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深夜烧饼店里藏着的大师梦

深夜烧饼店里藏着的大师梦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9-05 18:58:26 | 点击:31945

8月5日凌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缙云烧饼(田家总店),田凯瑶边做烧饼边与顾客交谈。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

开栏的话:

中国经济的信心如何?小店是很重要的晴雨表,如我们社会的肌体中活跃、坚韧、广泛的细胞,构成了社会经济交换领域的坚实基座。数月来,中国青年报社记者走访全国各地的数百家青春小店。年轻的店主们走南闯北、自食其力、创意纷呈,向上、不屈,如雨后春笋,生长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从今天开始,本版将设立“了不起的青春小店”栏目,展现这群开小店的年轻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一条青春与小店共同成长之路。

_______________

“来一个五花肉的烧饼,一碗馄饨。”接近晚上11点,杭州市钱塘区下沙高教园旁的学林街依然灯火通明,到缙云烧饼(田家总店)吃夜宵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就在顾客享受美食的同时,烧饼店悄悄换了“老板”,田凯瑶出现了。

“这家店已经开了将近10年,最开始是我父母在经营。”3年前,田凯瑶加入经营时,开启了夜间的营业。如今,烧饼店夜间的生意非常红火,为此她特意参加了烧饼制作的培训和比赛,拿到了“高级烧饼师傅”的称号。

8月29日,田凯瑶在之江文化中心的新店开业了,对于这家店,她很有信心。在创业之前,田凯瑶做过白领,当过销售,而开缙云烧饼店也不是她第一次创业。在一次次身份转变中,田凯瑶说,她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成长。

刚参与烧饼店夜间经营的那段时间,田凯瑶同时还在经营着一家花店,所以烧饼店一般开到凌晨两点就关门了,没有开通宵。“但我发现凌晨关店后,街上仍然有很多人,即使店已经关了,还是会有人问能不能做烧饼。”田凯瑶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田凯瑶的烧饼店旁边就是下沙高教园,这里分布着多所高校,而店铺所在的高沙商业街则是当地有名的美食街。在下沙大学城上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高沙商业街的。

因为毗邻大学城,又在美食街,所以即使到了凌晨,烧饼店周围仍然人气十足。看到夜间经营还有开发的余地,在参与经营半年后,田凯瑶决定关掉花店,全身心地投入到烧饼店的夜间经营中,并把烧饼店的营业时间延长到24小时。“当时白天开花店,晚上烧饼店,两头跑还是有点吃不消的。”

烧饼店改为通宵经营后,田凯瑶的工作时间比之前延长了三四个小时,烤烧饼、包馄饨、煮面条……每天晚上她都要在店里一直忙到第二天6点。“最多的时候,一晚上6个多小时,我一个人要做300多个烧饼。”

“(创业)有冒险,有不确定性,有往前走的那种感觉就很好啊。”田凯瑶说,如果是朝九晚五的上班,身体上会过得比较舒服,但心里会有很多事情,并且在公司上班为的是公司,创业为的是自己。因为一直憧憬着创业,所以一有机会,田凯瑶便辞掉工作,开始了创业之路。

“女孩子真的不应该这么辛苦,你说她本科毕业,在大学的经历也都很好,随便找个班上,应该都不赖的。”田凯瑶的母亲对记者说,前段时间,缙云当地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一个缙云烧饼培训班,准备聘请一位成熟的烧饼师傅去当老师,教授做烧饼的技术,要求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这是个事业单位,当时我们都叫她去试试看,因为被录取的机会很大,但她还是放弃了。”

“创业确实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你不觉得一下就把这一辈子看到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田凯瑶说。

做烧饼比不上坐办公室,备料、拌馅、和面、烤饼,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因此愿意做传统烧饼的年轻人并不多。8月29日,田凯瑶在之江文化中心的新店正式开业了。而就在开业的前两天,田凯瑶在自己朋友圈中,一连发了两条烧饼师傅的招聘启事。

