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苏沪地铁线网实现无缝连接互联互通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飞驰而来

苏沪地铁线网实现无缝连接互联互通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飞驰而来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6-25 17:09:12 | 点击:5676

历时四年半的建设,备受瞩目的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于6月24日正式开通运营,与上海地铁11号线在昆山花桥实现“双11”交会。苏州轨交11号线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东至昆山花桥,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串联起“长三角龙头”上海、“最强地级市”苏州、“百强县之首”昆山。

全国第一条与上海地铁线网对接的跨省际轨交、中国县域第一条穿越全城的轨交、苏州第一条市域轨交,“头衔满满”的苏州轨交11号线,势必在苏州市域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释放出惊人能量。苏州轨交11号线建成通车,使苏州的地铁网和上海的地铁网无缝连接、互联互通,这是苏州主动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有力行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双11”交会再添便利

6月24日10:40,家住昆山花桥裕花园的姜冠兰扫码穿过闸机,第一次走进苏州轨交11号线花桥站。此时,距离她从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新城站进站坐车,刚刚过去25分钟。“我们小区就在花桥博览中心站边上。我清楚记得,2013年上半年买的房子,下半年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线通车,没想到现在可以直通家门口了。”姜冠兰的丈夫在上海嘉定工作,她经常需要两头跑,“以后从上海回家一路地铁,不要太方便哦!”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了“无感换乘”,两个跨省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只要打开苏州轨交官方App“苏e行”或上海地铁官方App“Metro大都会”,点击乘车页面中的“无感换乘”开通服务,乘客从苏州或上海任一站点进站,在花桥站换乘时通过“无感换乘”通道,就无需二次安检、二次刷卡、二次扫码。

拉近苏沪时空距离的苏州轨交11号线,采用了最高等级的全自动运行技术,集车辆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故障诊断、检修管理等多项设备技术创新功能于一体。“11号线列车最高时速100公里,会自行完成运行、靠站、折返等操作,驾驶室全程对外开放。”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11号线运营事业部副部长赖一鸣说。

新线路带来新设计新机遇

4次穿越高速公路,3次穿越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高压管线;区间隧道穿越61条河流、41座桥梁,正穿和侧穿115幢房屋,是苏州穿越铁路、河流、桥梁最多的地铁线;攻克淤泥层、富水砂层、上下透水层连通等“三重地质风险叠加”难题……4年半的建设周期,苏州轨交11号线的建设者穿越重重障碍、攻克道道难关,实现了多个“最”和“首次”。

创新就意味着突破。苏州轨交11号线有58段单线盾构区间,在盾构施工的过程中,穿越运营中的铁路是一大难关——盾构穿越区域要进行地基加固,铁路设施沉降变形量为毫米级,绝大部分施工作业要在铁路运营空窗期内完成。掘进过程中,施工队3次穿越京沪高铁、2次穿越沪宁城际铁路、1次穿越京沪普速铁路。

匠心不仅体现在工程建设上,还体现在站点设计上。据介绍,苏州轨交11号线全部28个站点分为标准站点、艺术品站点和特色站点。昆山城市广场站站内浮雕墙上刻有震川先生归有光、亭林先生顾炎武、教育家朱柏庐、曲圣魏良辅等文化艺术先贤;玉山广场站则提取昆曲角色中“生、旦、净、末、丑”元素,设计成不锈钢座凳装置艺术……“我们希望外地游客在昆山坐地铁时,能发现每个站点的环境都不一样,每站的文化线索不一样。”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说,苏州轨交11号线的特色站点与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艺术、生态景观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相融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勾连城市、促进合作、吸引人才,苏州轨交11号线横穿昆山市区,覆盖昆山巴城镇、高新区、主城区、开发区、陆家镇、花桥国际商务城等重要的产业板块。“这条线路的开通进一步方便公司进行商务会谈、引进人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遇。”江苏骅盛车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丽梅表示,昆山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几乎都分布在这条线路,公司未来办理业务、审批手续也更加便利。

一体化同城化加速加码

轨道交通可以拓展城市空间,为城市进阶、能级提升带来新的可能。从世界范围来看,都市圈的形成都与轨道交通密不可分。以日本东京都市圈为例,如同蜘蛛网一样的地铁网络,串联起3000多万人口,成就了这一世界级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各个站点集中了各大商场、酒店、写字楼等,进一步带动城市发展。

2013年10月16日,中国首条跨省地铁线路——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延伸段开通运营,承接着沪昆两地市民的交汇和流动。十年来,每天通过地铁方式往返沪昆的人数达10多万人次。轨交11号线开通后,苏州轨交运营线路增至6条,运营总里程251公里。眼下,全长约90.34公里的苏州轨交10号线苏虞张段也在快速推进,建成后将串联相城区、常熟和张家港,为苏州市域一体化构建南北向快速通道,更为苏州构建“覆盖城市、连接市郊、串联城际、对接国铁”的轨道交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丁宏认为,当前苏州转型升级急需更多高精尖产业“加码”,对苏州和昆山来说,“双11”线路的连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城化效应将持续显现,更多资源要素得以在苏州和昆山集聚和流通。“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对接后,形成互相借力之势,为花桥和昆山在产业布局、人才引进、城市塑造方面注入强劲动能。”花桥经济开发区经促局副局长林燕斌说。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毕湘利表示,此次上海、苏州“双11”轨交线路实现互联互通,是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同城化发展的坚实一步,承载着两地市民共同的美好期待,对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以上,新增里程超过8000公里,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覆盖80%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轨道上的长三角”正飞驰而来。(范昕怡 潘朝晖 张红军 金亦炜)

(责编:周梦娇、唐璐璐)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参观山东舰后香港老人几度哽咽 “身为中国人感到很骄傲”

  今天(7月5日)是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开放参观的第二天。一位香港老人参观山东舰航母编队后,面对镜头几度哽咽:“我们以前都是受人欺负”“看我们中国一天比一天强大,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很骄傲,现在可以向世界大声说,中...

山东舰航母编队结束访问活动离开香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结束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于今天(7日)上午返航离开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昂船洲军营码头举行欢送仪式。仪式结束后,湛江舰...

百名港澳台大学生在湖北实习交流

  本报讯(实习生 田娣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近日,2025年“才聚荆楚”港澳台青年大学生实习交流计划在武汉启动,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51所高校的132名港澳台大学生将在未来1-2个月内...

二〇二五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王承昊)2025两岸青年峰会3日在京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700余人出席开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开幕式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岸青年成长成才,对青年肩...

外交部: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推进涉台法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针对美国众议院近日全票通过“台湾非歧视法案”等事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推进有...

国台办:“台独”是绝路,改路名不如改“道路”,放弃“台独”才有出路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11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朱凤莲介绍,民进党当局施政无能,搞“去中国化”、“渐进台独”却花样百出、伎俩不断,充分暴露其谋“独...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  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  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

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新华社厦门6月17日电 题: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新华社记者李寒芳、许雪毅、吴济海海天相接处,波光潋滟映照两岸期盼。面向金门方向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15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在此启...

自在两岸 媒好同行——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在厦举办

 中国台湾网厦门6月16日讯(记者 刘琳) 6月15日下午,以“自在两岸 媒好同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来自两岸的11位自媒体达人以脱口秀、沉浸式直播、情景舞剧等创新形式,展开一场充满...

国防部:怂恿支持“台独”搞分裂必将引火烧身

 6月13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据报道,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近期首次举办民间版“总长级”台海危机兵棋推演,台军前“参谋总长”、美军前参联会主席、日本自卫队前统...

2023
06/25
17:09
浏览量: 56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