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台湾各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陆客来台

台湾各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陆客来台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02-27 13:16:10 | 点击:211

阿里山小火车(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阿里山小火车(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新华社台北2月24日电 题:台湾各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陆客来台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刘斐

  台湾入境旅游疫情后迟迟难以恢复,岛内观光业“失血待补”,各界呼吁民进党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大陆游客来台。

  台湾当局交通主管部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来台境外旅客为785.8万人次,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六成多,远低于当局制定的1000万人次目标;出境旅客则高达1685万人次,出入境相差899.2万人次,观光产值逆差高达6922亿元(新台币,下同)。

  “去年台湾观光出现近7000亿元大逆差,与台湾人出境游增加有关,入境游方面大陆游客未恢复来台是很大原因。”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受访时表示,疫情前大陆是台湾入境游的最大客源地,“赶快把这块市场找回来”非常重要。

  数据显示,2024年岛内旅馆及民宿住房率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据台湾前瞻观光政策研究室分析,台旅宿业去年营收较前年下降10.72%。业者表示,除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去年入境旅客数不如预期是导致营收较差的重要原因,今年各项成本上升后,营收恐进一步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台湾导游、领队报考人数创下有史以来新低,首度跌破1.5万人。中文导游与领队分别仅约3500人报考,也写下史上最低。

  台湾观光导游协会前理事长许冠滨表示,疫情时报考人数都没今年低,当投入这个产业的诱因都不存在时,是台湾观光发展的警讯。台“观光署”表示,少子化导致相关人才较少投入观光产业,再加上两岸旅游市场尚未恢复,也导致想报名中文导游与领队的考生持观望态度。

日月潭景区。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日月潭景区。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目前,台当局对民众赴大陆旅游仍予以所谓“橙色”警示,且尚未解除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文化和旅游部今年1月宣布将恢复上海、福建居民赴台团队游,受到台湾旅游业界和民众的普遍欢迎,台当局却以应先循观光“小两会”沟通为由加以阻挠。

  台湾业界分析境外游客消费习惯后指出,大陆游客给台湾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超其他客群。李奇岳说,大陆游客停留天数较长,消费力也比其他入境旅客好,且能惠及各行各业,2019年在台入境旅游市场产值中约占三成。

  “境外游客对台湾旅游经济将有很大帮助,我们当然期待大陆游客来台。”台旅行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吴盈良受访时表示,大陆游客来台旅游通常会安排6至12天,对全台旅游经济都有很大助益,一般民间产业都有机会受益。

  2024年大陆先后恢复福建省居民赴马祖、金门旅游。金门县观光协会常务理事陈金福说,“大家很热络,而且交流非常愉快”,欢迎大陆更多游客能来到金门走走看看,让金门经济蓬勃发展。

  有台湾民意代表日前指出,台当局宁可坐视“有观光逆差”,“让业者苦哈哈”,仍要维持“禁团令”,“受害的是整个台湾”。

  记者近期访问的旅游、交通、零售等相关从业人员均表示,台当局“口口声声要发展观光”,却对大陆游客来台“百般阻挠”,希望当局尽快顺应民意恢复大陆游客来台。

  台湾铭传大学副教授杨颖超日前撰文指出,开放陆客团来台观光受阻,是民进党当局“以台湾观光旅宿业发展为代价,又一次想把党派意识形态化为政策的实验”。

  据岛内媒体报道,上海、福建居民赴台团队游将恢复的消息公布后,岛内多个县市积极回应,期待大陆游客来台提振当地经济。对于台当局不断阻挠,南投县政府批评当局对两岸观光开放“东卡西卡”,“岛内观光业者很难再撑下去”。

(责编:崔译戈、张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川台携手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图为与会嘉宾在了解泸州特色农产品。  主办方供图  5月21日,第四届川台两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共促川台融合发展·同心建设和美乡村”主题,吸引在大陆发展的台商台青、涉农涉台企...

2025年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最终站在新竹启幕

人民网台北5月22日电 (记者程龙)2025年“妙音曼舞—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最终站22日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开幕,为本年度巡展画下句点。该展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通过持续巡回台湾...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张烁)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0日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台湾地区领导人今天发表就职一周年讲话并在讲话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之前其...

台湾各界接连举行集会抗议当局施政无能

  据新华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李建华)赖清德当局上台满一年,台湾各界连日来在台北、台中等地举行集会,大批民众走上街头高喊口号,表达对当局执政不力、施政无能的不满。  19日下午,大批民众在位于台北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人民网日内瓦5月19日电 (记者刘赫)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19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大会作出决定,拒绝将个别成员国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

外交部发言人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9日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发言人表示,5月19日,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作出决定,明确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

海旅会在高雄旅展推介大陆西北游

 本报台北5月18日电(记者程龙)在日前结束的台湾高雄夏季旅展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高雄办事分处推出“丝路长歌 密语千年”丝路文创主题展暨西北地区旅游推介活动,吸引大批台湾观众拍照打卡,参与互动体验。  台湾南部地区规...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据新华社大连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船政...

大陆非遗项目打铁花、英歌舞将在台演出

新华社台北5月16日电(记者李建华)台湾新北市三重先啬宫为庆祝建宫271周年,特别邀请大陆团体来台表演打铁花与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促进两岸民间与文化交流。据了解,先啬宫将于17日至23日举办“神农文化祭”,结合药膳飨宴、非...

“探秘八桂”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启动

 新华社南宁5月15日电(华峻卿)“探秘八桂——海峡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15日在广西桂林开幕。来自两岸的十余名媒体人,正式启动为期4天的采访交流活动,他们将深入广西多地探访,见证广西发展新面貌。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

2025
02/27
13:16
浏览量: 2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