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让两岸农民同胞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

“让两岸农民同胞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5-03-02 21:08:53 | 点击:250

近日拍摄的福建龙岩漳平市永福镇台品樱花茶园,园内红绿相间,美不胜收。
胡莹莹摄(人民视觉)

两岸青年农民在参与联谊活动。
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春时节,福建龙岩微风徐徐,暖意融融。在龙岩漳平市的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里,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吐露新芽;一朵朵樱花略施粉黛,绽放枝头。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有“大陆阿里山”的美誉,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典范。近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暨漳平市第十四届樱花文化旅游节在漳平举办。此次活动以“‘农’情蜜意 ‘樱’缘际会”为主题,包括台湾方面县乡农会、青农协会、涉农商协会代表和台农代表在内的两岸嘉宾参加了相关活动。

  交流交融

  凤梨酥、牛轧糖、永福高山茶、百香果干……在本届大会的子活动——两岸创意农产品交流集市上,15个台湾展位和7个大陆展位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这些展销产品充分体现了两岸农业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创意农业的魅力,吸引了嘉宾和游客们的目光。大家纷纷咨询、品尝、购买。

  两岸创意农产品交流集市只是本届大会的子活动之一。大会期间,首届两岸(龙岩)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会同步举行,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福建省科技厅、厦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及来自两岸的农业科技专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两岸农业科技专家分享了合作经验与发展方向,并推介了20余项最新的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现场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

  在春来永福·两岸青农大联欢暨“樱花树下结良缘”联谊交友活动中,歌曲《你我永福》、朗诵表演《两岸情深》、情景剧《两岸一家亲》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中还穿插了各种趣味互动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岸青年的交流。

  海峡两岸(龙岩)青年花茶电商直播节颁奖仪式、两岸青农共植“同根林”、两岸小吃美食嘉年华、台湾青年“拎包创业”计划说明会……据了解,本届大会共举办14项活动,部分与会嘉宾还到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长汀县等地参访。同时,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农文旅领域两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本次签约项目共81个,总投资104.9亿元,主要涉及台湾名优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三产融合等领域。

  互学互鉴

  谢东庆是第一位扎根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农。20多年前,他来到漳平,把台湾高山茶引种到这里,并在茶园遍植樱花。如今每到春季,他所创办的台品樱花茶园内红绿交织,风景如画,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本届大会期间,茶园也吸引了不少台湾嘉宾前来参观交流。“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以农业搭起两岸之间的桥梁,让台湾青年农民更多了解大陆的惠台惠农政策,希望大家来大陆参与农业发展。”谢东庆向台湾青年农民发出“登陆”邀请。

  近年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为核心目标,推动产业融合,落实惠台政策,深化了两岸交流交往。现有台企82家、台农600多人,年产茶5800多吨,产值15亿元。按照规划,园区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在种植、生产、加工、旅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探索出更多两岸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方法路径。

  首次来到漳平的台湾彰化县园艺花卉同业公会理事长邱瑞龙表示,通过本次大会他结识了不少青年农民朋友,更了解到许多大陆农业发展的信息和惠台惠农的政策。“希望可以把台湾的精致农业带到大陆来,我回去后也会向台湾的年轻人积极推广,鼓励更多青年来大陆创业,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我们在这里交流的不仅是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更是彼此的文化与情感。”台湾桃园市青农联谊会观音区分会会长钟雪珍认为,两岸同根同源,两岸农业发展可以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走深走实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血脉相连,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未来福建将进一步拓宽台农台企在闽发展路径,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蛇年伊始,福建举办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体现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内生动力谁也阻挡不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晓光表示,大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希望广大台商台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脚踏实地、扎根大陆,与祖国大陆同进步、共发展。

  “现在走到祖国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田园景象和农村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农业工作委员会主委庄久毅感慨,对台湾农业人而言,回祖国大陆创新创业正当其时。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会长魏百刚说,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走深走实,两岸农民同胞从交流交往到交心交融越走越近。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将继续用心用情联系服务台农台商,帮助大家在大陆寻找商机、拓展市场,让两岸农民同胞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

(责编:崔译戈、张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张烁)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0日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台湾地区领导人今天发表就职一周年讲话并在讲话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之前其...

台湾各界接连举行集会抗议当局施政无能

  据新华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李建华)赖清德当局上台满一年,台湾各界连日来在台北、台中等地举行集会,大批民众走上街头高喊口号,表达对当局执政不力、施政无能的不满。  19日下午,大批民众在位于台北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人民网日内瓦5月19日电 (记者刘赫)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19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大会作出决定,拒绝将个别成员国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

外交部发言人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9日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发言人表示,5月19日,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作出决定,明确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

海旅会在高雄旅展推介大陆西北游

 本报台北5月18日电(记者程龙)在日前结束的台湾高雄夏季旅展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高雄办事分处推出“丝路长歌 密语千年”丝路文创主题展暨西北地区旅游推介活动,吸引大批台湾观众拍照打卡,参与互动体验。  台湾南部地区规...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据新华社大连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船政...

大陆非遗项目打铁花、英歌舞将在台演出

新华社台北5月16日电(记者李建华)台湾新北市三重先啬宫为庆祝建宫271周年,特别邀请大陆团体来台表演打铁花与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促进两岸民间与文化交流。据了解,先啬宫将于17日至23日举办“神农文化祭”,结合药膳飨宴、非...

“探秘八桂”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启动

 新华社南宁5月15日电(华峻卿)“探秘八桂——海峡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15日在广西桂林开幕。来自两岸的十余名媒体人,正式启动为期4天的采访交流活动,他们将深入广西多地探访,见证广西发展新面貌。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

时评|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记者  台行政机构网站有关台湾地区人口情况介绍中的表述被悄然修改,在地区总人口中占比逾九成五的“汉人”竟变成所谓“其余人口”,避...

讲述跨越海峡的寻亲寻根故事

  蔡正元(前排左三)回乡祭祖,与乡亲们合影。  节目组供图  “边看边流泪,亲情深似海,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是有根的!这就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据”“回家真好,统一祖国更好”……随着东南卫视推出的两岸寻亲寻根系列...

2025
03/02
21:08
浏览量: 25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