学刘老师的办公室门。听闻她班上张旭等十四名少先队员,五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孤寡老人郑大娘,这段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温暖故事,让我迫切想要探寻其中的细节。
刘老师放下手中的教案,爽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这些孩子啊,做了好事还藏着掖着,连我这个班主任都是前不久才知道。郑大娘远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特意写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才晓得她们默默坚持了这么久。走,咱们去郑大娘家看看,听她亲自讲讲!”
沿着铺满阳光的巷道前行,不多时便到了三宝一工村。郑大娘家的小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爬满篱笆的牵牛花随风轻颤,擦拭透亮的玻璃窗折射着细碎的光。推开斑驳的木门,一位鬓角染霜的老人正盘坐在炕头,刘老师快步上前,俯在老人耳边大声说道:“大婶,报社的同志来采访孩子们的事,您可得好好唠唠!”
郑大娘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拉着我的手颤巍巍地说:“那敢情好!这几年啊,要不是这群孩子,我这日子真不知道咋过哟。”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字字饱含深情,“前几年老头子在矿上出了事,我这气管炎和高血压一犯,连炕都下不了。多亏邻居家的小玲,带着一帮小姑娘来了,天天帮我担水、做饭、收拾屋子。那时候她们才到炕沿高,大些的两个孩子抬一桶水,小不点儿就用小水壶一趟趟拎,看着都让人心疼……”正说着,窗外忽然响起窸窸窣窣的响动,几张红扑扑的小脸从玻璃后探了出来。
“张旭!你们几个别躲了,快进屋!”刘老师眼尖,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学生。四个穿着花衣裳的小姑娘像受惊的小鹿般挤进门,垂着头,手指绞着衣角,脸上却藏不住笑意。刘老师将她们一一介绍给我,半开玩笑地说:“平时问啥都藏着掖着,今天记者叔叔来了,看你们还怎么保密!快说说,这五年都是咋照顾郑大娘的?”
小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先开口。刘老师点了点张旭的肩膀:“你可是大队干部,带个头!”扎着羊角辫的张旭咬着红领巾,明亮的大眼睛转了转,终于开了口:“我们学雷锋小组刚开始,大家就想着去车站、商店打扫卫生,可去的人太多了,好几次我们都被挤出来,急得直掉眼泪。后来有一天,索小玲说她邻居郑大娘特别可怜,老伴没了,自己又生病,我们就商量着来帮忙。从那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雪、刮多大的风,我们一天都没落下过。”说着,她推了推躲在身后的姜珊,“姜珊最不容易了,她在家可是娇生惯养的!”
姜珊的脸“腾”地红了,绞着衣角小声说:“我刚开始抬水,扁担压得肩膀生疼,走两步就摇摇晃晃,总担心把水洒了。可每次把水倒进缸里,听郑大娘说‘谢谢’,心里就特别开心。曹老师也总鼓励我,说帮助别人就是在成长。刚开始,妈妈怕我累着,爸爸担心影响学习,我就每天放学先做完作业,再去郑大娘家。期末考试拿了满分后,他们不仅支持我,还常帮我一起做事。有一回下暴雨,轮到我和张旭去挑水,爸爸穿着雨衣把我们送到郑大娘家,等我们把水缸装满才离开……”
“要说最倔的,还得数李阳!”刘老师突然插话,惹得其他小姑娘们都笑了起来。原来有一次,李阳和孙彩华在担水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嘲笑“爱出风头”。李阳气得直掉眼泪,赌气好几天没去郑大娘家。班长任玉宏发现不对劲,带着同学们上门探望,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李阳抹干眼泪说:“以后谁再说,我就当没听见!”从那以后,哪怕发着烧,她也要撑着来帮忙。
郑大娘抹了抹眼角的泪,声音哽咽:“去年春节前,我病得下不了床,孩子们不知道从哪找来了小推车,每天轮流推我去医院。给她们煮碗面都不肯吃,说‘老师讲过,做好事不能要回报’……”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每个人的脸上。小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五年来的点点滴滴;刘老师时不时补充细节,眼神里满是骄傲;郑大娘紧紧握着孩子们的手,脸上的皱纹里都盛着笑意。我的笔尖在本子上沙沙游走,记录的不仅是这些温暖的故事,更是一颗颗纯粹炽热的赤子之心——它们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用稚嫩却坚定的力量,在岁月里书写着最动人的篇章。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