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成果丰硕!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成果丰硕!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9-27 17:50:50 | 点击:9245

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 。崔家乐 摄影

中国网讯    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15时,自然资源部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了返航欢迎仪式。受自然资源部王广华部长委托,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出席仪式并慰问了全体考察队员。考察队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8天,总航程1.5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布放潜标5套,开展气象探空142组,完成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布放各类抛弃式冰基浮标26套,开展了海面气象、大气成分、气溶胶、海漂垃圾、重力、海水表层温盐、剖面海流、冰区海冰和船舶应力测试等工作,取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洋中脊调查方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定点观测、地球物理海面走航观测等内容,完成海底地震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地质取样、潜标布放在内的8项作业。考察队克服了洋中脊区域冰情复杂等不利因素,经过精心组织,成功布放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其中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记录,高效完成预定任务,保障了考察计划的顺利实施,也为相关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科学研究方面,完成海冰、环流、黑炭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借助自主研发的相关观测设备布放,获取了浮冰漂移过程中冻结、融化、挤压破碎或断裂分离的内部信息,精细化揭示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季节性演化特征和内在机理,为海冰模式的优化发展提供观测支持;采用新兴和前沿技术,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首次开展多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海冰观测,为北极海冰现场考察提供新的观测手段;获取了长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生态环境信息,为北极快速变化下北冰洋生态系统快速响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国际合作方面,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等立体调查要素,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合作,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围绕多波束、海底地震、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为双方共同开展北冰洋地质构造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5日13:55,“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开展了浮标布放、冰芯采集、冰下观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冰站调查和多参数海洋观测、浮游生物垂直拖网、大气观监测等海洋综合调查,这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开展相关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该区域的数据空白,拓展了我北冰洋调查范围,为微塑料、黑碳等国际前沿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海冰和洋流变化过程,进一步验证我国自主建造的破冰船破冰和调查能力,为高纬冰区航行和开展科考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考察是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是推进落实海洋强国建设的具体行动。通过本次考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北极国际治理中的态度和作用。

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 。崔家乐 摄影

9月27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航欢迎仪式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崔家乐 摄影

9月27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航欢迎仪式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崔家乐 摄影

【责任编辑:杨楠】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凝心聚力筑同心 团结奋进谱新篇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各族儿女笑脸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团结稳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的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积极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

懒人生活新主张:省时体验

“用更少时间,享更优生活”——当家庭整理收纳师上门规划空间、扫地机器人自主完成清洁、预制菜十分钟搞定一餐,这些曾被贴上“懒人”标签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演变为都市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新潮流。“懒人经济”的背后并非真“懒”,而是...

学习卡丨“强教必先强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在8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了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总体情况。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光荣时刻”。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8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介...

石破茂辞任 日本自民党最快明天公布总裁选举日程

  当地时间8日早间,日本自民党陆续召开临时高层会议和选举管理委员会会议,正式对实施总裁选举进行讨论。选举的具体日程及形式或最快于明天公布。  当地时间7日18时左右,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

一跨1768米!国内最大跨度跨海大桥首个主塔顺利封顶

9月6日,随着第44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首个主塔顺利封顶。双屿门特大桥连接舟山六横岛与佛渡岛,主跨达1768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  图为...

你好!新职业丨牛肉拉面制作师:传承技艺,铺就致富之路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梁军、多蕾、任延昕)在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牛肉面培训学校里,不时传来学员在案板上摔砸面团的响声。两位老师傅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学生传授兰州牛肉面的制作技艺。  “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是国家级...

2023
09/27
17:50
浏览量: 92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