“现在烧饼师傅都很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其实我很喜欢那种年轻的、刚学出来的烧饼师傅,但真的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师傅。”如果新店还招不到人,田凯瑶就准备自己先做着。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轩辕帝曾在缙云山鼎湖峰架炉炼丹,非常专注,饿了就抓一块面团贴在丹炉壁上烤着吃。轩辕黄帝驭龙升天后,当地百姓就用陶土,模仿黄帝的丹炉,制造陶炉,烧烤面团食用。

千百年来,卖烧饼成了缙云百姓赖以谋生的手段。如今的缙云烧饼,是乡愁的味道,是生活的本色。谈到为什么会想要做烧饼开店,田凯瑶说这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田凯瑶的老家在缙云县,10年前,父母来到杭州开烧饼店,每到寒暑假,她就会到店里帮忙。“这样看着看着,我后面也就有样学样,敢自己做了。”2015年,田凯瑶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缙云烧饼。“当时父母有事走开,店里来客人的时候,我就会自己上手做,但是不怎么好吃,也不好意思卖。”田凯瑶笑着说。

后面为了开店,田凯瑶找到了一位缙云烧饼大师学手艺。2021年,田凯瑶报名参加了缙云县“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举办的技能培训和缙云烧饼师傅技能大赛,最终获得了“高级烧饼师傅”称号。

“你必须得好好学下去,除非找到了接手人,你才能放手不干。”田凯瑶的师傅曾多次和她这样说。她也认识到,类似缙云烧饼这类的传统手艺,必须要有人传承下去,一定要加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才能让它变得不一样。“所以我想成为一名年轻的缙云烧饼大师。”田凯瑶说。

杭州亚运会临近,田凯瑶也提交了进驻亚运村的申请表,她希望能为亚运健儿提供一份特色美食,通过亚运会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宣扬缙云烧饼文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赵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张烁)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0日就台湾地区领导人近来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台湾地区领导人今天发表就职一周年讲话并在讲话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之前其...

台湾各界接连举行集会抗议当局施政无能

  据新华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李建华)赖清德当局上台满一年,台湾各界连日来在台北、台中等地举行集会,大批民众走上街头高喊口号,表达对当局执政不力、施政无能的不满。  19日下午,大批民众在位于台北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人民网日内瓦5月19日电 (记者刘赫)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19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大会作出决定,拒绝将个别成员国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

外交部发言人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9日就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发言人表示,5月19日,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作出决定,明确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

海旅会在高雄旅展推介大陆西北游

 本报台北5月18日电(记者程龙)在日前结束的台湾高雄夏季旅展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高雄办事分处推出“丝路长歌 密语千年”丝路文创主题展暨西北地区旅游推介活动,吸引大批台湾观众拍照打卡,参与互动体验。  台湾南部地区规...

两岸同胞在大连共溯船政文化精神

 据新华社大连电(记者李妍)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平台主场活动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会聚一堂,通过参观展览、圆桌对话等形式,探寻船政...

大陆非遗项目打铁花、英歌舞将在台演出

新华社台北5月16日电(记者李建华)台湾新北市三重先啬宫为庆祝建宫271周年,特别邀请大陆团体来台表演打铁花与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促进两岸民间与文化交流。据了解,先啬宫将于17日至23日举办“神农文化祭”,结合药膳飨宴、非...

“探秘八桂”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启动

 新华社南宁5月15日电(华峻卿)“探秘八桂——海峡两岸媒体广西行”活动15日在广西桂林开幕。来自两岸的十余名媒体人,正式启动为期4天的采访交流活动,他们将深入广西多地探访,见证广西发展新面貌。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

时评|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记者  台行政机构网站有关台湾地区人口情况介绍中的表述被悄然修改,在地区总人口中占比逾九成五的“汉人”竟变成所谓“其余人口”,避...

讲述跨越海峡的寻亲寻根故事

  蔡正元(前排左三)回乡祭祖,与乡亲们合影。  节目组供图  “边看边流泪,亲情深似海,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是有根的!这就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据”“回家真好,统一祖国更好”……随着东南卫视推出的两岸寻亲寻根系列...

2023
09/05
18:58
浏览量: 319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